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自治區質量和標準化研究院院長 賈雙文

內蒙古作為“一帶一路”沿線重要的城市節點,與比鄰的蒙古國、俄羅斯在經濟文化等各領域的交流日益頻繁。在經國家標準委批復,蒙古國標準化內蒙古研究中心成立之后,中蒙雙方不斷深化標準化交流合作,在推動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在深化標準化交流合作方面,內蒙古具有獨特的區域、資源和人文優勢,是我國向北開放,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中重要的國際經濟合作走廊,有7個盟市、17個旗縣與蒙古國比鄰,邊界線長3 210.72 km,占中蒙邊界線長的68%,有10個對蒙陸路口岸,6個航空口岸,承載中蒙95%的貨運運輸量。近年來蒙古國注重發展同中國的經貿合作,2022年中蒙外貿額122.2億美元,其中進口93.4億美元,包括礦產、紡織品和畜產品,出口28.9億美元,主要包括機電產品、能源產品、紡織品、食品、鋼材及其制品,這些成果的取得標準互認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開創中蒙雙邊標準化交流合作的新格局。2015年中國與蒙古國標準化機構建立了溝通聯絡機制,中國標準化技術委員會與蒙古國標準計量局簽訂了標準化合作協議,自治區層面先后召開了四次會議:2016年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與蒙古國外交部常設工作組第三次會議將標準化工作納入區域合作的日程。原內蒙古質監局與蒙古國標準計量局第一次、第二次區域標準化協調會議,與蒙古國東戈壁省標準計量局座談會,就中蒙進出口產品、物流服務標準、旅游服務標準等方面達成五項共識。承辦了兩次論壇:2017年在滿洲里舉辦了“一帶一路”國際科技交流論壇,深化科技交流與合作,為促進科技與經濟共同進步做出了貢獻。2019年,第三屆中蒙博覽會期間,在烏蘭察布市舉辦了中蒙經貿活動標準化論壇,就蒙醫藥、種植業、羊毛、羊絨、乳制品、茶、青磚茶、旅游、基礎設施、能源煤炭、貴金屬、礦產等領域達成了合作共識。建立了兩個標準國際平臺:2016年在二連浩特市、滿洲里市建成了中蒙、中俄雙語標準化信息服務平臺,為中蒙俄進出口企業提供了標準查詢服務。參加了四次國際標準化會議:2016年我院受國標委委托,邀請蒙古國標準計量局一同參加在北京召開的第39屆國際ISO大會,2017年參加了第二屆中蒙博覽會,展示了蒙古國28個部落民族服飾標準和實物,共同探討喀爾喀服飾的區域國際標準研究工作。2017年和2018年連續兩年代表內蒙古參加了第23屆、第24屆中國義烏國際小商品博覽會標準展。通過上述活動的開展進一步深化中蒙標準化的務實合作。
拓寬“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多邊交流的新路徑。內蒙古作為中國“一帶一路”向北開放的重要窗口,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貿易規模不斷擴大,多邊交流合作前景廣闊。2017年6月自治區政府副主席常軍政率團赴西班牙、瑞士、意大利三國訪問,就清潔能源、羊絨、旅游、乳制品、乳業等優勢產業方面達成合作。2017年9月蒙古國標準化內蒙古研究中心為蒙古國、南蘇丹、土耳其參加發展中國家標準化合作官員培訓研修班提供了會議的保障服務。
在重點領域標準化互認情況。中國是蒙古國采用標準的國家之一,近年來通過建立標準合作機制推動標準互認,加強人才交流等措施,促進雙邊貿易暢通取得了新成效。務實合作取得了新成果,截至目前,蒙古國現有的國家標準6 100余項,其中采用中國標準35項,涵蓋采礦業、食品、醫療、建材等領域。
在推動酒精飲料標準互認中,服務國際貿易暢通。2005年蒙古國發布進口飲料標準,對進口酒精度18%、45%的白酒進行了規定。2016年蒙古國標準計量局到內蒙古進行交流期間,我向蒙古國的專家推薦了中國國家標準地理標志產品貴州茅臺國標推薦型18356-2007。蒙古國參會的代表扎·根巴雅爾專家對此產生了濃厚的興趣。2017年蒙古國就對進口高度的酒精技術法規進行了修訂,采用中國53%茅臺酒的指標發布了進口飲料酒精技術規范,實現中國白酒標準的互認。據統計,2018年蒙古國進口我國白酒貿易額23.4億萬元,2020年達174.7萬元,年增長為2.16倍。
在共享醫用標準,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方面。2020年初全球爆發新冠疫情,3月6日蒙古國標準局致信我院,希望中國提供現有的醫用防護標準,我院積極發揮蒙古國標準化內蒙古研究中心的職能職責,經請示國標委同意,整合了多項中國標準文本,為蒙古國標準計量局提供借鑒。在2021年3月蒙古國計量局發布了醫用一次性防護服國家標準、醫用一次性防護服技術標準等同采用了中國國家標準,隨后蒙古國的醫用口罩標準也引用了中國的同類標準。
蒙古國財政部數據統計,2020年疫情期間,中國政府先后向蒙古國政府援助了三批抗疫物資,合計金額70萬美元,蒙古國也向中國抗疫提供了慷慨的援助,標準共享為兩個國家共同抗疫發揮了有力的技術支撐。
在提高工程建設標準一致性水平上,助力重大工程的建設。隨著蒙古國基礎設施的加快發展,中國建材企業瞄準國際市場需求,積極拓展境外工程建設,為了破解工程建設和建材產品標準不統一,制約著項目目標、進度和成本的控制難題。在中國科技部國家重點科研研發計劃、國家質量基礎體系重點項目NKY(音)研究的課題當中,我院與中建(音)集團等單位比對分析蒙古國建材領域標準與我國標準的差異,研究探索了標準化轉化方案。2018年8月在北京召開了第二次“中蒙建材領域標準技術交流會”上,中國國家標準委和蒙古國標準計量局對轉化標準進行了確認,并簽署了標準轉化協議。
2019年9月,在中蒙經貿活動標準化論壇上,中蒙標準化主管部門相關人員交換了8項中蒙建材領域的標準,在鋼材材料方面中國向蒙古國提供了鋼材標準,其中9項鋼材標準被蒙古國列入采購計劃,中蒙建材標準化轉化互認,既保證了工程質量,也實現了兩國基礎設施的共贏。
隨著中蒙俄天然氣管道項目的推進,我們也將積極關注天然氣管道標準的互認,力爭取得雙贏甚至多贏的效果。
在積極與中蒙醫藥國際標準制定的推廣中,我們在國際標準制定上推廣內蒙古的道地藥材的品種,我們依托豐富的道地藥材資源優勢,積極參與推動中蒙醫標準國際化進程。2020年7月由內蒙古自治區中蒙醫藥研究院、中醫醫院、內蒙古科技大學、包頭醫學院組成專家組起草了中醫藥防風(音)國際標準正式發布。2022年的12月申報了中醫藥入重人(音)國際標準的研制,于今年6月5日在ISO/TC 249的第一工作組29次會議上討論通過,相關工作正在進行中。
通過多年來的努力,中蒙兩國在醫藥、食品、工程領域標準互認方面的嘗試實踐,為促進中蒙兩國貿易暢通邁出了堅實的步伐,我們將借此次中蒙博覽會標準化論壇的契機與蒙古國、俄羅斯等國家和地區進一步拓寬現代農業、服務業、新技術、新材料、新能源、醫療衛生、人才培養等多領域科技項目、標準研制、認證認可、品牌建設的交流合作,打通中蒙標準互認新通道,為中國標準走向國際奉獻中國智慧,做出中國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