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瀟勻, 趙海博, 張 劍
(云南師范大學 能源與環境科學學院, 昆明 650500)
近年來,隨著農村經濟不斷發展,農民思想觀念發生了轉變,逐漸告別單一傳統的發展方式,不斷探索多元化的發展模式,拓寬致富渠道。 在扶貧攻堅推進過程中,結合當地實際,優化資源優勢,引導農民通過“種養結合”的農業生態循環模式發展農村產業經濟,幫助農民脫貧致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種養結合是一種結合種植業和養殖業的節約資源型生態農業模式。 種養結合即種植業、養殖業、農產品加工業結合, 將農業和企業結合進行市場化運作的現代農業模式。 此模式循環利用資源,并依托企業管理平臺,實現農業的高效、環保、節約和市場化運營。
我們在云南省安寧市藕然村進行藕田養殖小龍蝦技術指導。 在種植蓮藕的季節指導藕農將種植蓮藕與養殖小龍蝦相結合, 分階段對蓮藕和小龍蝦的生長情況進行觀測, 指導藕農對種養殖過程中水位深淺、水質變化進行合理調整,從而使藕蝦雙豐收。養殖過程如下:
7月放養小龍蝦,當時蓮藕已收獲,藕田里只有藕種,不用施肥,不會刺激小龍蝦。7月份放養的小龍蝦在第二年的3月份可全部上市銷售,錯開蓮藕的生長期,避免小龍蝦啃食藕芽,且小龍蝦的排泄物成為蓮藕生長的肥料,減少用肥成本,提高蓮藕與小龍蝦的品質。
選擇土質良好、無化工污染源、儲水能力強、進排水方便、不受汛期洪水影響的藕田進行小龍蝦養殖。
在藕田的一個端角修建進水口, 設置水泵抽水進入藕田,并用網孔密集的網袋套住進水管口處,防止野雜魚隨水進田; 在進水口對端角藕田的水溝底部修建出水口,安裝蝦柵、鐵絲網等防逃設施,防止小龍蝦出逃。
在田塊四周離田壟6 m以外處挖環形溝,溝寬約4~6 m, 深約0.5~1 m, 坡比約1∶3~1∶4; 田塊中心挖“田”字形蝦溝,溝寬約0.5~0.7 m、深0.3~0.6 m。 挖出來的淤泥可用于夯實田壟。
藕田田壟內側用石棉瓦或硬塑料板等建材圍攔建成防逃系統,將其埋入淤泥中約0.6 m深,地面以上露出0.6 m以上,用木棍、竹棍鎖定。
在藕塘的四周安裝多個監控攝像頭, 水里安裝水下探頭以及溫度傳感器等多種傳感元件,24 h檢測藕塘四周環境及小龍蝦生長的水體環境, 以確保小龍蝦能在最適環境下生長, 記錄小龍蝦的生長狀況,保障小龍蝦的品質達到最優。
平均氣溫上升到15℃左右時,蓮藕開始萌動。 云南地區第一批蓮藕種植一般于2月上旬,5月底蓮藕長成, 第二批于7月下旬種植,10月下旬便可收獲上市。 而11月至翌年3月為蓮藕休眠時期。 蓮藕栽種應選擇在晴天下午進行栽種, 有利于受光均勻和空氣的流通,促進蓮藕發芽。
小龍蝦的生存能力強,可適應多種生存環境,生長發育繁殖溫度范圍較廣,在水溫10~30℃均能正常生長發育繁殖。 耐高溫抗嚴寒,可承受40℃以上的高溫,也可抵抗-14℃以下的低溫過冬。 小龍蝦生長及其迅速,在適宜的溫度下,通過人工的飼養,短短2個月左右小龍蝦就可從幼苗生長成熟, 達到可上市的商品蝦規格, 一般情況下雄蝦生長成熟速度快于雌蝦,雄蝦更快達到上市的商品蝦規格。小龍蝦的生長過程中少不了蛻殼, 小龍蝦在此時會尋找隱蔽的地點進行蛻殼,如水草叢中或空間較狹小黑暗的縫隙。蛻殼后小龍蝦的最大體重增加量依然可以達到90%左右, 一般經過10次左右蛻殼的小龍蝦即可達性成熟。小龍蝦的繁殖季節喜挖洞,洞穴位于藕塘水面以上15 cm左右,深度達0.8~1.2 m,內含少量積水和淤泥,同時洞口經常有淤泥泥帽覆蓋以保持濕度,減少水分散失。在炎熱的夏季夜晚或暴雨之后,小龍蝦有爬出洞穴上岸的習慣, 在捕食的同時尋找新水體以便個體生長生存。
小龍蝦屬雜食性動物, 喜食小魚小蝦遺骸或其他水中生物,尤愛腥味食物,像藻類、浮游生物等都可作為食物。 小龍蝦個體所含有蝦青素含量跟其抵御外界惡劣環境能力呈正相關, 即機體蝦青素含量越高,其抵御外界惡劣環境能力就越強,反之,越弱。其自身無法產生蝦青素,要通過外界食物獲取,主要是通過食用藻類等獲取, 并在體內不斷累積從而具有更強的抗氧化能力。因此,蝦青素是小龍蝦能夠擁有頑強生命力的強有力保障。
單個繁育池面積在20~50 m2最為合適, 水深為0.5~0.8 m,使用水泥搭建的繁育池最佳,繁育時選擇靠近水源、水質較好且進排水方便的藕塘,提前修建好進排水系統和防逃系統。 投放蝦苗前對繁育池進行嚴格消毒, 施肥繁育小魚小蝦或浮游生物提供餌料,移植水草面積應占繁育池的20%左右。
3.3.1 小龍蝦投放時間
在云南省小龍蝦養殖第一批投放時間3~4月,投放蝦苗至環溝中,6~7月小龍蝦體重可達到40 g左右,開始捕撈上市。第二批7月下旬之后投放蝦苗,10月左右小龍蝦進行交配產卵、鉆洞過冬,第二年2月底,仔蝦出洞進藕田進行攝食,茁壯成長,3月底可捕撈上市銷售。
3.3.2 小龍蝦放養密度
投放0.8 cm稚蝦密度225~270萬尾/hm2, 適當投喂魚糜和豆渣加速蝦苗生長。 投放3 cm左右幼蝦約22.5~27萬尾/hm2, 向藕塘中定期潑灑生石灰增加水體中鈣的含量,同時對水體進行消毒。 可不定時增加晚間飼料投喂量,以投喂蝦類配合飼料為主。
小龍蝦運輸采用水體循環運輸。 選取精神十足、剛捕撈上岸的, 在每個塑料泡沫箱中裝入規格大小相近的龍蝦,把龍蝦頭面向同方整齊疊好,一層一層疊加, 再疊加過程中用清水不斷沖洗, 疊加到頂層時,在其上鋪一層塑料編織網袋,再撒一層冰塊,每個泡沫箱通常放1.5 kg左右冰塊,最后封蓋。 運輸時間最好控制在6 h左右,若運輸時間較長,則需事前多放冰塊,防止遇高溫冰塊融化,導致龍蝦死亡,影響產品質量。 切記不要把泡沫箱堆積過高,以免壓死龍蝦,影響產品質量。
蓮藕貯藏有兩種簡易方法。 一是采取泥漿涂覆。選取黃土,磨碎并除去沙礫等雜物,用清水攪至黃土泥漿,將蓮藕浸入泥漿中,涂覆全面,涂抹均勻后取出,裝入塑料泡沫箱內,封蓋即可。二是鹽水貯藏。將采摘處理后的蓮藕浸沒在濃度為9%~16%的淡鹽水中,放入水箱中,保鮮5個月左右,可保存5年以上,且淡鹽水可重復利用,避免浪費。
5.1 小龍蝦放進藕田養殖,有改水作用,且藕田的環境適合小龍蝦生長,小龍蝦質量較高,深受消費者歡迎。
5.2 長勢良好的蓮藕, 為小龍蝦提供適宜的生存環境,小龍蝦生長快,味道肥美,小龍蝦排泄物蓮藕生長提供肥料,兩者優勢互補,循環發展,降低生產成本,提高土地綜合利用率,增加經濟效益。
5.3 藕蝦共作模式養殖建設一批無公害、綠色、有機農產品基地,真正實現質量興農、產業強農。
目前小龍蝦市場需求量增大, 小龍蝦養殖行業具有良好的經濟利益和發展前景。 蓮藕營養價值高,有食補作用,受消費者喜愛。 另外,荷葉、蓮子可以出售,種植蓮藕還可養殖泥鰍等品種,獲得額外的經濟收益。 藕蝦混養符合當今生態農業發展主題,所以藕蝦混養有更廣闊的市場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