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雙峰
(西和縣漢源鎮初級中學 甘肅 隴南 742100)
目前,隨著新課程的不斷改革,學生的核心素養的培養與提升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目的。因此,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單元教學設計是深化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改革的必然產物。然而。單元教學的設計不同于傳統的課時教學設計,不需要每一節課或每一個知識點進行設計教學,而是應該把具有邏輯關系或體系的知識點結合在一起進行教學連貫的設計,使得知識系統化,做到了以點到面的主題進行教學。因此,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單元教學是當下的一種改革趨勢,這也是教學改革的新思路。然而,單元教學的模式并不是非常成熟,效果也不是非常明顯。初中數學存在一定的抽象性和邏輯性,有許多的圖形、推理以及數量關系的運算。初中數學重在培養學生的理性與邏輯思維能力。然而,單元教學設計給許多老師帶來困擾。為此,筆者闡述了核心素養的具體含義單元教學設計的意義與單元教學設計的主要特點,并對初中數學單元教學設計的基本模式進行了分析。這樣有利于初中數學單元教學的實踐與應用。
在素質教育中,核心素養已經成為教學過程的一個重要目標,也是教學工作改革的一個主要途徑。核心素養將會對教學過程帶來一定的挑戰,要求教師對學生傳授知識的過程中,以教材為媒介,使學生在相關的課程學習中得到一定的技能[1]。核心素養主要是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在數學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更為重要,數學核心素養有利于學生將數學應用到實際生活中,能夠應用數學思維解決問題。因此,教師應該加強學生的核心素養培養,使學生能夠對數學學習和數學理論有一個正確的認識。數學理論教學主要是對基礎知識、思考方式和學習方法的傳播[2]。在核心素養培養中,教師應該提高學生對數學本質與數學內容具體含義的理解與掌握,激勵學生將學到的數學理論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并且能夠應用自己所說的數學思維去解決實際問題,能夠形成自己的數學思維邏輯。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具體學習狀況,在教材的引領下不斷地擴展數學知識面,持續改進課堂教學內容,加強對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形成[3]。
單元教學是初中數學教學過程的主要方法。初中數學知識點的種類的多樣性,這是初中數學具有一定的空間思維、邏輯思維與推理思維[4]。這種單元教學的方法可以極大的提高學生的知識整體框架,對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有一定的效果。與課時教學設計相比,單元教學設計需要對知識點進行全面梳理,再融入到課時教學。在實際教學中,需要教師對單元內容的核心和難點,利用循序漸進的模式進行教學,并非按照課本的知識點順序進行傳授[5]。單元教學設計能使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漸漸建立知識的系統框架。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充分發揮單元教學設計,對學生傳輸數學內在的體系結構,讓學生能夠輕松愉快地了解各個知識點之間的聯系,促進學生對知識框架的梳理與數學思維的提高[6]。在知識點相互緊密的條件下,數學知識點之間的邏輯也是非常緊密。在教學過程中,單元教學設計應該圍繞核心知識點進行循序漸進的講解。在傳授知識點時,可以把不同的知識點組合在一起,這有利于學生對主要知識點的掌握,從而達到更有效的教學效果。
在數學單元教學設計中,知識框架具有極大的整體性和邏輯性,主要是教學內容、教學設計以及學生的認知等方面的整體性,這需要教師進行單元設計時要提倡引導的方式,并且全面了解單元內容的核心和目標,幫助學生建立完整的知識體系[7]。學生的認知整體性要求教師擯棄單一的教學計劃,而是更多地關注到每一位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讓每個學生能夠主動地投入教學并與教學進度同步。單元教學需要教師和學生進行自我調整,并且對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預先判斷,在初步確定教學計劃后,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持續的反思與調整,對教學進行優化改進[8]。單元教學設計將會給教師帶來巨大的工作壓力和困難,教師必須消耗大量的精力和時間,并且通過團隊合作的方式對數學知識點進行全面的梳理。對學生而言,單元教學將會增加學生學習的難度,需要學生將學到的知識點梳理成知識框架[9]。
單元教學設計是指對所確定單元內容進行全面的總體設計。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單元教學設計必須要考慮單元教學中“學什么,為什么學,怎么學,學到什么程度”的關鍵因數。因此,筆者認為初中數學單元教學設計包括如下內容。
分析確定單元內容的依據和理由,并結合組成該單元的相關內容、學科核心素養、數學思想方法、上下位知識和單元內容所反映的學科核心素養進行分析。單元內容的分析要求教師站在數學的角度去理解和確定教學內容,梳理知識點的邏輯關系和過程,了解相應的數學本質以及發展歷史,明確該單元內容的教育意義。
主要是學習完該單元內容后達到的預期目標,這也是檢驗單元教學效果和確定重點教學的依據,也是單元教學設計的核心。單元目標要與單元教學內容相吻合,與課程標準相一致。明確學習該單元內容后的核心素養、“四基”“四能”等方面所達到的要求。
主要是指學生在學校本單元內容之前的認知水平、已有的學習基礎和學習品質,這是進行教學的基礎。這個環節主要是準確把我學生在學習本單元內容前所具備的技能水平、思維能力和學習基礎。分析學生的習慣、學習策略去分析該單元內容學習時出現的困難,預測學生可能選擇的學習方法和途徑,并且把握教學的難點,確定好教學方法。
教學計劃是教師進行單元教學安排的提前安排,主要根據單元內容之間的邏輯關系、難易程度、重點與非重點等進行實施的階段,每一個階段認為是一個子單元。明確各個子單元的教學內容、目標和課時分配。然后將子單元劃分為多個課時,隨之確定每個課時的教學內容、目標以及重點。還要考慮課時達到的目標效果,制定好評價標準。
課時教學是根據單元內容安排的每個課時進行的教學內容設計。需要根據前后順序、上下邏輯、難易程度依次排列,形成完整的單元教學設計。每個課時的教學設計應該是系統的、有聯系的,并且共同組成整個單元教學目標,并不是孤立的。
根據課程標準要求進行單元學習的效果評價,可以命制一套單元檢測試題。試題檢測能夠與單元教學目標匹配,突出學科核心素養的評價,試題的命制要體現基礎性、實踐性、綜合性和發展性。試題能夠客觀地檢測學生的學習效果,有利于改進教學。
要站在整體的角度對本單元教學設計進行回顧,這是進行下一單元內容教學設計的基礎和依據,這也是單元教學設計的基本要素。因此,在完成單元教學后,教師要站在發展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的角度上,對教學設計、教學過程與教學質量進行全面的反思,為以后的實踐教學打下扎實的基礎。
關于單元教學的設計,結合我國初中數學教學的實際情況來看,目前處于探索階段,以上是本研究在實際操作層面進行單元教學設計的一些研究與探索。這將為廣大初中數學對單元教學設計提供了一個方法。另外,需要對有關問題進行深層次的挖掘和探索:一是初中數學單元教學設計需要隨著實踐教學的過程進一步探索,并且能夠做出示范的案例;二是核心素養為目標的單元教學設計如何更有利于教師工作的進展需要進一步實踐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