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營商環境是經營主體生存發展的土壤。
近年來,普陀區厚植“人靠譜(普),事辦妥(陀)”營商沃土,加快吸引集聚各類經營主體和資源要素。2022年,新設企業數位列中心城區首位,區級財政收入同比增長10%,企業用實際行動為“人靠譜(普),事辦妥(陀)”營商環境投出了信任票。
過去的一年,普陀區把優化營商環境貫穿到投資促進、項目建設、產業發展等工作的各個領域、各個環節,領導干部“躬身入局”,“置頂”企業和群眾辦事需求,深化重點企業服務“系主任”“班主任”、政務服務“領導干部+工作人員幫辦”等機制建設,實施重點投資項目清單化管理,探索精準招商新路徑,強化助企紓困政策供給,經濟運行呈現V型反轉。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深化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完善產權保護、市場準入、公平競爭、社會信用等市場經濟基礎制度”“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等系列要求。今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普陀區堅持把營造一流營商環境作為提信心穩預期穩增長、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先手棋,主動對標先進、換位思考。
以世界銀行測評為牽引,筑牢區域競爭新優勢。世界銀行營商環境測評是全球具有較大影響力的權威測評,報告被視為全球投資的風向標。今年,世界銀行啟用新的測評指標體系,普陀區也根據新測評指標體系深化改革。第一,強化法治保障。加快法治政府建設,發揮人大監督作用,積極在法治框架內把優化營商環境實踐中的經驗做法及時轉化為制度規范,深入推進公平競爭、知識產權保護等改革,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第二,強化數字賦能。強化部門間數據共享、業務協同,通過提升“一網通辦”線上辦理便利度,健全線上線下企業訴求響應反饋渠道,探索更多數字化營商場景;第三,強化統籌協調。根據指標變化,加大行政各部門間的協同,優化建筑許可辦理、不動產登記等環節,統籌水電網相關部門優化市政公用服務接入。
以企業發展需求為核心,提升改革感受度和滿意度。堅持用戶思維、注重換位思考,聚焦市場反映強烈的政策難點、服務痛點和監管盲點,制定實施新一輪改革政策。第一,持續優化審批流程。圍繞企業市場準入、投資建設、融資信貸、生產運營、市場退出等全生命周期辦事需求,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進一步減材料、減時間、減環節、減跑動;第二,提升涉企服務能級。完善多層級企業服務體系,實現政策精準推送,強化“中華武數”科創布局要素支撐,讓企業真正享受改革紅利;第三,強化事中事后監管。開展系統性、集成式、一體化的綜合監管改革,加強對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結果的綜合運用和精準監管,探索包容審慎的各類監管措施。
沃土深根方能萬木蔥綠,遍栽梧桐引得鳳凰起舞。
在一大批企業紛至沓來投資興業的良好態勢下,普陀區將持續深化“人靠譜(普),事辦妥(陀)”營商環境建設,支持經營主體站穩“C位”、當好主角,以更有力度的改革、更有溫度的服務讓經營主體輕裝上陣干事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