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碧玉 (江蘇省南通市海門區三星小學)
本期話題:小學英語單元教學實踐與探索
隨著新課標的落地,英語教學要求教師研讀教材,重構文本。英語教師要從單元整體出發,強化教學整體性、關聯性,努力為學生營造輕松的學習環境,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在當前英語課程教學中,一些老師仍然堅持采用傳統“單一化”的授課方式,把知識揉碎傳輸給學生,不僅增加了教師的教學壓力,也很難擴大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的空間,學生的思維、綜合能力得不到有效地提高。因此,英語教學急需教師在教學方式上的創新,注重學科之間的橫向整合和學科內部的深度融合,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觀,以學生的生活體驗為基礎,創造符合學生發展需求的課程體系,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本文對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的基本思路進行了簡單的論述。
在新課程理念下,對英語的總體教學進行設計。新課改的主要內容包括新的教學觀念和新的教學方法。
在實施單元整體教學時,對學生綜合語言能力的提高要注重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學手段,首先,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正面情緒。其次,在新課改中,要求教師從教科書的“忠誠的實踐者”向“創造性的設計師”轉型。新課標下單元整體教學,不能僅將教科書當作單一的教學材料,而要依據《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所載的內容,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收集有關的教學資源。如,對單元教科書中的每一段進行調整和合并,符合學生對單元整體教學的認知,教學中教師可以適當地對教材做一些補充和擴展,使學生能夠在課堂上多學一些外語知識,從而使他們有更多的機會去練習外語,通過網絡、報紙、電視等途徑獲得有關的教學資源,以補充教材的匱乏。
英語總體的教學設計并非單純地編寫教學計劃,而應將其視為教學計劃制定、教學計劃實施、教學方案評估、教學方案修改等一個有機的整體。從系統的觀點來考慮,在籌備期,各類不同的資源為方案的制定、產出成果、對評估的分析以決定是否要對方案進行修正,以及在必要時對其進行調整。所以,在實施初中英語整體設計時,應從整體把握、整體優化、整體設計和整體推進四個層面進行。
總體把握單元的整體教學,涵蓋設定教學目標和選擇教學內容以及單元教學資源的使用以及單元教學方式的設置。為了實現教學目標,要充分利用教學資源,為教學過程的順利進行奠定堅實的基礎。
總體優化指的是為實現單元教學目標而選擇的各類教學資源,通過科學的加工,使學生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既要重視在單元專題下各個教學資源之間的互相支撐,又要兼顧到學生現有的知識和技巧,并結合學生與社會的現實情況,對其進行全面優化。
全面的課程設置是指在課程教學中,對課程的各個環節進行適當的銜接,對課程內容進行合理的編排,對各學科的重點和難點進行科學的分析,并在一定程度上凸顯各個課程的特色,從而達到提高學生英語水平的目的。
整體推進,即在整個課程中,學生的學習技巧應當與學生的語言能力發展同步。在小學英語單元教學的整體設計中,應注意學生的知識、技能和語言的發展,并在一定程度上實現情感目標,進而提高學習者的主動性與社會性同步發展。
在初中英語課程的教學中,應始終體現出學習者的主體性,使其更好地參與英語課堂的學習。在英語課堂教學中,主體原則要體現在實施小學英語課程的總體教學中,必須堅持以“教學即建構”作為學習的對象,將英語教學作為建構學習的主體,從而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者”。即學生在老師的激勵下進行自主的認知和實踐,在學習過程中始終占據主導地位,在課堂上以學生為中心,使學生全面參與,積極思考,自主學習,親身實踐。
小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設計的最優化原則就是在進行單元式教學過程中,對單元教學的各個環節進行統籌、合理的組織、合理地制訂單元教學計劃,使其在教學過程中獲得好的結果。最優的教學準則是在給定的情況下,以最低的投資獲得最大的教育效益。最佳化原理是根據教育中各種要素的相互作用而產生的結果。
1.注重科學的教學構思。在教學設計中,英語教學設計應遵循一般系統理論、傳播理論、學習理論、教學理論等基本理論,用以指導教學設計,從而確保教學設計的順利進行和教學的優化。
2.保證課程的實施。首先要考察整個單元的教學設計與學生的年齡特征、已有的知識底蘊,其次要考察單元的設計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各種教學目的有沒有被分割為具體的、可操作性的,每個教學環節有沒有具體的、有條理的安排。
3.重視教學活動的有效性。在這種情況下,教師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必須盡可能地利用已有的教學環境,克服種種不利因素,盡可能地調動并創造好的教育成果。
關于話題的設置,譯林版教科書每一單元都設置得比較好,有效地整合了各單元的內容。在總體話題的設計中,老師要按照教學內容根據每個課時串聯起話題主線。譯林版小學英語五年級上冊Unit 1 Goldilocks and the three bears 的話題是“金發姑娘和三只熊”既老師根據學生的經歷,在課堂上適當地設置一些小的話題,創造出不同的情境,從而使整體話題既能協調一致,也能體現出學生的性格。
1.對主題的認知和對語料的收集。第一節課Story time,以一部趣味濃郁的繪本講述了一個美麗的女孩在樹林中闖入三頭熊的家中,最終被它們驚走的故事。老師以《Goldilocks 的所見所聞》為線索,引導學生閱讀封面,觀看卡通,觀察插圖,精讀文本。教師引導學生進行配音的表演,對課文進行角色扮演,對單元話題的內容進行體驗;接著,再對課文的結尾進行研究,明確課文結尾對女孩魯莽暴躁的不當表現的講述,能夠有效地對學生的情感進行啟蒙。全文的結尾將人們的疑慮留了下來:“在這些事件發生后,女孩會到什么地方去呢?”為下一節課的再構話題和創設情境作了準備。
2.重新組織話題,對設定的情景進行演練。Grammar time & Fun time 是第二節課的教學內容,講語法問題,學生在英語語法的學習中,機械的、沒有任何意義的聯系都是不可取的。這門課的語法學習需要了解如何使用 there be 和 too。課堂上,老師根據繪本故事,對話題進行了重新構建: 女孩在被熊驚恐后迷失在樹林中,然后在 Little Monkey 和 Tortoise 的協助下,幾經挑戰,成功地回到家中。挑戰的內容是學習如何使用 there be 和 too。通過活潑的挑戰,學生能夠有效地掌握語法條目,并據此自行歸納、總結語法特點。
3.通過有趣的讀物來促進語料的豐富。Cartoon time & Sound time 是第三節的教學內容。開始講課前,《Funny class room》這一首歌曲,教師可拿到課堂上播放,再用一款名為“Hungry frog”的游戲來強化新學會的時態和句型,然后在女孩平安回家后,打開電視機,觀看動畫片,并在 Cartoontime 版塊引入一個有趣的小故事;在有趣的讀物中,學到“時間”這個版塊“c”的讀法;最終,教師對女孩的心理進行巧妙地導入。通過主題線索的銜接,老師把零星的小塊拼湊起來,使故事、語音教學、言語的運用緊密串聯成整體狀況,學生在英語學習中會更充實,英語教學的效果也會極大地提升。
4.對話題進行擴展,對語言材料充分運用。第四節課為綜合性復習,目的在于指導學生將所學英語應用于特定的環境,以提高學生綜合應用能力。首先,讓學生用圖畫和關鍵字來描述,學生重新體驗女孩在森林和熊家里的歷險。接下來,以話題為中心,建立情境: 女孩對自己的無禮舉動進行了反省,給三只熊寫了一封信,邀請它們來家里做客,并給三只熊詳細描述了家中的陳設。
該單元由四節課組成,由感覺到對言語的認識和理解,再到對言語的真正使用,層層遞進,循序漸進,反映了由言語的輸入到言語的輸出過程。
相對于傳統的英語教學,英語單元整體教學模式能夠更好地發揮其教學職能。首先,將英語教材中有關的內容進行綜合、總結,推動了單元連續、有序地教學過程,充分反映了學生在英語學習中對基礎知識的鞏固;同時,英語課堂中加入一定的現實情境,對提高英語運用和交際效果也是有益的。
英語是一門語言課程,它的主要目的是通過運用英語進行交際,從而促進學生提高語言交際能力。在課堂上,老師可以通過設置情境式談話的形式,讓學生踴躍參與,分組進行語言溝通。除了上課時間,課外活動也是學生進行溝通與交流的重要階段。通過課后的擴展,學生可以學習英語的詞匯、語法、短語和句型來鞏固英語知識點,從而鞏固英語學習的基礎。此外,老師還可以通過課后的課堂教學組織一些小型的活動。在教學中,老師可以針對學生所呈現的真實狀況進行糾錯,使學生更好地記住這些知識點,并增加英語知識的積累。在課余擴展過程中,老師還可以運用聯想法來擴展學生已掌握的英語知識,既能使他們更好地記住原來的知識,又能使他們積累更多新的知識。因此,運用好單元話題能夠最大限度地實現單元教學的整體教學,從而使英語教學的質量和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得到進一步提升。
用英語表達、用英語交流是英語學習的目的,所以在作業中,要充分發揮英語表達溝通功能。由于作業是教學活動的一個輔助與擴展,同時又是一種評估的方式與工具,因此,在進行單元作業設計時應注意到單一課時的連續性、層次性以及表達溝通功能的重要性。根據整個單元的總體設計思路,老師可以將五年級上冊Unit 1 Goldilocks and the three bears 的學習任務分為以下幾部分:
第一節課時:Read the story along with the audio.Think deeply about the story and write the ending.Pay attention to schedule time for preview and recreation.
第 二 節 課 時:Design Goldilocks's room into a painting.Show a picture and talk to your friend about it.From the time set for cartoon and sound card forecast.
第三節課時:Write down the time you spend reading and acting out cartoons.Read aloud and act it out.
第 四 節 課 時: Describe the house you live in.Introduce your house to your friends.
“Think deeply about the story and write the ending.”作為第一課時的作業設計中給故事結尾續寫的內容,故事經過續寫就完整了。第二節課一開始,學生就開始了這個故事的后續,然后安排一個作業。第三節課進行了演示和溝通,為擴展應用的第四節課奠定了良好的教學環境。在作業完成的過程中,在生活情境中用英語溝通交流,學生就能深刻體會。編排這樣的作業形式,理念上體現的是單元的整體教學,既有延續、銜接、整體性,又能實現層次分明的選擇性,以適應不同學生的需求。
通過對小學英語課程單元整體性教學的研究,使教師能夠全面掌握教材,在全面分析大綱和教材的基礎上,更好地體現出自己的主體性,并與學習者的接納度相適應,從而使英語課本的教學變得更加靈活。英語老師可以通過各種方式主動地指導和引導,使學生的英語學習變得更加容易和快樂。對英語進行單元整體式的教學,可以使學生更好地把握英語的基礎知識,使學生運用英語的實踐技能和教師的英語教學質量都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