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正
也許永遠不會光芒萬丈,但是惟其如此,才是成長。
小學三年級的時候,我懵懵懂懂地參加了初二年級舉行的關于讀書的演講大賽??梢韵胂?,一大堆高個子的學長學姐里面穿插了一個小不點兒,卷卷的頭發戴著粉色小發卡,鼻梁上架著粉框小眼鏡,腳踩粉色運動鞋。當時小,除了感覺背稿很累很煩人以外,也沒有什么過多的想法。那是我第一次正式的演講。雖然現在聽著當時好像緊張得直用唱腔,但是燈光打在身上的感覺,真的很棒;大背景上的幻燈片自動播放著平時媽媽偷拍的我讀書的照片,舒緩的背景音樂,讓我感覺自己是整個世界的中心,內心涌的是自豪,是得意,是不可描述的喜悅。
學校管樂隊的第一次比賽,所有人都緊張極了。我微笑著起身,拿著早就準備好的薄荷糖,一一分發給大家,伴著鼓舞人心的話語,試圖憑借一己之力讓大家感到舒適。薄荷糖是不同口味的,很甜,很沖,很清新。空氣中氤氳著不同顏色的氣味,大家的目光集中在一起,眸子中的不安與彷徨消失無影,只剩對即將開始的表演灼灼期待的閃閃眸光,歡聲笑語再次跳躍在空中,將緊張撕扯成碎片,每個人身上散發的快樂氣息明亮得耀眼。心中暗自喜悅,總感覺似乎是“拯救”了一大撥焦慮。獲獎證書提醒著我曾經在舞臺中央發過光——雖然只是五個人的長笛部中的一員——而我卻只記得彌散在空氣中的甜蜜氣息。
然而,轉學之后諸事不順,陡然增多的作業和來自數學老師的壓迫感讓人意志消沉,再加上數學第一次考試不及格,讓我對數學是又恨又怕,只能發狠學,畢竟我不是一個能夠接受頹敗現狀的人。終于,數學被我攻克了——全班唯一的100分、全年級唯一的競賽題滿分。數學老師在試卷上留下了評語:“棒丫頭,這才是你的實力!加油!”看著那紅色的、帶著溫度的字跡,我模糊了雙眼。
那張試卷,我一直奉若至寶,每次大考前,我都會拿出來看一看,再去觸摸一下那份感動、那份榮耀。
還是數學,初一上學期的數學難就難在動點。說句實話,到現在我看到動點還頭大。意外的是,那次我竟然考了滿分。心中的快樂自是不必說了,講題時,我自告奮勇地報名了——寫了整整一面的黑板。麻煩,確實是很麻煩,但是這是真正的思考過程,是我豐盈自己的方式。透徹的分析、標準的分類、精準的求值,以及美好的結果——同學們如雷鳴般的掌聲——確實是給了我極大的虛榮感和自信心。那種感覺,似乎就像是破繭化蝶那片刻乍現,美麗得如天邊的云霞,如小提琴低音梁振動時那一瞬間的驚艷。
我本平凡,勇敢地亮出自己那一刻,我便不凡了。未來,繼續心存希冀,目有繁星,追光而遇,沐光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