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越(長春中醫藥大學 吉林長春 130117)
改革開放和社會經濟的不斷深入發展,推動我國進入了新時代。在新時代的背景下,社會思想意識日益多元化,這一情形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作為意識形態教育的主陣地,高校必須積極面對新的時代語境,緊隨社會發展的新趨勢和新需求,進一步優化和創新傳統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探索具有時代性和現實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不斷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力和引導力,實現思想政治教育高質量發展。光明日報出版社出版的《主體間性視閾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研究》一書,高度審視結合“00 后”大學生思想動態,以主體間性理論為抓手,為創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全新的研究視角和路徑支撐,從而形成思想政治教育主體間性理論體系到工作體系、實踐路徑的有機轉換。
歸納總結新時代創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意義是探究創新路徑的前提條件。一是實現傳統教育模式有效轉變的現實需要?!吨黧w間性視閾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研究》認為在傳統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下,教師與學生的關系是建立在命令-服從的基礎之上的,教師容易忽視學生的實際需求和個體差異性,二者缺乏有效的溝通交流。而在新時代的語境下,則強調教育者與受教育者平等和諧的互動關系,教師不再是簡單的施教者,學生不再是被動的接受者,教師更多扮演的是引導者角色,學生的主體能動性也能得到充分發揮。二是有助于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該書認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是培養大學生的創新和實踐能力,培養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然而就當下高校大學生的發展狀況來說,一些學生缺乏
主見意識,對課堂知識只是按部就班地進行機械式學習。新時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倡導的是學生應具備自我思考和創新意識,在日常生活中能夠靈活處理和解決問題,從而實現自身的全面自由發展。三是積極適應網絡時代的必然要求。該書認為互聯網是新時代的代名詞,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大學生越發重視從網絡平臺獲取知識信息,網絡成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主要陣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若想體現其與時俱進的時代性,就必須主動融入網絡空間,運用網絡途徑與學生進行對話交流,了解學生的思想狀況和現實需求,對其進行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正向輿論引導,幫助其辨別是非、明確事理。
該書就新時代創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具體路徑作出進一步探索。一是與時俱進更新教育內容?!吨黧w間性視閾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研究》認為教育內容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靈魂,思想政治教育若想保持生機與活力,就必須緊隨時代發展,不斷豐富和更新教育內容。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秉持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注重理論聯系實際的教育原則,充分挖掘體現中國特色和時代特征的教育內容,使思想政治教育能夠緊密結合實際,避免走向形式化和過場化。二是充分利用互聯網信息技術,創新教育方式方法。在科技高速發展的新時代,網絡學習、線上教育
已經成為大學生群體開拓視野、認知世界的主要渠道。該書指出高校應利用好互聯網這一有效媒介,開展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思想政治教育,例如,高校可以組織相關技術人員,建設融思想性、知識性、趣味性、服務性于一體的主題教育網站或網頁,還可通過新媒體平臺傳播正能量的新聞報道,增強思想政治教育傳播效能。三是打造一支高素質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該書認為教育工作者是教育的主體力量,也是提高教育質量的必然要素。一方面,教育工作者應不斷地進行理論知識學習,除學習思政教育知識外,還應學習心理學、教育學、哲學等學科知識,夯實自身的理論功底;另一方面,應自覺提升自身的新媒體素養,主動與新媒體從業人員溝通交流,學習新媒體應用技術,更好在教學中發揮新媒體的輔助教學優勢。
綜上所述,該書圍繞思想政治教育展開細致且深入的探討,深刻闡述了創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在價值和現實途徑,具有強烈的學術價值與應用價值,對高校建立思想政治教育新體系、實行新機制具有一定的啟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