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明科
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的醫藥衛生界、教育界委員時,強調要善用“大思政課”,將思政課與現實結合起來。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廣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以偉大建黨精神為源頭的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深化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著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近年來,廣州市第八十九中學梳理學校歷史源流,挖掘至德紅色基因,通過微思政、校本課程、國旗下講話、國旗班活動等開展紅色教育探究實踐,發揮大思政課培根聚魂、啟智潤心的作用。
一、強化黨史學習,深化榜樣引領
1.沐浴黨史文化
為用黨的奮斗歷程和偉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確方向,用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堅定信念、凝聚力量,用黨的實踐創造和歷史經驗啟迪智慧、砥礪品格,學校在至德樓一至五層梯步的墻上安裝了黨史文化系列展板,圖文并茂地介紹了從黨的“一大”到“二十大”的重大活動內容。
2.豐富黨史學習活動
學校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活動。老師利用課余時間自主學習黨章、黨史,在黨史學習記錄本上摘錄內容要點、撰寫學習心得并主動上交學校。學校黨委、支部分別召開了黨史學習交流會,舉辦了黨史知識搶答賽。在黨的“二十大”召開前夕,學校作為先行實施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中學,開展《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黨員學習活動。在深刻學習中,黨員老師們更加堅定理想信念,繼續傳承和發揚紅色精神,努力在黨組織的正確領導下凝心聚力開展工作。
3.深入紅色基地
理論學習之外,學校也注重紅色實踐活動,在實踐中重溫革命歲月。學校組織黨員老師實地參觀學習,深刻感受革命前輩艱苦樸素的革命作風、堅定的革命信念和大無畏革命精神。學校分批次組織黨員到中共三大舊址紀念館、廣州市楊家祠、廣東省檔案館、廣州市城市規劃展覽中心等地參觀學習,讓其對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克服重重困難、取得一個又一個偉大勝利的奮斗歷史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對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無私奉獻精神有了更深的體會與感受,倍加珍惜新中國取得的輝煌成就。
4.發揮榜樣引領
為發揮先鋒模范的榜樣示范作用,學校積極宣傳優秀黨員老師的事跡。學校公眾號刊登了天河區優秀黨員劉德華老師的事跡,她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默默踐行著黨的教育方針——“以立德樹人鑄就教育之魂”,在細微處踐行共產黨員的責任與擔當。老黨員楊宏偉老師從一名體育老師改行教綜合實踐,始終專注于鉆研科創發明、無線電測向、航模海模、機器人等科技教育研究,輔導學生參加科技競賽取得多個國家級獎項、9項發明專利,引領學校甚至天河區的科技教育。
二、開展校本課程,厚植家國情懷
1.通過國旗下講話,厚植愛國主義情懷
學校為進一步傳承和發揚至德精神、永遠高舉愛國主義偉大旗幟,厚植愛國主義情懷,每周星期一舉行升旗儀式。升旗儀式內容緊跟時政新聞,緊扣學校育人理念,涵蓋不同層面。新學期伊始,黨委書記就親自給學生作“不忘初心 立志報國”主題發言,校長作了“傳承八九特色,發展足球精神”發言。通過一系列的國旗下講話,充分調動了師生的參與熱情,激發了師生的愛國情感,堅定學生的報國之志。
2.聽看微思政課,緊緊感受時代脈搏
學校每周一早讀時間組織師生觀看時政短片,開展時政微思政。2022年下學期,組織學生觀看《中國共產黨國際形象網宣片》《這就是中國》《有一種驕傲叫中國》等影片,增強學生身為中國人的自信、自豪,激勵學生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做出貢獻。在廣州市“迎建黨百年華誕”征文比賽和天河區新時代好少年紅心向黨“朝陽讀書”誦讀比賽等活動中,學校均取得優異成績。
3.參與國旗班活動,以點帶面強化家國情懷
學校作為國防教育特色單位,注重國旗班建設,聘請教官駐校訓練國旗班學生,實施部隊日常管理模式。國旗班學生分散在不同班級,帶動了所在班級的正氣、班風。
責任編輯 黃博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