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漳州 曹光求
商貿物流企業支撐零售、進出口等各類商貿活動,和老百姓的衣食住行息息相關。商貿物流企業也是促進消費,推動產業鏈和供應鏈轉型升級的重要主體。2021年,商務部聯合多部門印發《商貿物流高質量發展專項行動計劃》,旨在貫徹落實黨中央和國務院的決策和部署,提升商貿物流的現代化水平,促進商貿物流提質降本增效。作為實現商貿物流質量發展的關鍵主體,商貿物流企業要如何抓住機遇實現高質量發展?如何在“十四五”期間實現專項行動計劃的發展目標?本文擬從商貿物流行業發展的環境分析入手,以D商貿物流公司為例,分析高質量發展的困境與應對策略。
1.政策環境。早在2011年商務部就發布了第一個商貿物流發展的專項規劃《商貿物流發展專項規劃》,目標是到2015年培育一批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商貿物流服務企業。2017年商務部發布《商貿物流發展“十三五”規劃》,目標是建立城鄉協調、區域協同、國內外有效銜接的商貿物流網絡。強調提高商貿物流標準化、信息化、集約化和國際化水平,并首次列出了全國性和區域性商貿物流節點城市。2021年發布的《專項行動計劃》的目標是建立“暢通高效、協同共享、標準規范、智能綠色、融合開放的現代商貿物流體系”,提升商貿物流企業的品牌影響力和國際競爭力。
國家政策對商貿物流發展是持續利好的,自上而下要求各級政府相關部門構建良好營商環境,深化“放管服”改革,促進商貿物流企業不斷提升品牌影響力、國際競爭力。黨的十九大之后,政策更加側重貫徹新發展理念,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注重需求側管理,強調高質量發展。但是從相關企業評營商環境的調查數據來看,各地方政府在具體政策的執行效果上還存在較大差異。
2.經濟環境。2020年以來中國經濟經受了疫情沖擊和百年變局,展示出強大的韌性,能夠平穩的增長。2021年全年社會物流總額保持在300萬億以上,市場規模不斷擴大,物流業總收入超過了11萬億,市場收入超過了15%的增長,兩年年均增長超過8%。目前國內A級物流企業有近8000家,物流企業等市場主體超過600萬家,就業人數超過了5000萬人。據估算我國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的比率維持在14%左右,相比發達國家的8%還有較大改進空間。在疫情沖擊下,國際商貿物流出現市場供給不足, “一箱難求”、“一船難求”頻發,相關企業營收和利潤暴增,呈現歷史高位。
在新發展格局下,商貿物流企業要面對疫情和逆全球化等多重挑戰。商貿物流企業要發揮支撐作用,支持從外向型經濟轉向內需增長型經濟。這意味著商貿物流企業要提升物流服務的供給質量,增強國內供應鏈和產業鏈,達到提升經濟自我循環能力的同時,促進更高水平的開放,實現國內國際雙循環。
3.社會環境。商貿物流關系到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社會對于商品和服務的物流服務質量要求越來越高,安全、高效、快速、低碳等標準要求也在不斷提升。疫情期間對防控區居民的物資保障供應受到了全社會的高度關注。此外,商貿物流行業也是吸收社會就業人數較多的行業,加強對員工的關懷也是不可回避的社會責任。
商貿物流企業要滿足社會關切,承擔社會責任是整個行業的操守底線。中國商貿物流企業的使命和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向往是高度一致的。這意味著商貿物流企業要實現高質量發展,要避免唯經濟性指標,而要綜合社會性指標。
4.技術環境。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數字化技術為商貿物流企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技術保障。愈來愈多的頭部企業、行業領軍企業應用新技術,和商貿物流全場景深入融合,實現了業態創新、模式創新。
當前的技術環境下,企業面臨的是“數字化”轉型,如何利用數據化來改善物流業務流程?如何創建以數字信息為核心的企業數字文化?如何將物流業務流程轉換為更高效、更能創造價值的過程?這是每一家商貿物流企業都需要解決的必答題。
商貿物流企業高質量發展首先要明確新時代商貿物流發展的方向和方式:即以轉型升級為契機,加快技術創新、業態創新和模式創新,進而提升商貿物流的“網絡化、協同化、標準化、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和全球化”的水平,健全現代流通體系,促進商貿物流的減本增效。專項行動計劃中提出的這“七化”要求主要是從宏觀、從行業整體上提出的要求,但是從微觀角度,商貿物流企業要如何實現高質量發展?需要面對和解決哪些發展困境?本文結合D商貿物流企業的發展案例來分析。D商貿物流企業成立于2000年,注冊資本為5000萬人民幣,在2013年被評為4A級物流企業。企業由傳統代理商通過縱向一體化戰略,轉型為綜合商貿型供應鏈公司,為國際、國內知名飲料食品和日化品廠商提供商貿物流供應鏈一體化服務。在D商貿物流企業轉型發展的過程中面對了企業戰略、組織架構、模式創新和技術人才等困境。這些困境有普遍性,值得分析、借鑒和研究。
1.企業戰略困境。戰略困境體現在企業一把手的戰略迷茫。數字經濟呼嘯而至,以前的好日子一去不復返。不轉型只能“等死”,轉型不成功則是“找死”,轉型要怎么轉?D商貿物流企業經過摸索和積累,高層認識到現實在倒逼企業轉型,一把手作為企業的舵手是最清楚企業的全景地圖。要滿足后疫情時代的客戶需求,企業要在提供商貿物流一體化供應鏈服務的基礎上,不斷提高供應鏈服務的敏捷性和智能性。戰略方向明確,企業轉型切入點就逐步清晰,在2017年,舉全企業資源啟動了“攬月”項目。項目計劃從用戶需求出發,進行業務流程的梳理和再設計,打通企業內外全要素的信息連接,打造商貿物流的“數字孿生”系統,實現平臺系統和物流中心一體化,實現大數據驅動的精細化管理。
2.組織架構困境。組織架構困境表現在企業一味追求技術創新,而往往忽視了物聯網、大數據等新技術對企業業務創新的影響,對組織變革的影響。D商貿物流企業在轉型初期,側重點在于對企業舊ERP系統、WMS系統等業務系統的改進和升級,但隨著通過用戶需求的梳理清晰、再不斷提升用戶體驗的過程中,發現業務流程亟需創新再設計,信息流要跨越組織邊界,要求組織實現扁平化,平臺化。在轉型的不同階段,組織架構需要及時調整以滿足業務創新的變化。在“攬月”項目后期,成立了D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整合了公司轉型過程中積累的數字化資源,向行業市場推廣系統平臺。
3.模式創新困境。模式創新會給企業帶來結構性變化,也是轉型升級的關鍵所在。企業面臨的困境是眼光只看到轉型在成本效率方面的提升,而對模式改變視而不見。模式創新主要包括交易模式和運作模式的創新。D商貿物流企業的供應商和客戶數量眾多,相關產品品類復雜,而商貿物流服務復雜性又很高,如何通過模式創新來解決問題?企業團隊通過對產品和服務的標準化、數字化,打通和供應商、客戶的交易系統,所有合作全部線上完成,極大提升了交易的時效體驗。交易模式創新要依賴運作模式的創新來實現。轉型前大量運作靠人工,轉型后則是逐步實現智能化和自動化。D商貿物流企業通過梳理千萬個業務對象的業務需求,提煉出幾十個一級流程,幾百個子流程和上千個業務活動。例如商品的效期管理,從采購供應商商品流程開始,審查核對產品每個批次效期,入庫按照食品類、酒類、恒溫類、日用品類分區分庫作業,平臺系統中能夠實時可視化所有商品的儲位和效期,以綠色、黃色和紅色來分別標識安全效期、臨近效期和臨近效期并有缺陷的產品。出現黃色和紅色產品,平臺能夠自動推送產品信息,對接線上和線下的特價促銷等活動流程。
4.技術人才困境。企業轉型對于技術人才的需求很大,但懂技術的人才往往不懂業務,而業務熟悉的員工對技術又不懂。企業業務部門總是從各自角度思維,而缺乏整體和系統觀念,對企業實現轉型發展帶來較大阻力。D商貿物流企業通過探索,采用的做法是“團隊+平臺”的方式,企業一把手、各業務負責人和IT技術人員組成項目核心團隊,團隊隨著項目推進的需要會動態調整。系統平臺在不斷迭代更新,團隊組織對用戶進行及時培訓試用,并將體驗反饋及時沉淀到系統平臺中去。在這樣一個閉環的協作下,技術和業務知識能夠在平臺上充分沉淀下來。此外,企業積極和高校科研團隊合作,增強技術人才儲備和人才培養能力,為企業培養了一批精通業務的數據工程師、算法工程師。
綜合PEST宏觀環境分析和微觀企業發展困境分析,總結以下幾點建議,助力商貿物流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1.深入理解貫徹相關政策。如企業涉及冷鏈業務,就要充分關注《“十四五”冷鏈物流發展規劃》、立足當地冷鏈物流發展水平和基礎條件,把握當地配套政策,結合企業發展戰略進行布局,加快轉型升級。符合條件的企業要積極爭取加入到重點聯系商貿物流企業名單,以獲得更好的政策支持。
2.明確企業高質量發展戰略,以應對企業戰略困境。企業一把手要堅定有力推進企業轉型發展戰略,以滿足業務需求,提升服務質量為目標,和傳統商貿企業深度合作,發展商貿物流新業態和新模式,持續增強供應鏈物流集成能力和一體化服務能力,夯實高質量發展的物流基礎條件。
3.推動物流創新,持續推動企業數字化轉型,以應對組織構架和模式創新困境。包括三個方面:一是技術創新,加快應用配送機器人、自動駕駛、數字化倉庫、數字供應鏈等新一代技術裝備,建成“數字共享、協同共生”的智慧物流體系;二是組織創新,打造平臺型、網絡化組織結構,基于業務流程一體化來變革組織架構,提升組織結構的敏捷性,滿足分布式組織架構的要求;三是加快交易模式和運營模式創新,拓展新的業務服務,實現大數據驅動、數智化運營管理的新模式。
4.加強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相關技術人才儲備,以應對人才困境。一方面,基于業務,培養企業內部人才梯隊,以項目團隊形式培育技術人才;另一方面,打破企業和部門邊界,以開放共享、共創共贏的方式,積極和企業外部高校科研團隊、行業協會等組織合作,提升企業技術人才創新能力。
5.承擔社會責任,不負人民期望。后疫情時代對綠色低碳、社會安定、共同富裕等提出了更高要求。企業要深入踐行綠色低碳理念,堅決執行減排目標,推動綠色物流發展。保障物流從業人員的權益,追求企業的社會價值,強化企業治理、數據治理和平臺治理,做有擔當、有溫度、有聲譽的企業。
商貿物流涵蓋的行業范圍廣泛,涉及到綜合物流、供應鏈服務、連鎖商超、同城配送、國際貨運代理、冷鏈物流等領域,每個領域要培育一批有核心競爭力和品牌影響力的商貿物流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可謂任重道遠。商貿物流企業要和產業供應鏈上下游、各級相關政府協同努力,有序推進,保證專項行動計劃的實施成效,如期達成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