——對《已知的世界》的福柯式解讀"/>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王璐[鄭州工業應用技術學院,鄭州 451100]
愛德華·P.瓊斯(1950— )在2003 年出版的《已知世界》在文學史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該小說榮獲2004年普利策小說獎、美國圖書批評家協會獎、2005年國際IMPAC都柏林文學獎。這部作品揭露了一個人們并不了解或被遮蔽了的現實,即美國南北戰爭之前黑人奴隸主的存在,用令人震驚的方式重現美國歷史上蓄奴制問題的復雜性。
故事開始于南北戰爭前的1855年,從曼徹斯特縣年輕的黑人奴隸主亨利·湯森德的死亡之夜寫起,講述了亨利從黑人奴隸到黑人奴隸主轉變的人生軌跡。亨利的父母,奧古斯特和密爾得萊德,都是白人奴隸主羅賓斯家中的奴隸,因此亨利一出生就成了奴隸。后來他的父親奧古斯特憑借精妙的手藝賺錢,為自己和妻子贖身,但由于沒有足夠的錢給亨利贖身,他只能繼續待在羅賓斯的莊園中。在和父母分開的這段時間中,亨利得到了主人的賞識。他和羅賓斯聯系得越緊密,就與他父母離得越遠。當父親終于把亨利贖回來之后,亨利依然常常跑到奴隸主羅賓斯的莊園中。在羅賓斯的引導下,亨利憑借自己的手藝和善于經營的頭腦,從擁有第一個奴隸摩西和一小片土地開始,逐漸發展到擁有自己的種植園和三十多個黑奴,成為在作者虛構的弗吉尼亞州曼徹斯特縣里的大奴隸主之一。亨利的理想是做一個上帝一直想要的那種牧羊主。但在蓄奴制的大背景下,他不但沒有超越他的奴隸主身份,反而這個身份使他像殘暴的白人奴隸主一樣維護他的權威,用暴力手段來對待他那些不肯做奴隸的黑人同胞。在亨利的種植園外,為了防止奴隸逃跑,奴隸主們選擇約翰·斯奇馮頓當上這里的治安官,并出錢組建了一支巡邏隊來監督縣里的黑人。《已知的世界》描繪了自由黑人、黑人奴隸、白人和印第安人生活交織而形成的美國南方多維圖景,揭示了因種族、膚色、階級等因素混雜在一起的復雜人際關系。
福柯認為現代社會生活中出現了一種全新的權力形式,即規訓性權力。這種權力體現在人與人的彼此監視、相互管治的關系之中。社會關系像一張大網覆蓋著所有人,因此,權力也像毛細血管一樣,遍布整個社會機體。規訓是一種把個人既視為操練對象,又視為操練工具的權力的特殊技術。規訓利用層級監視、規范化裁決和檢查等手段,持久運作、無孔不入,滲透在社會的各個方面,并借助圓形監獄這種建筑形式,權力關系在全社會推廣開來,使現代社會成為全景敞視的“規訓社會”。正如福柯所言,我們生活在一個全方位環行敞視監督的社會中。
在古典時代,權力的所有者經常通過盛大的儀式,如登基、加冕,甚至公開行刑等儀式,不斷重申自己的威嚴。在現代,權力自身不可見,權力對象才是被迫可見,隨時受到監視。福柯認為最能體現這種規訓性權力機制的是邊沁所設計的全景敞視主義的“圓形監獄”。一個像圓環一樣的建筑,中央有座塔樓,塔樓上有很大的窗子,面對圓環的內側,外圍的建筑劃分成一間間的囚室,囚室有面對塔樓的窗戶,塔樓通過窗戶可以有效地監視囚室的各種活動,這是一種全景敞視的結構。在這種監獄體系中,監控者通過注視使被監控者處于權力控制中。這種注視性控制,福柯稱其為“權力的眼睛”。在這樣的建筑里,被監視者會感到無時無刻、無處不在的監視,在“凝視”的壓力下,他們會逐漸自覺地變成自己的監視者,從而實現自我監禁。在曼徹斯特縣,所有的黑人都處在被監視的狀態下。亨利的種植園就像是一個小型的圓形監獄,亨利和他妻子住的兩層高的樓房就像是圓形監獄中的塔樓。除了家庭奴隸外,普通的田間奴隸不允許進入主人的大房子里。奴隸們住的棚屋只有一扇門,當他們從田間勞作回來后就關上門過自己的生活,每個棚屋都處在被隔離的狀態。這樣的構造使亨利便于在自己的房子里觀察莊園內的一切。摩西作為亨利的監工頭,他充當著亨利的眼睛,從早到晚監督著其他奴隸。在種植園內,奴隸們有監工頭的監視;而在種植園外,他們還受到治安官及巡邏隊的監視。總而言之,這個縣城就是大型的全景敞視性監獄,不管是自由黑人還是黑人奴隸在這里都處于被監視的狀態,久而久之,即使沒有來自外界的監視,他們也將此種“目光”內化,形成了自我監視,麻木地接受生活現狀。
任何機構內部都要有自己完備的紀律規定,規訓權力重在根據紀律調整行為的過程和樣式。懲罰的目的在于使人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使他們感到恥辱、內疚和窘迫。能達到這個目的的任何方式,都可以被稱之為懲罰。但其中最重要的懲罰方式是操練懲罰,通過加倍的、反復多次地訓練,來迫使服從、強化記憶、形成習慣、塑造合乎標準的個體,規范的力量貫穿于紀律之中。因此訓戒懲罰的功能具有矯正性、補救性,具有縮小差距和規范同化的作用。亨利被父親贖回后,并沒有像他的父母那樣遠離奴隸制,反而加入了奴隸主的行列中。依照歷史學家拉里·科格的闡釋,所屬不同類別的黑奴對奴隸主所產生的情感也不盡相同,沒有經歷田間奴隸的演變而直接成為家庭奴隸的黑奴不易對奴隸主心懷憎恨,相反更容易產生一種特殊感情,像亨利這種蒙受一點主人蔭庇的家庭奴隸更易對主人產生一種膜拜心理。因此亨利想成為像羅賓斯那樣成功的奴隸主,他已經在不知不覺中受到了這種“標準化”意識形態的規范。他最初的愿望是:“總有一天,我要成為與他們不同的主子,做一個像上帝所希望的那樣善良的主子。我希望我的奴隸能夠幸福地與我生活,他們有好的食物……沒有鞭子……他們在享受田間的勞動。”但是他不明白的是,在說出“主人”這個詞時,他想要創造的世界已經被命中注定了。起初他與自己的第一個奴隸摩西一起干活、打鬧、憧憬未來,羅賓斯看到后嚴厲地向他指明奴隸制的規則:必須嚴格分清主人與自己財產(奴隸都是奴隸主的財產)的界限,法律只保護高高在上的掌權者。在前主人的訓示下,亨利迅速接受了奴隸制的規則,揍了摩西后向他宣布,從今以后就只照他說的做。他很快就成為與其他白人奴隸主并無二致的主人,毫不猶豫地雇人割去了逃跑的奴隸埃利亞斯的耳朵。自此,亨利已經完全同化于白人奴隸主社會了,成為擁有“黑人皮膚、白人靈魂”之人。
規訓權力的儀式不是公開炫耀,而是檢查。權力通過檢查來顯示自己的權勢,在檢查過程中,對象化、客體化的人喪失了自己的主體地位,處于被支配、被控制的一方。檢查是權力所有者獲得權力的途徑,也是權力的對象喪失權力的過程。在檢查過程中,個人被不斷觀察并記錄下來,形成了一系列文件。個人在權力關系中被形式化為一個符號,一串數字,一頁記錄,并納入整個記錄中,書寫權力建立起來。檢查將層級監視和規范化裁決結合起來,它確立了個人的能見度,由此人們可以區分和判斷個人。作品中的黑人奴隸被視為白人奴隸主的財產,可以被隨意買賣,生活在白人霸權下的黑人奴隸被嚴重“物化”。在奴隸主羅賓斯的眼中,他的奴隸們就像商品一樣,彼此沒有什么不同。為了管理好他的“財產”,羅賓斯專門有一本賬冊,里面記錄了奴隸們的出生、死亡、購進、賣出之類的信息。他從來記不住奴隸的名字,女奴麗塔對他來說只是記錄中的一個標簽:那個左臉上長著明顯黑痣、有雙黑色眼睛的奴隸。深受羅賓斯影響的亨利繼承了這一管理方式,他的奴隸愛麗絲的價值只值228美元,外加兩大堆基本不能吃的蘋果。
戰前美國南方的曼徹斯特縣就是一個處處彌漫著權力控制的牢獄式的規訓社會,黑人奴隸喪失了話語權和受教育的權利,處在社會的邊緣位置。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奴隸在權力機制的規訓下都成為一具具被馴服的肉體,他們一直處于掙扎和摸索之中,渴望探求一條通向獨立自我、獨立人格的道路。
治安官家的女奴密涅瓦試圖通過自我命名的方式重新找回身份。一個人的姓名是其身份的首要象征,也是民族文化的表現形式之一。在黑人的傳統文化里,名字具有非同一般的意義,象征著一個人的人格和靈魂。大部分的黑人覺得個體只有在特殊的文化環境下被賦予合適的名字之后,才能獲得真正的生命,才能找到歸屬感。密涅瓦被前主人系上藍色絲帶作為結婚禮物送給郡長家做女奴,這種將“人性”滑入“物性”的行為極大地傷害了這個小女孩,她內心抗拒主人賦予她的名字,并在內戰爆發前趁機逃離。逃離后,她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在一個陌生黑人的幫助下來到警察局重新確認自己的身份,對外宣布她還活著,沒有失蹤,沒有死亡。當報紙上詳細刊登了她的個人信息以及她的外貌特征之后,她終于可以勇敢自信地告訴別人,她是住在賓夕法尼亞州費城的一個普通自由女子。密涅瓦通過自我命名完成了自我身份的建構,打開了新生活的大門。密涅瓦建構身份的方式與莫里森曾經提到的“重新命名、重新占有、重新擁有”不謀而合。對于美國黑人來說,“命名”是一個至關重要的環節。因此,許多美國黑人批評家、黑人作家積極號召建構差異性的文化平臺,為追尋自我文化身份認同的個體提供一定的話語,從而使得他們可以實現自我的重新命名。
共同記憶與分享過去是愛麗絲、普瑞西拉等人構建身份的方式。愛麗絲、普瑞西拉曾是亨利種植園中的田間奴隸。由于不堪壓迫和奴役,她們成功地從亨利的種植園逃走。之后,她們在費城開了一家屬于自己的小餐館,她們在餐館內高懸了一幅自己創作的曼徹斯特縣種植園里生活圖景的掛畫。由此看出,遠離奴隸生活的愛麗絲和普瑞西拉并沒有選擇遺忘過去痛苦的回憶,而是有意地守護自己的記憶,并通過記憶、正視創傷來尋找自我,開始新生活。她們還在餐館中邂逅了曾經女主人——亨利妻子的弟弟凱文,并與凱文成為朋友。和愛麗絲、普瑞西拉一樣,小說中許多黑奴在內戰爆發、擺脫奴隸制的壓迫后,沒有刻意回避自己曾是奴隸的過去,而是通過重新記憶,開始了新的生活并構建了自我身份。斯坦福逃離種植園后與妻子在一個叫里士滿的地方成立了一家非官方的黑人孤兒院,后來該孤兒院被官方正名,斯坦福同樣沒有選擇遺忘過去,而是把自己曾經的經歷告知孫女,孫女后來出版了一本以斯坦福的奴隸生活經歷為素材的書籍。
當然,并非所有的黑奴都能成功地找回自我。亨利的第一個黑奴摩西采取了拒絕認同黑人身份,努力模仿主流社會的文化觀念來實現自己的新生。亨利病死后,摩西與女主人有了更多的接觸機會,后來他代替女主人掌管種植園里的一切事宜,最后發展成為女主人的情人。此時他的野心慢慢變大,希望借助女主人為自己獲取自由身,進而變成女主人的合法丈夫、當上種植園的主人,他甚至認為如果他當了種植園的主人,他會干得比亨利還要漂亮。于是他設法趕走了自己的妻子和孩子,以便清除他成為種植園主人的障礙,同時他對待種植園里的其他黑奴越來越殘酷無情。由于他對權力的迷戀使埃利亞斯的妻子塞勒斯特流產,并遭到了其他黑人同胞的反感與厭惡,最后他也沒能實現自己的野心,自食惡果。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摩西”這個名字在《舊約·出埃及記》中是帶領以色列人走出埃及的先知,瓊斯以此命名小說中的人物,本意是希望他成為帶領同胞走出沼澤、到達幸福之地的人,但是他并沒有成為作者筆下的英雄,而是變成了蓄奴制的犧牲品。
在《已知的世界》中,戰前美國南方的曼徹斯特縣是一個充滿著權力控制及奴隸反抗的牢獄式的規訓社會。小說再現了特定社會體制下無論白人或黑人人性中的復雜矛盾,不僅如此,作品中黑人奴隸所處的困境也象征著現代人在各種權力關系交織的社會中的生存困境。瓊斯在作品中創作的那些反抗成功、重新建構自我的人物似乎在為現代人如何擺脫困境提供了一條道路:在普遍的“規范”約束下,人們應該解放被壓抑的真實的自我,關注自我,努力實現身體和精神上的獨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