堯戈
回顧剛剛過去的2022年,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蔓延、發達國家通貨膨脹居高不下、俄烏沖突等不確定性因素對中國和世界經濟影響深遠。上海也在抗擊疫情的艱難時刻經受了歷史性的考驗,2022年上海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4652.80億元,經濟總量繼續保持全國經濟中心城市首位。
展望2023年,中國經濟隨著疫情防控轉入新階段,各項政策不斷落實落細,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經濟增長內生動力將不斷積聚增強。但是,中國經濟依然面臨“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的三重壓力。2022年以來,受疫情反復疊加俄烏沖突影響,經濟下行壓力進一步加大,“三重壓力”進一步凸顯,其中最為緊迫并急需解決的問題是預期進一步轉弱、市場主體信心進一步下降。
去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立的2023年經濟工作的重點,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把發展放在首要任務,切實落實‘兩個毫不動搖,要從制度和法律上把對國企民企平等對待的要求落下來,從政策和輿論上鼓勵支持民營經濟和民營企業發展壯大”。以此,大力提振市場信心。而不久前落幕的上海兩會,在確定年度經濟工作目標時也把進一步提振市場信心,穩定社會預期作為重要的任務來布置。
在當前形勢下,信心比黃金還要重要。
堅定發展信心,必須深刻認識我們所具有的發展優勢:第一,長期積累的物質基礎雄厚。中國是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產業配套最好的國家之一,產業組織能力和產業鏈韌性強,在全球產業分工體系和供應鏈體系中占據著重要地位。面對國際供給體系波動,我們強化了糧食、能源以及產業鏈、供應鏈等關鍵領域的安全保障能力建設,為應對外部風險挑戰創造了有利條件;第二,超大規模國內市場優勢明顯。我國有14多億人口,新型工業化和城鎮化還在持續推進,有世界上最具潛力的超大規模市場,這是推動經濟復蘇好轉的強大引擎;第三,新動能支撐作用進一步增強。我們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著力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有效推動新產業快速成長,這些都將為經濟運行注入新動能;第四,堅持深化改革開放紅利持續釋放。我們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營造國際化、法治化營商環境,為各類市場主體創造更加公平的競爭環境。
堅定發展信心,我們必須認識上海具有的重大發展優勢:一是上海已經是一座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城市。上海是國內大循環的中心節點、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戰略鏈接,上海的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和科技創新中心服務能級穩步躍升,全球資源配置功能顯著提升;二是上海在國家戰略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位置。上海在長江經濟帶聯動發展與長三角一體化進程中的核心引領地位日益增強;上海作為全國戰略產業運營管理中心的地位日益鞏固,在亞太經濟版圖中逐步起到“錨”的作用;上海服務國家戰略的能力顯著增強,成為吸收國際高端產業與金融資本的超大規模平臺,是積極參與全球頂層分工的“力量杠桿”和“橋頭堡”。
春天從來都是在戰勝嚴寒中孕育生機。上海作為改革開放的前沿窗口,從來都是誕生奇跡的地方。當前上海經濟正迎來全面復蘇,只要我們提振穩定增長和高質量發展的市場信心,以更加積極的姿態,主動發揮開路先鋒、示范引領、突破攻堅作用,必將奮力創造新時代上海發展新奇跡。
東方風來滿眼春。讓我們邁開大步向著希望的春天進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