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錦江
一、問題的提出
犯錯誤是學生的學習權利,試誤是學習成長中必不可少的學習方式。學生在試誤中學習、積累經驗、調整思維方式和行為,從而生成相應的學習智慧,實現個性化成長。應把犯錯誤的權利還給學生,引導學生把有意義、典型錯題加以收集整理,通過認真分析錯題,剖析錯誤原因,來了解自己思維不足,優化學習思路與策略,在積累錯誤反思經驗的過程中,就在不斷進步,自然可以促使學習成績不斷提高。
二、錯題的篩選與收集
在數學學習中,引導學生養成反思習慣至關重要。數學家弗賴登塔爾指出“反思是重要的思維活動,是思維活動的核心和動力”。通過篩選和整理錯題逐步建立錯題集,不僅有助于學生攻克難題和審視錯誤,也有利于學生養成自我監控、定期反思的良好習慣。
例1[廣州市2014年21題]已知一次函數y=kx-6的圖象與反比例函數y=-2k/x的圖象交于A、B兩點,點A的橫坐標為2.(1)求k的值和點A的坐標;(2)判斷點B所在象限,并說明理由.
類似的知識點,也出現在2018年的廣州中考卷中,題目是:若反比例函數y2=-k/x的圖象與函數y1的圖象相交于點A,且點A的縱坐標為2.(1)求k的值;(2)結合圖象,當y1>y2時,求x的取值范圍.
這類試題是中考常規題型,主要考查初中數學重要基礎知識“一次函數和反比例函數”的掌握情況,涉及到數形結合、解方程與方程組等基本技能。如果解答這道題目出現錯誤,那么這就是一道典型錯題,學生可以將之整理并收集到錯題本上。故只有抓住典型數學問題,整理出的錯題本才會提高針對性,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錯題的歸類與整理
挑選出錯題后,就要進行分類整理。教師和學生均不能將錯誤簡單歸結為計算錯誤或解題思路的錯誤。錯誤的產生原因很豐富,既可能是知識、邏輯、策略、方法上的,也可能是心理、習慣、動機等造成的,也許恰巧是學生對現有知識產生興趣的表現。整理錯題并將之進行有序歸類,有助于師生提高教與學針對性,是一種高效的復習方法。
一些錯題可能屬于沒見過類似題型,沒找到解題思路;重新審視該題時,首先應靜心分析須要解決什么問題,其次結合問題追溯題目給出的條件,然后再去找條件和問題間的聯系,理清解決問題的方向和步驟;若仍難以明晰解題思路,則可以仔細研究答案,分析答案給出的解題思路,弄明白答案的每一步解答原理。最后再判斷最主要的錯誤原因,將之進行有序歸類。
四、錯題的分析與反思
收集整理錯題的目的,是為了不再犯類似的錯誤。通過分析錯題,可以彌補相應的知識與技能,還可以拓展和理解問題的走向、變化與發展。分析完錯題后,就要突破錯題,這時可以對錯題進行變式和拓展。將類似題目進行歸納總結,才能熟能生巧。
例2[廣州市2020年24題]如圖1,⊙O為等邊△ABC的外接圓,半徑為2,點D在劣弧AB上運動(不與點A,B重合),連接DA、DB、DC.(1)求證:DC是∠ADB的平分線;(2)四邊形ADBC的面積S是線段DC的長x的函數嗎?如果是,求出函數解析式;如果不是,請說明理由。
本題(2)問的解答思路,先將四邊形ADBC的面積S轉換為求△ABD的面積,再遷移用到例3歸納出的方法,將△DBC繞點B逆時針旋轉60°得到△EBA,從而將△ABD的面積轉化為求△EBA的面積。事實上,師生只需要在通式通法上下功夫,通過一題多解、多題一解,在弄懂弄透通性通法的基礎上,探求最優解法,拓展思維領域,促進思維的多樣性和靈活性,培養從多角度、全方位思考問題的習慣,就可以加快思維速度,沖破定勢思維,突破知識技能的固定范圍。
五、結語
一本好的數學錯題集就如同一面鏡子,能照射出學生學習的漏洞,對學生的查漏補缺具有極強針對性。整理運用錯題集本身就是一個知識深化、查缺補漏的過程,是初中數學復習的重要方法之一。錯題集不僅能幫助學生整理、歸納出錯點,掌握解題思路,還能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與自主學習能力,最終能迅速提高學業成績,增長智慧。
【本文系廣州市教育研究院2021年度科研課題“應用錯題集提升農村初中生數學自學能力的實踐研究”(21BCZSX2108)的研究成果】
責任編輯 韋英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