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編輯部
雅魯藏布江畔,復興號動車每日在西藏首條電氣化鐵路拉林鐵路上高速行駛;陜西延安,寶塔區南泥灣鎮14個村的村民足不出戶就能享受便捷的供電服務;有了充足電能支撐,安徽鳳陽縣小溪河鎮小崗村走上了農業規模化發展道路;貴州遵義,花茂村架設了紅色文化旅游區專用線路……
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胸懷“國之大者”,盡銳出戰全面助推鄉村振興。
在廣東茂名察看鄉親們的荔枝產業時,習近平總書記說,“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解決好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問題”。
囑托,聲聲入耳。關切,念念于心。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來,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以服務人民美好生活為出發點,持續優化電網結構,提升供電服務水平,推動供電保障能力不斷提升。
充沛的電能供應,高可靠性的供電保障,為農業生產提供了強力引擎,讓企業開足馬力生產,讓城鄉居民生活更加舒心。在“中國蔬菜之鄉”山東壽光,電氣化蔬菜大棚加快推廣,每棚每年節約生產成本7000元。依托農村電網鞏固提升工程,位于河南洛陽的黃河廊道孟津段沿線的特色民宿、農家樂和生態觀光種植基地紅紅火火。配電網建設適度超前,助力鄉村振興,以實踐生動詮釋“山海情”的寧夏永寧縣閩寧鎮已發展起葡萄酒產業。收獲時節,廣東省惠州市惠城區蘆洲鎮三洲村的稻田一片金黃,田邊佇立著一排整齊的充電樁,構成了一幅自然與科技協調發展的新農村景象。在廣東云浮新興六祖鎮,一座由新一代寬帶載波、WAPI、IOPPC、LTE230等多種通信方式連接起來的電力物聯網小鎮已經建成,為當地鄉村振興發展、人民群眾追求美好生活“充電”賦能。江西貴溪市雄石街道擂鼓嶺小區的線路、電表換新,居民用電更放心了。重慶忠縣忠州老街上“退役”的老舊電桿成了一道獨特的風景,吸引不少游客的目光,供電公司電網升級的“微改造”讓居民很欣喜。河北冀中平原,正定縣曲陽橋鎮萬畝高標準農田今年澆地用上了光伏電,不僅供電有保障,跟以前相比還能省錢。
除了保障鄉村發展電能充沛,國家電網公司、南方電網公司還在幫助幫扶地區培養管理、技術人才,支持鄉村振興建設;落實就業促進行動,實施定向式、訂單式人才培養,促進脫貧家庭新成長勞動力成才就業,為鄉村振興打造強勁的“智力引擎”。發揮駐村第一書記和工作隊作用,推進幫扶村移風易俗;積極配合幫扶地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豐富鄉村文化生活,為幫扶地區注入文化動力。
如今,以電力為底色鋪就的一條條創新之路,在鄉村振興中留下鮮明印記,寫下生動注腳,在更廣袤的天地中持續釋放發展動能,勾勒出一幅“電助村美、村以電興、民因電富”的鄉村振興新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