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網浙江省電力有限公司永嘉縣供電公司 黃立挺
基于作業軌跡的班組全員一體化績效管理是對傳統班組績效模式的創新,通過移動管理平臺可做到實時采集軌跡、即時登記作業、提供輔助決策支持等,不僅為精益績效管理優化升級提供了數據支持,解決不同班組一體化考核、統一工分折算等問題,而且還節約績效工分登記時間為班組減負。“一對一”任務派發、“搶單”任務池的工作模式以及員工工作積分排名有效激發了員工工作積極性,班組工作狀態的實時展示便于班組長統籌安排計劃任務,具有典型推廣價值。
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活水平提高,客戶對供電質量和服務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當前,部分基層班組仍存在基礎薄弱、管理粗放等問題,難以滿足客戶日益增長的服務要求和可靠性需求。
班組全員一體化績效管理將績效管理融于實際作業,依托大數據技術科學分析、精準量化績效結果,高度融合班組過程管控,反向分析作業任務的合理性,讓不同類型班組獨立工分管理向一體化工分管理轉變。
基于作業軌跡的班組全員一體化績效管理的實踐與探索適用于供電所一線班組,包括綜合班、低壓營銷供電服務班、高壓營銷供電服務班、高壓運檢供電服務班。
按照公開、公平、公正、全員參與、深度融合業務的原則,充分結合全能型供電所建設要求及一線班組實際管理訴求,創新作業軌跡應用,通過數據即時采集,準確分析確定各項工作的標準工時,優化調整工作積分標準,推進班組績效精益化管理;以解決工作實際難題為導向,依據準確的作業記錄,開展大數據分析應用,輔助一線行動決策;強化作業過程監控,嚴格班組工作全過程管控。借助班組績效移動平臺營造員工“搶活干”的氛圍,改善班組精神面貌,激發班員活力。
為了更加科學、有效地評價班組員工績效水平,針對供電所重新梳理班組工作積分標準,按營業廳、供電服務、運檢管理、承裝類、綜合事務等五類進行劃分,共梳理122條工作數量積分標準、70條工作質量積分標準,并在全員表決同意的基礎上,實施執行。
班組全員一體化績效管理實踐工作包括前期設計階段、日常實施階段及考核評價階段。
前期設計階段。前期設計階段主要完成機構設置調整、職責明確、積分指標庫設計等。按全能型供電所的要求,對組織架構、員工崗位職責進行全面梳理,重新劃分班組,理清崗位界面,明確崗位職責。由公司績效管理辦公室主持,各供電所參與設計班組績效積分指標體系,并經全員表決通過后實施。
日常實施階段。在實際作業過程中記錄作業軌跡、作業時長、現場照片等內容,或額外補充登記臨時任務或常規內勤任務,形成工作績效積分。
考核評價階段。由班組長審核工作積分記錄,形成一線員工績效考核結果。
組織結構。按全能型供電所建設要求,對供電所組織架構進行梳理,重新劃分班組。
崗位設置。針對全能型供電所建設要求,全面梳理供電所崗位職責,理清崗位界面,明確崗位職責。
績效評價指標與考核管理。從農網供電可靠性、設備運行水平、服務質量水平、輔助決策能力4個指標方向衡量評判管理效果。
信息支持系統。通過班組績效移動管理平臺支持班組全員一體化績效管理,除傳統的工分登記功能外,支持作業派工與任務搶單、即時記錄作業內容、實時上傳現場作業場景、展示工作狀態與地理位置、積分排名等多樣化績效管理模式,實現供電所班組績效積分隨手記、作業過程隨時管、任務派搶多樣化模式等目標。
主要功能描述如下:工作積分隨手登記。通過班組績效移動平臺,實現碎片化工分登記。員工或工作負責人、班組長均可通過工分登記、任務添加功能隨時記錄作業積分,充分利用作業返回路上等時間,此功能幫助一線班組節約工分登記時間。通過移動管理平臺的應用,員工在作業完成后可以立即記錄,確保數據更準確。
作業軌跡實時采集。對于現場作業任務,實時采集員工運動作業軌跡、作業時長,并與對應工分項關聯,實現作業結束即完成工分登記,節省了登記工分的時間。在準確記錄作業時長的基礎上,隨著數據的不斷積累,支持基于工時的工分標準調整,促進不同班組的工分等價管理,改變一直以來不同班組積分差異懸殊的狀況。通過實時作業軌跡采集、作業時長統計,班組長可判斷員工是否按要求完成工作,如軌跡顯示是否按規定巡線,時長顯示判斷是開車或走路完成等,避免巡視不到位等情況發生。
積分記錄動態監控。在班組內實時展示員工工作積分動態,直觀形象,有助于分析員工工作內容分布,為階段計劃部署提供支持。考慮員工心理狀態,設計工作積分排行榜功能,公開透明展示工作積分,激發員工斗志。
班組工作狀態實時監控。班組長可全盤掌握員工當下所在地點、工作執行狀態等,方便對突發任務進行統籌安排,提高工作效率。
任務派搶多樣化工作模式。所長或班組長將工作任務派發給指定員工執行,確保重要、常規任務按計劃實施。所長或班組長將非緊急非重要任務放置入“任務池”,由員工搶單執行。多樣化的工作模式,提高了員工工作積極性。
工作現場場景采集。班組績效移動管理平臺支持現場作業照片上傳,為設備數據核對、作業難點分析、操作規范性判斷等問題提供現場證據,便于現場設備數據采集核對,提高資產記錄準確性,對員工操作規范性問題進行預警,方便組織專家進行遠程指導或排查。
傳統績效管理一般是基于工作結果,由班組長記錄工分,對作業過程無法實現有效管理。通過班組績效平臺可有效加強工作全過程管控,尤其是對工作質量的把控。
實現工分管理到“同價”工分管理的轉變。通過班組績效移動管理平臺,基于過程質量和時間,可以較為準確地計算出各項工作的標準工時,有效解決不同班組不能進行統一績效工分薪酬折算的問題。
實現臨時布置到實時統籌的轉變。通過監控室可以實時顯示員工工作狀態和地理位置,便于供電所統籌安排工作任務,充分發揮供電所監控人員“千里眼、順風耳、預警機”的作用。
實現一人補錄到全員參與的轉變。通過班組績效平臺,員工全部參與到班組任務分配、接搶單執行等績效管理全過程,營造了班組內積極上進的工作氛圍。
實現“要我工作”到“我要工作”的轉變。平臺支持班員搶單、工分排名等,激發了一線員工工作積極性,改變了員工“要我工作”到“我要工作”的思想轉變。
實現末尾徘徊到力爭上游的轉變。通過班組全員一體化績效管理的實施,在各個供電所內形成“你追我趕”的積極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