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艷苗
(隴西縣第一中學 甘肅 隴西 748100)
評價是實現課堂教學優化的重要環節,所以說,在高中化學實驗教學評價的過程之中,教師應該有意識地遵循全員共同參與、全過程評價以及全方位評價的原則的基礎之上,圍繞核心素養培養的教學目標。只有這樣,才能夠進一步促進化學實驗的教學方案得到有效的優化,有效地突出評價體系所具備的科學性以及合理性,為課堂教學質量及效率的提升奠定堅實的基礎。
所謂的全員評價,便是指在課堂教學評價的過程之中,需要真正地做到教師以及學生共同參與,并在此基礎之上,進一步確保課堂教學評價能充分地發揮出自身所具備的正向引導作用[1]。而要想實現這一課堂教學的目的,在課堂教學評價的過程中,教師可嘗試借助多樣化的途徑來落實,就比如說,學生之間互相評價、小組評價以及教師點評等等。就拿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來說,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之中,合作探究屬于一種常見的課堂教學手段,在合作探究的過程中,班級中的每一個學生,都可以結合課堂教學的相關目標,以及教師所布置的教學任務,來設計實驗探究的具體思路,這一過程其實就是引導學生展開自我評價的一個過程。除此之外,在小組合作學習探究的過程之中,學生之間需要進行相互的交流及探討,并在此基礎之上,共同完善實驗設計的方案,這一過程其實就是學生之間的互相評價。所謂的教師點評,便是要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之中,能夠圍繞學生在實驗設計過程之中所呈現出的思路,以及對此實驗的探究情況來展開針對性的點評,通過借助這樣的方式,將有助于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深層次的分析及探究之中,以此來實現學習能力提升以及核心素養培養的教學目的。
在高中化學實驗教學的過程之中,教師應將課堂教學評價環節貫徹落實到教學的全過程之中,也就是說,教師應有意識地針對每一個教學的環節以及各個教學的階段來展開評價[2]。除此之外,在實驗教學的過程之中,教師還應該針對課堂教學的目標,所形成的效果以及課堂教學的具體價值來進行評價,只有這樣才能夠充分地體現出評價服務于課堂教學這一宗旨。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之中,教師對學生展開課堂教學評價,往往會選擇針對學生最終的學習成果以及學習成績來展開,但事實上,這一評價的方式相對片面,很容易便會打擊學生學習的信心,并對學生學習能力及綜合素質的提升帶來相對較大的影響。而要想改善這一教學的現象,這就需要教師及時完成教學觀念的轉變,并且能夠在評價開展的過程之中,能夠真正地做到從全面的角度來分析實驗的具體過程,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地凸顯出學生在實驗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并幫助學生了解形成這一問題的原因。也就是說,在高中化學實驗教學評價的過程之中,通過對學生展開全過程的評價,能夠促使學生在學習以及評價的過程之中,對自身產生相對清晰的認知,更好地了解學習過程之中所存在的優勢以及缺點,從而為課堂教學質量及效率的提升奠定堅實的基礎。
所謂的全方位評價,其實就是指在課堂教學評價的過程之中,教師需要將評價的內容落實在化學教學的各個環節,也就是說,課堂教學的評價不應該僅僅針對實驗教學來開展,而是應該圍繞課堂教學的環境、教師教學時所采取的方案以及學生的最終學習效果等等一些內容來展開針對性的評價[3]。如果從教師這一個角度來進行分析的話,在進行課堂教學的評價時,應有意識地針對教學的過程以及演示講解的過程來展開,從而真正的確保課堂教學能夠得到持續的優化。從學生這一角度來說,在課堂教學評價的過程之中,應該從引導學生展開自主學習,合作交流以及討論等等一些層面來展開。根據研究調查表明,通過全方位的滲透課堂教學的評價,將有助于進一步促進課堂教學模式的改革以及創新,并在此基礎之上,為實現高效課堂的構建奠定堅實的基礎。總而言之,在高中化學教學的過程之中,對學生展開全方位的評價,能夠促使學生對自身產生清晰的認知,除此之外,還能夠幫助學生樹立起良好的學習信心,并為學生今后展開知識的學習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建構屬于一種課堂教學的觀念,這一教學的觀念認為在高中化學實驗教學的過程之中,學生主動展開知識的學習、理解、交流以及合作其實屬于一種完成經驗結構建構的過程,在此過程之中,將有助于促進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得到有效的發展。所以,如果從這一角度來進行分析,構建完整的課堂教學評價體系,能夠為教師開展相關的工作提供正確的方向,除此之外,還能夠促進課堂教學的質量及效率得到有效地提升。當然,教師在以建構為核心開展課堂教學的評價工作時,應該更加關注學生進行知識獲取的具體過程、應用這些理論知識的具體過程以及溝通合作過程中問題解決能力等等一些方面來展開評價。在高中化學實驗教學的過程之中,通過借助這樣的方式來對學生展開課堂教學的評價,將有助于推動教學從量到質的轉變,并在此基礎之上,真正地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科素養。除此之外,在高中化學實驗教學的過程之中,以建構作為出發點,是全過程評價的源頭,與此同時,更是課堂教學評價機制的核心。
所謂的發展性,其實就是當前在教育行業之中所盛行的一種學習行為方面的性質,根據研究調查表明,這一性質主要認為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之中,往往會跟隨自身年齡的增長以及社會閱歷的逐漸豐富,從而形成一定的改變,學生之間所存在的個體差異也是在此環節中所形成的[4]。發展性可以被當作是因材施教的提煉結果,除此之外,更是對學生展開全方位評價的源頭。這一教學的核心強調課堂教學的根本,應該是促進學生獲得全方位的發展,又因為課堂教學評價是課堂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環節。所以說,教師在課堂教學評價的過程之中,需要真正地做到契合課堂教學的根本,并且,圍繞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具體學習及發展的情況,以此來完成課堂教學評價標準的調整,從而真正的推動學生獲得全方面可持續的發展。
在高中化學實驗教學的過程之中,真正地實現“教、學、評”一體化,是實現課堂教學評價的前提,除此之外,更是,促進課堂教學質量及效率得到有效提升,進一步強化學生學習效果的條件[5]。教師在課堂教學目標的制定過程之中,應該有意識地依據課堂教學的標準,來進一步明確學生應該學會一些怎樣的內容,依據課堂教材的內容,來進一步明確教師應該教些什么內容,依據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來明確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學會了什么內容。只有真正地做到對課堂教學的目標進行具體化以及細致化的制定,才能夠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評價活動的實效性,并在此基礎之上,促進學生獲得全方位的發展。
就比如說,在帶領學生學習“鐵鹽和亞鐵鹽”這一課時的內容時,便可以圍繞課程標準、教材內容以及學生的學習情況來為學生制定下述的課堂教學目標。首先,要求學生能夠充分地理解并掌握Fe3+的檢驗方法,并且能夠在此基礎之上,進一步理解Fe3+與Fe2+之間的轉化方法。其次,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要求學生能夠基本地理解并掌握實驗操作的具體技能,并在此基礎之上,對實驗所發生的現象來進行具體的描述,除此之外,更需要學生能夠真正地通過實驗的現象來分析最終的結論,通過完成信息的分析及對比,來進一步實現相關信息的歸納以及整合。最后,在實驗操作的過程之中,教師需要帶領學生深層次的理解并體會問題的發現、問題的推理、實驗的設計以及結論的整理等等一些過程,從而真正地實現課堂教學質量及效率的提升。在實驗教學的過程之中,具體的實驗可以制定為:首先教師需要要求學生借助毛筆來蘸取一些FeCl2 溶液,并且能夠在此基礎之上用這一溶液來完成寫字的任務。接下來,教師可引導學生在FeCl3 溶液和FeCl2 溶液之中,加入適量的KSCN 溶液。最后,補血劑中所包含的湖泊酸亞鐵片不易溶于水,但是卻易溶于胃酸。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之中,通過借助這樣的方式才能夠檢測補血劑之中包含Fe2+。上述所呈現的這三個實驗之間,存在著遞進式的關系,通過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實驗方案設計以及操作的過程之中,并良好地評價檢驗方法以及學生對于相關知識理解的水平,將有助于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思考以及探究的過程中,并幫助學生深層次地完成知識的理解以及掌握。除此之外,通過借助這樣的方式,還有助于教師進一步診斷學生進行實驗操作的具體過程,也能夠判斷學生在此過程中是否形成了一定的收獲,為課堂教學目標的實現奠定良好的基礎。
在高中化學實驗教學的過程之中,課堂教學評價的目標以及任務的一致性,主要是指實踐與課堂教學內容的契合,嘗試將課堂教學過程中所要完成的任務來作為評價設計的參考條件。在教學評價的過程中,只有真正地做到確保教學目標以及評價目標相一致,才能夠有效地防止課堂教學的評價方式流于形式,并在此基礎之上,真正地發揮出高中化學實驗教學評價所具備的作用以及價值[6]。
就比如說,在帶領學生學習“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這一課時的內容時,其課堂教學的主要目標是幫助學生系統地完成化學反應速率的外因及內因的學習以及掌握,并且能夠借助這些知識來進行實際問題的解決。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之中,具體的學習是通過控制溫度以及濃度的變化,以此來開展相關的實驗探究,從而幫助學生能夠真正地理解并掌握濃度以及溫度等等一些因素能夠對化學反應的速率產生影響一定影響的結論,并在此基礎之上,能夠真正地做到看透化學反應所具備的本質,以此來實現宏觀向微觀的過渡。針對上述的教學內容,教師可嘗試借助下述的方式來對學生展開課堂教學的評價,首先需要教師圍繞課堂教學的內容以及學生實際生活,來為其創設具體的生活化教學情境,并且能夠在此基礎之上,引導學生從生活的角度出發,來完成知識的學習及判斷,并評價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其次,教師需要評價學生在進行實驗設計及實驗操作過程中所呈現出的具體水平。接下來,教師還應評價學生在實驗操作的過程之中,是否已經形成了透過化學反應所具備的表征來掌握其本質的能力。除此之外,更應該引導學生嘗試從碰撞理論的這一角度出發,從而真正地解釋濃度以及溫度對于化學反應速率會產生一定影響的這一結論。從課堂教學這一角度出發,教師在開展高中化學實驗教學時,應有意識地圍繞課堂教學的內容以及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來巧妙地設計具有針對性的教學問題,就比如說,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思考實際生活之中,化學反應的速率發生改變的具體情景,并在此基礎之上,展開分析。通過借助這樣的方式來引導學生展開知識的學習,對于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及主動性存在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及地位。其次,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之中,教師還應該積極主動地組織學生參與到自主學習及探究實驗中,通過鼓勵學生設計相關的實驗方案,并對其實施,將有助于教師評價學生實驗設計以及具體實施的水平。最后,在參與實驗操作的過程之中,學生往往能夠分析并探索出溫度以及濃度的變化會對反應速率產生一定的影響,而在此階段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做的便是適時地引申出微觀的角度,以此來幫助學生對其內涵進行深層次的理解。這樣一階段的教學主要在于教師能夠對學生是否具備透過表象來進行問題分析及解決能力的評價。事實證明,在高中化學實驗教學的過程之中,巧妙地設計課堂教學的內容,真正地確保課堂教學的目標以及評價的目標達到一致,將有助于促使教學與評價同步展開,并在此基礎之上,真正地體現出評價為先的教育理念,獲得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
隨著新課程改革理念的不斷深入,對學生展開核心素養的培養,已成為當前高中化學實驗教學的根本目標。就拿化學實驗教學的評價來說,在教學評價的過程之中,學生是否具備良好的核心素養已成為重要內容之一,其核心素養的培養,不僅有助于實現以評促教的課堂教學目的,還能夠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及效率。所以說,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評價的過程中,能夠真正地做到完善課堂教學評價的要求以及策略,并在此基礎上,突出這一課堂教學的理念所具備的作用,能夠幫助學生獲得全方位的發展。
就比如說,在帶領學生學習“氧化還原反應”這一課時的內容時,本課時的教學目標是幫助學生能夠真正地理解并掌握氧化還原這一反應的具體原理及實驗操作的具體過程。從核心素養培養的角度出發,教師在對學生展開課堂教學的評價時,應有意識地針對學生參與實驗操作的具體過程,所能夠形成的效果,以及學生所具備的實驗操作水平。由于這一課堂教學的內容與學生的實際生活之間存在著密切的關聯,所以說,在課堂教學設計的過程之中,教師可以巧妙地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實際生活來完成實驗的分析及探究。通過借助這樣的方式,將有助于進一步凸顯出課堂教學以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核心素養作為根本教學目標的現象,還能夠將課堂教學的任務與評價的目標進行有效地結合,以此來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及效率,并在此基礎之上,真正地實現核心素養培養以及促進學生獲得全方面發展的課堂教學目標。
總而言之,在高中化學實驗教學的過程之中,課堂教學評價是教學實施的重點環節,對于促進化學教學得到有效的改革以及創新,存在著非常重要的導向作用,除此之外,還監督的課堂教學質量及效率的提升。基于核心素養背景之下,教師落實高中化學實驗教學的評價,因有意識地遵循教學評合一的課堂教學理念,并在此基礎之上,積極主動地分析并探索切實可行的評價路徑。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地促使課堂教學的評價環節更加科學并且合理,并在培養學生形成良好學習能力及核心素養的基礎之上,幫助學生獲得全方位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