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紅兵
“雙減”政策的核心主張就是減負增效,為了幫助學生減輕課外作業負擔,教師就應該重點對作業設計進行探索研究,需要精心布置作業,幫助學生鞏固課堂學習成果,并且鍛煉提高學生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初中英語是一門基礎學科,教師也需要在減負增效要求指引下,更加科學地實施作業設計,具體上應該確保作業具有趣味化和實踐性,應該具有層次針對性,還要注重時效性和適量。
以往的初中英語作業形式比較單一死板,基本上主要就是進行習題訓練,學生不喜歡做作業,作業完成質量不佳。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催化劑,為了避免學生將英語作業視作巨大負擔,教師在作業設計時就要注重趣味性,作業類型不應該拘泥于固定形式,而是要更加靈活,貼合學生的興趣需求。英語作業還應該具有實踐性,可以融合游戲、歌曲、辯論等多種形式,這樣更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語言交流應用能力。以“Do you like bananas?”內容教學為例,教師在設計作業的時候,就可以讓學生運用所學單詞和句型,相互詢問生活中喜歡的食物,匯總形成調查結果,那么學生一定會有興趣很好地完成作業。
每個學生對英語知識的理解掌握水平是不同的,學習基礎和認知能力都存在差異,所以教師在作業設計的時候,應該關注并尊重學生的學習差異,改變以往“一刀切”的作業布置方式,而是要進行層次針對性設計,兼顧不同學習水平的學生實際情況,這樣可以促使所有學生都能很好地完成作業。比如對于學困生應該設計基礎知識強化和興趣培養類的作業,比如單詞記憶和基本句型掌握等,確保其通過完成作業提高英語學習自信心。對于優秀生的作業設計則應該側重于語言交流和拓展探索,比如編制對話或者查閱學習更多資料等。
對于課后作業的布置,就是為了讓學生將課堂上所學的知識內容進行深化鞏固,所以教師要注重作業設計的時效性,作業內容不能超前或滯后,應該促使學生及時消化吸收課堂上所學的內容。另外,作業布置還要注意適量,不能布置大量的作業,防止重復練習,否則會導致學生處于壓抑學習狀態,即使完成了作業也只是敷衍,課外自主生活空間還會被擠壓,因此教師需要讓學生完成適合數量的作業,減輕他們的學習壓力。
總之,初中英語教師要重視作業設計工作,應該減少作業的量,同時確保作業的質,促使學生輕松高效地完成作業,更好地展現作業巨大價值。
(作者單位:利川市柏楊壩鎮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