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導報訊 記者楊洋 9月11日,山西省政府新聞辦舉行“山西加快轉型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第八場),同時也是構建高標準市場體系專場發布會。省委、省政府印發統領性文件《山西省加快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實施方案》,省發展改革委、省商務廳、省人社廳等部門同步出臺了市場基礎設施、信用、消費等13個配套行動計劃,共同構建起目標明確、措施有力、銜接有序的“1+N”政策體系。
山西省商務廳將持續打造特色商業街、“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夜經濟聚集區,不斷提升城市“煙火氣”。目前,全省共打造出9條省級步行街區,今年還將積極推動太原市鐘樓街、忻州古城步行街創建國家級示范步行街。為進一步提升城市“煙火氣”,已評選出7個省級經濟試點城市和18個省級經濟生活聚集區。大力推進“一刻鐘便民服務圈”建設,試點城市覆蓋率達到63%,群眾購物更加便捷。
山西省自然資源廳強力推進土地要素市場化配制改革,錨定建立健全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建立高效的產業用地供給制度體系、運用市場機制盤活利用存量建設用地三個主攻方向,持續提高土地要素配置水平。2022年出臺了《山西省“標準地”改革工作指引》,當年全省工業類開發區工業用地“標準地”出讓率已達98%。2023年,這個比例將達到100%。“標準地”改革將環評、地震、地災等7項區域評價全部納入政府統一服務事項,由政府統一免費提供,減輕了企業負擔,縮短了開工時間,提升了政務服務效能,激發企業創新活力,提高了土地要素配置效率。
山西省人社廳制定了《加快建設高標準人力資源市場體系2023年行動計劃》和《“建設全省統一的人力資源市場”工作實施方案》,加快落實高標準人力資源市場體系建設各項工作任務,取得了積極成效。截至2022年底,全省共有各類人力資源服務機構1341家,從業人員1.16萬人,年營業收入165.8億元。截至8月底,全省共建成太原、運城、晉城、綜改示范區和太原市萬柏林區、長治市潞城區、晉城市陵川縣等9家人力資源產業園。省人社廳將以精準有力舉措,壯大市場主體、提升服務質量、促進產業發展。
山西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加強消費糾紛快速處置,持續提升糾紛化解能力,目前全省已建立2000余個基層消費維權服務站,發展4000余家ODR企業入駐12315平臺在線解決消費糾紛,鼓勵引導14000余家線下經營者參與線下無理由退貨承諾活動,進一步暢通維權渠道,縮短維權周期,降低維權成本。
山西省發展改革委積極推動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納入法治軌道,不斷完善制度機制,夯實信用數據支撐,助力高標準市場體系建設。2022年10月1日起施行《山西省社會信用條例》,印發《山西省社會信用體系建設2023年行動計劃》。拓展信用信息歸集范圍,已累計歸集各類涉企信用信息4億條。建成全國融資信用服務平臺山西省級節點,指導太原、大同、呂梁等地融資信用服務平臺接入,逐步擴大信用信息共享覆蓋面。實施省信用信息共享平臺擴能應用提升改造,不斷拓展信用信息在信用監管、信用評價、信用獎懲等領域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