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宇
秦姐與其他食堂打飯的阿姨不同,她頭發總包裹在一頂潔白帽子里,還戴著一次性透明手套,以至于我誤以為她是食堂老板,大家才對她彬彬有禮。直到有天我漫步校園,看見秦姐正盤腿坐在綠毯上,翻動著一本厚厚的書,目不窺園。
一旁的金鳳樹開得正鬧,你擠我,我擠你,幾只蝶兒盤旋飛舞,秦姐被包圍著,遠看如武俠小說中的隱士高手,自帶俠女氣場。之后我才知道,秦姐的女兒在讀985大學,她便特意來學校食堂上班,為了感受大學生活。
那以后,我也頻頻看到她,在學院里的文學講座上,在各個讀書活動場,在藝術樓的書法、繪畫展覽廳……她還會主動舉手發言,侃侃而談,落落大方,所謂:人之知識,若登梯然。進一級,則所見愈廣。
我們的交集不多,第一次是我從圖書館趕著去上課,下樓一著急撞到她,把她一摞書撞倒了,她讓我快去上課,她慢慢撿。
后來,大二上專業課,第一節中國古代神話,大家還興致高昂,到了第二節課的《詩經》,老師問我們如何理解中國古代詩歌的起源,大家就鴉雀無聲了。
“秦姐,你來說說?”老師點名。我扭頭一看,秦姐不知道什么時候溜了進來,她放下手中的筆,用略帶口音的普通話說:“古代詩歌,類似我們現在微信朋友圈的小作文。那時沒有手機、電視等娛樂媒介,詩人就寫寫感觸,抒發自己情致,就演變成了詩歌。比如農民種地的感嘆,成了《詩經》;士兵邊塞打仗的憤懣,成了邊塞詩;朋友離別的感傷,成了送別詩;女人婚戀的牢騷,成了閨怨詩……詩歌就本質而言,是人類情感的抒發。”
“秦姐,今天休息又來蹭我們的課咯。厲害啊,說得真棒,古代詩歌的根源,類似我們現在朋友圈的小文案。”片言可明百意,她用淺白的語言,融匯古今,把深奧、晦澀的文學知識講得通俗易懂,我第一次見識平凡人中隱藏著的高手。
不過最讓我對她肅然起敬的一次,是外國文學課。那堂課上外國文學老師突然提問,點到了我,讓我談《簡愛》的結尾安排,我頭腦一片空白。我向同桌秦姐尋求幫助,她一站起來便又口若懸河:“我剛開始讀的是《簡愛》學生版,讀了好幾次才讀原著。我發現,原著的結尾,最耐人尋味的是它無法突破的局限性。
“簡愛通過飛來橫財變成地主,獲得了愛情和地位,是圓滿的結局。但從藝術角度而言,可讀性就削弱了。她進入到她對立的階層里去,變成了她抨擊的那一類人。這部小說是英國文學史上第一次以女性視角來喚醒女性意識。局限性的根因,我覺得是時代所限,新事物的力量都是薄弱、微小的,只能以呼聲的形式來宣傳思想,無法用行動來證明,沖破現實。
“這讓我想起了中國現當代文學史,五四時期的丁玲、冰心、凌淑華,她們比我們早先以女性身份來喚醒女性的人格魅力……”她邊想邊說,回答完后,教室里的掌聲如雷貫耳。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我望著她,發自內心地敬佩,秦姐是真正“胸藏文墨懷若谷,腹有詩書氣自華”的人啊!
La:我認識的厲害的人,是能用最簡單的蔬菜做出最精致的食物,自己吃蘋果也要把蘋果核挖掉的精致美女阿姨。
司徒薔:我覺得每天給自己做早飯的父母真的非常厲害,自己獨居以后才發現每天堅持做飯真的很累,天天早起可能需要特殊的魔力。
立夏:我心中厲害的人是把旅行當作生活的人,每天去不同的地方,永遠保持對生活的熱愛,生命力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