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曉冬
(太原市公園服務中心, 山西 太原 030009)
在城市化建設的背景下, 園林景觀使得城市的生活有了一抹新的色彩, 為人們的生活增添了樂趣,園林景觀在城市建筑中的運用涵蓋了多個學科, 包括生物科學、 建筑學等社會學科, 在進行設計和施工建設的過程當中, 經歷了多個環節, 才能夠最終實現園林景觀的藝術與功能效果的相互融合。 這對于城市建筑項目的園林景觀施工管理來說提出了較高的要求, 結合人們日益增長的需求, 在進行城市園林景觀的建設過程中, 要求管理人員加強對施工難點、 施工重點的把握, 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施工管理。
目前在園林景觀的施工過程中落實的監管措施出現了針對性不足、 監管力度有限的問題, 這是施工管理的難點, 因為園林景觀工程具有一定的復雜性, 將生態藝術和工程技術有機結合起來, 成為了一項綜合性的工程項目。 很多的施工環節、 施工程序并不能夠在現場直接體現出一定的施工效果, 反饋的周期長, 需要經過較長時間的觀察分析, 才能夠對施工質量信息進行收集、 獲取, 園林景觀需要應用全過程的監管模式。 但是目前在具體的實踐過程中, 園林景觀的施工缺少有力的監管措施, 導致了目前在園林景觀的施工中形成了一定的漏洞問題,園林景觀的施工單位一味的追求工期和經濟效益,甚至出現了偷工減料的行為, 以次充好, 在施工中使用到了不合格的性能的原材料。 出現了安全事故、質量問題時互相推諉責任, 這是園林景觀施工管理中的一大難點, 也是降低了城市園林景觀施工管理有效性的主要問因素。
傳統的建筑工程中不存在活體的植物, 因此完成了建筑工程項目的施工之后, 只需要由專業的人員進行定期的項目質量檢查即可, 但是城市建筑的園林景觀工程項目, 則存在著較為復雜的給排水系統, 施工對象中有大量的活體植物, 經過一段時間的栽培之后, 園林景觀才能夠建立起一個獨立完善的生態圈。 在生態圈的形成過程中, 外界因素的干擾所帶來的影響下, 生態圈的平衡性受到了破壞,或是在人力因素的干擾下, 小型的生態圈平衡被打破, 導致了生態圈內部的穩定關系發生了波動。 園林景觀的施工管理需要從長期規劃的角度, 加強對園林景觀的后期維護, 目前我國的城市建設中, 針對園林景觀的后期養護工作落實不到位, 沒有配備專人進行養護和管理, 園林景觀的養護管理工作缺失, 缺少專業性的人才隊伍, 導致了園林景觀的生態圈平衡性和活性被破壞, 園林景觀的藝術價值、生態價值均出現了大幅度縮減的問題[1]。
在建筑市場不斷擴張的趨勢下, 傳統的建筑行業對于技術人員、 專業的高素質型人才有了較高的需求, 城市建筑園林景觀的人才同樣也成為了緊俏的資源, 在園林景觀的施工管理中, 涉及到了多項專業的工作內容。 作為一項系統性的工程, 園林景觀的施工管理工作要求管理人員具備較強的專業能力和豐富的實戰經驗, 加入到園林景觀的施工管理中, 在栽種植被、 植物的修剪和養護環節、 給排水系統設置、 道路設計、 土建工程、 綠化工程安裝工程方面, 均需要配置專業型的人才隊伍, 這體現了園林景觀工程的項目復雜性。 在實施園林景觀的施工管理工作中, 要考慮到建筑項目這一復雜性的特點進行管控, 然而由于人才的缺失, 導致了我國的園林景觀施工管理工作中存在著施工管理的能力不足的問題。 建筑企業缺少專業型的人才, 不得不降低了從業的要求, 將素質水平參差不齊的人員納入到施工隊伍中, 形成了施工水準不足管理效果不理想的問題, 降低了園林景觀的藝術效果和功能性。
生態性原則是城市建筑園林景觀施工中必須要把握的基礎原則、 核心原則, 因為園林景觀具有基礎的功能性, 除此之外, 還具有一定的藝術性生態性特色, 是一項綜合系統的建筑項目, 遵循著生態性的原則, 可以保留園林景觀的特色, 提高城市建筑項目的建設質量、 建設效益。 城市建筑項目在進行園林景觀的使用過程中, 必須要遵循著生態性的原則和理念, 加強對良好生態環境的改善, 在城市環境中煙塵、 熱島效應、 噪聲污染、 人口密集、 人口流動性大等現象, 得不到解決, 將會嚴重地影響城市環境的改造, 降低了居民的生活幸福感。 進行園林景觀的施工時, 遵循著生態性的原則, 要將大量植被的美學功能利用起來, 發揮出園林景觀的生態效益, 進行城市建筑的園林景觀施工和規劃, 將植被的生態性問題改進。 例如在選擇植被時, 遵循生態性的原則, 城市建筑園林景觀的施工人員、 設計人員要共同對植被選擇的方案進行規劃, 對于實際的施工環境進行考察, 例如流量較大的路, 附近的植被需要具備吸附粉塵噪聲的功能, 榆樹、 樟樹等均是可以吸收汽車尾氣的植物, 柏樹則能夠將噪聲污染有效地減小。 因此在進行城市建筑園林景觀的施工中要遵循著生態性的原則, 加強對植被的合理選擇、 規劃, 利用多層次的灌木叢植被替代單一的植被, 進行噪聲的吸附, 達到城市建筑園林景觀的生態型建設目標。
遵循經濟性的原則, 是提高城市建筑園林景觀項目施工質量、 保證城市建筑園林景觀綜合效益的首要原則, 除了遵循園林景觀應有的功能性之外,建筑企業還必須要將經濟性的原則貫徹其中, 加強對資源的節約, 確保園林景觀項目具有一定的經濟性優勢。 從建筑物、 動物、 植物等多個層面, 協調生態環境和建筑物之間的關系, 打造良好的藝術效果, 增進這二者之間良好的生態協調性, 調整人力資源、 物力資源的投入, 對于大量的資源浪費的現象, 進行有效的治理。 結合施工現場的情況, 對施工方案進行對比和優化, 利用計算機技術、 信息技術等科技手段進行現場施工方案的模擬, 確保施工方案的最優化, 再進行下一道的施工建設和工序實施。 始終遵循著城市建筑園林景觀項目建設和施工的經濟性原則, 進行綜合考量, 統籌規劃[2]。
藝術性原則指的是在園林景觀的設計階段, 對動植物進行合理的選擇和搭配, 追求園林景觀的藝術效果, 在進行園林景觀的施工建設中貫徹藝術性的原則, 需要考慮綜合要素, 用多樣化的園林景觀植被, 進行合理的搭配, 增強園林景觀的藝術性效果。 遵循著藝術性的原則, 具體的園林景觀設計和施工需要考慮到植被會受到多元因素的影響, 而發生存活率的波動, 例如天氣因素、 濕度因素、 動物因素、 土壤因素、 水源因素等, 植被不僅會發生成活率變化, 而且在外觀和樣貌方面也會受到多元因素的影響而發生改變, 建筑和植被之間的層次感形成了動態變化, 在層次感錯位中, 園林景觀的藝術效果大打折扣。 園林景觀的設計和施工需要將藝術性的原則全過程的貫穿其中, 用交錯的植被種植模式, 將藝術景觀的飽滿性和多樣性體現出來, 關注不同植物的習性和彼此之間產生的相互作用, 確保對植物進行交錯種植時, 可以形成良好的美觀性效果, 追求園林景觀的藝術性, 將現實的因素綜合考慮其中, 增強園林景觀設計的藝術性效果, 延長園林景觀的使用壽命[3]。
針對城市建筑園林景觀進行施工管理的過程中,需要結合目前在城市建筑園林景觀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難點問題, 進行有針對性的改進, 策劃和實施統一的施工標準, 在此基礎之上, 落實有效的施工管理措施, 加強監督和管理的力度。 施工標準是推進園林景觀施工正常有序運行的關鍵和前提, 因此在進行城市建筑園林景觀施工管理的過程中, 必須要將施工管理和控制工作放在首位, 明確園林景觀和城市建筑之間的緊密關系, 在統一標準的前提下,進行系統、 全面的監管, 確保園林景觀的施工過程中, 周圍的城市環境和園林景觀之間形成一定的交互性。 對于園林景觀施工中存在的變數問題進行有效的改進, 確保城市建筑和園林景觀之間形成統一融合的關系, 在設計階段, 設計人員需要與施工人員之間相互協調互助, 進行全過程的監督、 指導,發揮專業的督導功能, 對園林景觀施工的地點進行鎖定, 了解施工現場的環境。 園林景觀是一個具有獨立性系統性的生態圈, 對園林景觀的風格進行確認時, 也需要考慮到作為獨立生態圈的園林景觀的藝術性效果, 結合周圍的建筑風格對園林景觀藝術性形成的影響, 進行對園林景觀風格的把握。 施工過程中, 設計上的變動會對園林景觀的風格產生直接的影響, 進行施工管理時, 施工管理人員需要根據對設計圖紙的解讀, 檢查每一項工序, 防止出現園林風格和設計方案之間出現難以契合的問題。 明確施工標準, 加強對園林景觀施工成本的有效控制,做好全過程的監督與管理, 提高施工控制施工管理的水平。 在城市園林景觀的建設和施工中, 施工對象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 其中有很多的活體植物,在施工之前要做好詳細的實地調研工作, 對植被栽種地點進行分析, 在一定的彈性范圍內明確成本標準要求, 進行施工建設, 防范資源浪費和不必要的資金損耗[4]。
園林景觀后續的養護管理工作是施工管理工作中的要點, 也是提高園林景觀施工管理效果的關鍵所在, 在進行園林景觀的施工管理中, 需要結合園林景觀的建設目標和實際的建設情況, 制定可行的后期養護和管理措施, 對施工環節進行有效的管理,在施工管理控制的范圍內, 納入后續的管理和養護作業。 考慮到園林景觀工程中植物的種類較多, 管理的難度較大, 因此在具體的養護管理方案計劃和設計中, 需要提前的制定與園林景觀養護有關的計劃方案, 綜合考慮時間、 人力資源、 物力資源和其他資源, 進行園林景觀的養護作業。 由于在不同的獨立生態圈內植物的習性形態和生長周期各有不同,形成了植物的個體差異性, 因此園林景觀的施工管理和養護管理中, 需要由專人進行綜合系統的考量,來制定園林景觀的養護計劃, 加強養護管理的針對性、 有效性, 結合不同的景觀帶和植物進行修剪、巡查, 保證能夠在第一時間內對枯枝病枝進行改進、治理。 在園林景觀的施工管理中, 水肥管理作為影響景觀植被正常健康生長的主要因素, 應由專人做好計劃的制定和實施, 落實有效的養護措施。 考慮到植物所處的生長階段的不同, 對水和肥料需求的不同, 合理的進行肥料與水的配比, 提高園林景觀的施工管理水平, 確保園林景觀可以實現健康、 長遠的投入到使用中的目標, 促使園林景觀保持健康,實現生態成長[5]。
在城市建筑園林景觀實施施工管理的過程中,施工人員是否具備較強的專業能力和職業素養, 決定了城市園林景觀的施工管理水平, 施工人員是否具備較強的執行力, 對于園林景觀的施工是否能夠實現設計圖紙當中的要求具有決定性的作用。 因此施工人員要逐漸的提高自身的專業能力、 職業素養,參與到系統的培訓和上崗前的學習活動中, 加強對專業知識、 綜合技能的訓練, 在園林景觀的施工建設中, 加強對技術的優化, 對于施工圖紙進行全面的分析。 當施工過程中出現了施工現場環境和施工圖紙不符的情況, 需要及時的展開與設計人員的溝通, 保證城市建筑園林景觀的施工項目可以落實設計方案的內容。 建立起一支專業型的人才隊伍進行城市園林景觀的施工管理活動, 在明確施工標準的前提下, 增強園林景觀的施工管理效能, 打造一支專業型的人才團隊, 促使我國的城市化建設創新發展[6]。
綜上所述, 目前在我國的城市化建設中, 園林景觀已經成為了重要的構成部分, 是不可或缺的城市景致, 在進行園林景觀的施工建設過程中, 管理人員要結合其中存在的變數問題, 對園林景觀施工中存在的質量和效率方面的困境, 進行一一的突破,提高園林景觀工程的建設質量。 加強對園林景觀施工管理的有效控制, 為建筑行業未來的長遠發展打下牢固的基礎, 確保城市的園林景觀可以在技術性、功能性、 生態性、 藝術性方面形成協調融合的發展趨勢, 促使我國城鎮化建設進程的逐步推進, 提高城市化建設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