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群峰

深圳市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深圳經濟特區個人破產條例》已逾三年,多位“誠實而不幸”的債務人受益于該條例,獲得經濟“重生”。該條例是中國內地首部個人破產法規,也是唯一一部關于個人破產的地方立法。
個人破產制度(下稱“個破”制度)發端于古羅馬時期,目前大約有70個國家、地區在實施。不論是從境外的經驗還是深圳的案例看,“個破”制度都發揮了積極作用,有利于促進市場主體的公平、高效競爭,保護企業家精神,促進創業創新,優化營商環境。
“個破”制度在中國內地還是“新生事物”。在“父債子還”“欠債還錢,天經地義”等傳統觀念,以及計劃經濟體制思想等影響下,中國內地至今尚未出臺全國層面的“個破”制度。
目前,國內不乏對“個破”制度缺乏了解者。即便是在法律界,也有人存在“允許個人破產會導致逃廢債”等疑慮。一名研究“個破”的學者告訴我,幾年前,他曾舉辦過“個破”講座,講完后,一名律師當眾表示,他堅決反對“個破”制度,原因是“這會縱容老賴”。
我在深圳操作這組選題時,除了去破產法庭、破產管理署走訪,還接觸了大量債務人、債權人、管理人、專家學者等,既感受到了“個破”制度發揮的作用,也了解到了“個破”制度在司法實踐中確實還存在諸多障礙,如:對債務人清償能力的評估工作仍需大力推進、中國內地目前還存在個人破產欺詐刑事責任的空白問題等。
稿子發出來,深圳破產法庭一位負責人跟我說,近年來,國內雖然多方都在熱議“個破”制度,但學者、專家甚至司法界能夠深入探索的偏少。這組報道解釋了很多社會關心問題,又有各方觀點,期待能夠推動“個破”制度的探索和立法。
近年來,法律界對“個破”制度盡快在國家層面立法的呼聲越來越高。但必須意識到,“個破”制度的涉及面非常廣,還與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政治體制、思想觀念、文化傳統、市場經濟成熟度等密切相關。中國國情復雜,地區之間發展不均衡,在司法實踐時,也必定會觸動到不同的利益群體。因此,推廣該制度不可急于求成,而應充分考慮到自身國情,注重行穩致遠。
自1992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授予深圳經濟特區立法權后,深圳這座年輕的城市已在多個立法領域“先行先試”。希望在探索“個破”制度的過程中,深圳可以在實踐中不斷完善,為全國積累更多的寶貴經驗,貢獻司法智慧,探索出一條適合我國國情的“個破”之路。

32/2023 總第1106期
破產欺詐,是焦點,財產轉移的追索年限定格,是焦點中的焦點。
《中國新聞周刊》? 官方微博
http://weibo.com/chinanewsweek
音樂無國界,文化交流很重要,加油吧,小美!(@沈從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