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世界歷史民族與21世紀馬克思主義

2023-10-05 22:57:46陳曙光
現代哲學 2023年1期
關鍵詞:歷史

陳曙光

以“世紀”為尺度定位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坐標,在我們黨的歷史上是第一次。“21世紀馬克思主義”(The 21st-Century Marxism)概念,學界沒有明確規范的定義,但中國共產黨的文獻對這一概念的使用是極為規范和嚴肅的(1)我們黨對“21世紀馬克思主義”概念的使用是極為嚴肅的,絕不是僅僅關乎“時間”的泛指概念,而是特指世界馬克思主義理論譜系中的主干形態,代表了馬克思主義在21世紀目前階段發展的最高成就。習近平總書記嚴格區分了“21世紀馬克思主義”與“21世紀的馬克思主義”這兩個概念:當主體定位于中國或中國共產黨時,黨中央的重要文獻、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都用“21世紀馬克思主義”,且往往與“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概念相提并論;當主體定位于其他國家或其他馬克思主義政黨時,習近平總書記用“21世紀的馬克思主義”(Marxism in the 21st Century)。比如,2022年7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向中國共產黨與世界馬克思主義政黨論壇致賀信時指出,“在各國馬克思主義政黨艱辛探索和共同努力下,二十一世紀的馬克思主義不斷開辟新境界、展現新氣象,日益煥發出新的活力”。(參見《習近平向中國共產黨與世界馬克思主義政黨論壇致賀信》,《人民日報》2022年7月29日。),絕不是泛指21世紀所有的馬克思主義形態。“21世紀馬克思主義”概念是對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之理論地位、歷史地位特別是世界地位的政治判定,其意義沒有任何理由被低估。“21世紀馬克思主義”的出場,與中華民族上升為世界歷史民族的時機相一致,是中國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上的重大歷史事件。它標志著我們黨的創新理論已經自信地走向世界學術舞臺,標志著我們黨已經擔負起了引領世界馬克思主義創新發展的理論使命,標志著中國已經實質性、廣泛地深入到建設美好世界的重大現場并作出與其自身地位相匹配的理論貢獻。

一、歷史向世界歷史的轉變與世界歷史民族的出場

歷史向世界歷史的轉變,是資本主義大工業發展的必然結果,是資本推動的結果。資本憑借增殖的本能一路狂飆,穿越山川海洋,走向全世界,將各大洲的文明孤島發展為彼此聯系的屬于全人類的世界歷史。世界歷史不是各民族、各國家、各地區歷史時空的堆積或歷史事件的拼圖,而是人類擺脫孤立和分散狀態,逐步發展成為一個密切聯系、普遍交往的過程。地理大發現以來,西方帝國作為資本的主人,主導了世界歷史的總體進程,塑造了世界歷史的基本面貌。世界歷史,就其主線序列和主導力量來說,不過是“世界歷史民族”盛衰交替的歷史,是世界歷史民族的自我實現。(2)世界歷史、世界歷史民族是黑格爾歷史哲學的重要概念,但本文對這兩個概念的使用,不同于黑格爾的理性史觀和世界歷史哲學,尤其不同于黑格爾以下觀點:世界歷史是世界精神的外化,世界精神展現出來的領域就是世界歷史,世界精神的辯證運動推動世界歷史的發展。世界歷史民族是世界精神在世間的體現,是世界歷史演變發展的具體承載者。世界歷史是世界歷史民族盛衰交替的運動過程。世界歷史沿著從東到西的單行道運動,同一個民族“不能兩次在世界史中開辟新的時代”,不能兩次擔當世界歷史任務。世界歷史民族是一種世界精神、世界原則的承載者,只要這種原則為另一種更高的原則所代替,這個世界歷史民族就完成了其引領世界精神的歷史使命,世界歷史也就過渡到了另一個更高階段,塑造世界的使命也就交棒于下一個世界歷史民族。世界歷史的幼年時期起始于東方(中國、蒙古、印度),以波斯帝國為中介,過渡到古希臘(青年時期)和古羅馬(壯年時期),成熟和終結于歐洲日耳曼世界(老年時期),未來世界將在“明日之國”美洲實現。(《黑格爾全集》第27卷第1分冊,劉立群等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4年,第54頁。)所謂世界歷史民族,乃是指一個或多個民族(3)黑格爾認為,同一民族不可能兩次擔當世界歷史任務,同一階段不可能有多個世界歷史民族。筆者認為,同一歷史階段可能存在多個世界歷史民族,同一民族也可能多次擔當世界歷史使命。世界歷史民族即世界偉大民族,類似多極化世界中的重要“一極”。(國家)“在特定的階段上承擔起世界歷史任務,在突出地占據世界歷史之發展高點的同時,獲得并開展出由之代表的普遍性”。(4)吳曉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與新文明類型的可能性》,《哲學研究》2019年第7期。世界歷史民族是物質上成功的民族,并且在精神層面實現了對民族主義的自我超越,確立了世界主義的宏大志向,在特定歷史階段走上“世界戲劇的舞臺”(5)參見《黑格爾全集》第27卷第1分冊,第88頁。,開創世界歷史新紀元的主導型國家。因此,在黑格爾看來,世界歷史民族是“統治的民族”,具有引領世界精神的使命,“在世界歷史中創立了新紀元……它具有絕對權利成為世界歷史目前發展階段的擔當者”,這是其他各民族以及“過了它們的時代的那些民族”無法染指的絕對權利。(6)參見[德]黑格爾:《法哲學原理》,范揚、張企泰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61年,第354頁。世界歷史民族往往具備世界主義的性格,帶有普遍主義的理想,絕不自囿于一族一地一區域,而是以天下為思考單位,為天地立心;以人類為關懷對象,為世民立命;以秩序重構為追求目標,為國際交往立規矩。

民族歷史轉變為世界歷史,引領這一偉大進程的主導型國家,堪稱世界歷史民族。世界歷史民族不是從來就有的,民族歷史階段不存在現代意義的世界歷史民族。(7)這顯然不同于黑格爾的觀點。黑格爾認為,世界歷史民族是自古就有的,其更替與世界歷史東升西落是完全一致的。基辛格曾指出,世界存在某種自然定律,“每一世紀似乎總會出現一個有實力、有意志且有知識與道德力,希圖根據其本身的價值觀來塑造整個國際體系的國家”。(8)參見[美]亨利·基辛格:《大外交》,顧淑馨、林添貴譯,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年,第2頁。16世紀,葡萄牙、西班牙開辟了大航海時代,成為首次登頂全球權利之巔的世界歷史民族;17世紀,荷蘭控制了全球海上運輸線,成為海上馬車夫,這是荷蘭掌握絕對權利的世紀;18世紀英法崛起為世界歷史民族,“七年戰爭”奠定英國海洋霸權地位,建立覆蓋全球的殖民地網絡,成為第一個領導型的世界歷史民族,主導世界歷史150年;19世紀末20世紀初,美國、日本、德國在英國主導的世界體系的夾縫中相繼崛起,躋身世界歷史民族之列,覘視世界領袖地位;20世紀上半葉,經過兩次世界大戰的淘洗,世界霸主易位,美國取代英國晉升為領導型的世界歷史民族;20世紀中葉,蘇聯成功崛起,世界第一次迎來以社會主義為性質定向的世界歷史民族,兩個代表不同制度、不同主義、不同方向的世界歷史民族激烈碰撞,這場世紀博弈以美國完勝告終。縱觀世界歷史五百年,世界歷史民族的變遷,往往伴隨著世界秩序和世界精神的變遷。五百年來,很多國家都有領導世界的沖動,比如美國建國之初,托馬斯·杰斐遜總統曾寫道:“我們感覺肩負的責任不限于我們自己的社會。我們不可能沒有意識到,我們是全人類的代表。時勢拒絕了別人,但對我們偏愛有加,賦予我們責任”。(9)Paul Leicester Ford(ed.), The Writings of Thomas Jefferson, New York: G. P. Putnam’s Sons,1892-1899,8, pp.158-159,quoted in Robert W. Tucker and David C.Hendrickson, Empire of Liberty: The Statecraft of Thomas Jeffers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0, p.11.但想法不等于現實,美國真正成為世界領導型國家則是150年之后的事。世界歷史演變的過程,隱約透露出世界歷史民族的生成密碼——任何民族欲求完成自己的世界主義轉型,升華為世界歷史民族,必須具備三個關鍵要素。

第一個要素:國力(實力)——引領世界發展走向的強大國力。綜合國力是一個國家上升為世界歷史民族的首要條件。民族歷史轉變為世界歷史之后,盡管每個國家都是世界歷史劇的劇作者和劇中人物,但在世界歷史劇的舞臺上,也確實出現了主角、配角與甚至龍套的角色分工。綜合國力強大的國家在每一時代都是占據世界舞臺中央的國家,那些弱小的國家只是“陪伴著”世界歷史。比如,英國作為19世紀的領導型國家,地球24個時區,每個時區都有英國的土地,米字旗飄揚在世界五大洲。美國作為近一百年來的領導型國家,其地位也是由自身的強大實力奠定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美國是世界上唯一基本毫發無損的大國,其經濟總量占全球經濟比重一度達到60%,工業生產能力超過全球的50%。美國也是全球唯一一個,在亞歐大陸與法西斯兩大強國同時開戰的國家,而且兩線作戰的同時,還能給英國、蘇聯、中國等同盟國提供大量的軍事武器等物資援助。1948年正式啟動的“馬歇爾計劃”,也是美國作為世界歷史民族的一次成功力量展示。

第二個要素:原則(理念)——引領世界走向、重構世界秩序的哲學原則和價值觀表述。普通民族圖“私利”,世界歷史民族則有“原則”和“天命”。1648年歐洲30年戰爭之后,歐洲大國建立了威斯特伐利亞體系,確立了主權、獨立、平等原則,奠定了歐洲秩序的基石,開創了現代國際體系的雛形,為世界新秩序提供了理念基礎。盡管歐洲帝國在征服世界時各取所需,從來不會完整沿用威斯特伐利亞原則,但這套原則仍然是現代國際秩序演變過程中的一個里程碑和分水嶺。到了18世紀,英國把握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機遇,成為領導型國家,推行自由貿易的理念,該原則獲得了高度的倫理正當性,其支撐的全球普遍秩序被承認為一個可行的方向。19世紀初,拿破侖帝國瓦解后出場的維也納體系,確立了均勢原則、正統主義和補償原則,歐洲列強形成新的政治均勢,英國重新控制了歐洲。20世紀上半葉,美國把握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機遇,升級為新的領導型國家,它的“外交政策的任務不是追求美國特有的利益,而是培育共同的原則”。(10)[美]亨利·基辛格:《世界秩序》,胡利平、林華、曹愛菊譯,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年,“序言”第ⅩⅣ頁。美國的超級實力使它有能力向世界闡明:“領導意即按照美國國內經驗確立的模式取得切實進步,聯盟意即符合威爾遜主義的集體安全,治理則是指經濟復蘇和民主改革”。(11)同上,第363頁。從20世紀中葉到現在,美國領導世界的“原則”依然有效,這構成了美國建構世界秩序的哲學基礎。

第三個要素:平臺(機制)——建構輻射全世界的國際體系或國際機制。17世紀中葉,威斯特伐利亞體系確立了正義原則,但正義的理想并未外化為正義的世界,歐洲大陸并未實現永久和平,而且一次次將戰火延燒至全世界。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威斯特伐利亞體系沒有建立有效的、永久性的歐洲政治架構,以確保正義原則無遺漏地得以貫徹。19世紀初,維也納體系形成后,歐洲大國組建了神圣同盟(后演變為四國同盟),成立了由“高級組織體系”和“低級政治體系”構成的國際組織機構,旨在維系大國均勢格局。第一次世界大戰后,英法主導建立了凡爾賽體系,美國主導創建了華盛頓體系,組建了受英法操控的國際聯盟,逐漸形成了英法主宰世界、美日爭奪霸權的格局。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美蘇主導建立了雅爾塔體系,組建了聯合國,旨在維護戰后世界和平。此外,美國為了推廣清教徒的普世主義理念和理想主義的國際秩序理念,還建構了覆蓋政治、經濟、金融、安全等各個領域的全球治理體系。美國在政治上通過聯合國、盟友網絡,經濟和金融領域通過布雷頓森林體系、G7俱樂部,安全領域通過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和盟國體系,對世界實施全方位“領導”。歐洲為了在20世紀下半葉保持其世界地位,創立了以歐洲一體化理念為基礎的制度框架,50年代分別成立歐洲煤鋼共同體、歐洲經濟共同體和歐洲原子能共同體,1965年整合為歐洲共同體,1991年進一步升級為歐洲聯盟。歐洲成功實現大聯合,法德等國在史無前例的新歐洲架構內重新定義自身,歐洲也在史無前例的大國團結機制內重新定義歐洲,這是歐洲世紀終結之后,法德等歐洲大國能長久雄踞世界歷史舞臺中央的核心倚靠。

二、世界歷史民族的理論使命與馬克思主義在不同世紀的主干形態

引領人類的精神成長和文明進步,這是世界歷史民族的理論使命和絕對權利。一個民族的崛起,物質的豐裕固然重要,精神的強大更為根本。任何偉大民族,若不能在思想的層面貢獻于人類,則永遠只能游離于地球的邊緣地帶。

人類思想史在很大程度上表現為世界歷史民族的學術史。在社會科學領域,世界性的偉大理論大都是世界歷史民族創造的思想成果。世界歷史民族的核心使命“不在于對世界的征服或控制,而在于該民族能夠通過自身的精神運動而把握世界歷史的命運,從而引領人類精神的普遍自覺。”(12)施展:《樞紐:3000年的中國》,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8年,第34頁。縱觀哲學社會科學發展史,當一個國家發展成為世界級的中心重鎮(之一),其發展成就堪稱世界級的偉大樣本,其民族上升為世界歷史民族之后,這個國家才有可能扛起引領世界精神成長和思想進步的世界歷史任務,創立具有世界歷史意義的偉大思想成果,才有可能書寫哲學社會科學的世界歷史。究其原因,時代是思想之母,實踐是理論之源,偉大實踐方能孕育偉大理論。世界級的中心重鎮往往集聚著世界級的偉大思想家,世界級的偉大樣本常常孕育出世界級的偉大思想。處于地球邊緣的國家和民族,往往難以擔負起引領思想進步的世界歷史任務,難以在哲學社會科學領域扮演執牛耳、開風氣、立門派、領潮頭的角色。

馬克思主義誕生于1848年,迄今跨越了三個世紀。170多年來,無數馬克思主義流派熙來攘往,但不是每個流派都具有引領人類精神、改造世界歷史的偉大價值,都可以冠名為“世紀馬克思主義”。每個世紀,不同的馬克思主義流派,其理論的創立主體、研究的典型樣本和解決的重大課題是不一樣的,在世界史上的地位和貢獻也是不同的。一個馬克思主義流派要冠名為“世紀馬克思主義”,至少同時具備三個條件:理論策源地是世界級的中心重鎮(世界歷史民族),研究對象是世界級的典型樣本(世界偉大樣本),理論成果具有世界級的重大意義(世界歷史理論)。回顧19世紀,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的經典馬克思主義,是馬克思主義理論大家族的總源頭;此后,馬克思主義在全世界開枝散葉,有主干、有枝葉。何為主干?關鍵取決于上述三個條件。

第一,理論策源地是世界級的中心重鎮。16世紀以來,歐洲工業文明進入上升期,現代化進入加速期,人類和地球進入了“歐洲時間”。地中海民族、歐洲大陸民族先后主導世界歷史進程,世界歷史在依次經過“西班牙、葡萄牙時刻”“荷蘭時刻”之后,在18世紀中葉進入“英國時刻”。大英帝國在1756-1763年的“七年戰爭”中擊潰法國獨霸世界之后,旋即又拉開了工業革命的序幕。英國作為資本主義工業文明的先驅和代表,冉冉升起的世界經濟中心、國際金融中心,其能量已經不再囿于英倫三島,而是一個擁有巨大能量、足以輻射歐洲乃至整個世界的、全方位的領導型國家,是一個能夠創造世界歷史、引領人類精神、建構世界秩序的世界歷史民族。英國的心臟地帶——倫敦自然成為了馬克思主義創立的中心重鎮。20世紀初,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中心從西歐轉移到了蘇俄。斯拉夫民族上升為世界歷史民族,俄國布爾什維克在重建本土歷史的同時承載著改寫世界歷史的使命。在這一背景下,蘇俄自然成為了20世紀特別是上半葉馬克思主義創新發展的中心重鎮。這一時期中國也在國際共運史上寫下了濃墨重彩的篇章,20世紀上半葉的新民主主義革命、中葉的社會主義革命、下半葉的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都是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共產黨人的理論創造特別是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在世界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上也是獨樹一幟的。

第二,研究對象是世界級的偉大樣本。黑格爾認為,世界歷史哲學,首先涉及的是“那些曾經知道自己是什么和想要什么的民族,那些在自身之內和超出自身得到發展的民族”,(13)《黑格爾全集》第27卷第1分冊,第12頁。也就是那些在世界精神層面留下印記的民族;而那些“意識模糊不清的各個民族,或者此類民族的晦暗歷史,無論如何都不是世界歷史哲學的研究對象”。(14)參見[德]黑格爾:《黑格爾歷史哲學》,潘高峰譯,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年,第3頁。同理,那些理論創造上平庸的國家,不可能成為全世界馬克思主義研究的中心樣本。19世紀,英國作為世界第一個工業化國家,其資本擴張至全球,其領地橫跨五洲,成就了日不落帝國的霸業。19世紀,世界上最偉大的故事是英國故事,最成功的樣本是英國樣本,英國自然成為了馬克思、恩格斯研究的基礎樣本,揭秘資本主義命運、指引工人運動方向、尋求人類解放道路自然成為了19世紀馬克思主義的首要任務。20世紀初,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是震撼世界的歷史大事變。在列寧的領導下,社會主義實現了從理論到實踐的偉大飛躍;在俄國道路的啟發下,社會主義實現了從一國實踐到多國發展的偉大飛躍。蘇聯的建立推動了國際社會主義運動的大發展,不僅改變了俄國歷史的發展方向和蘇俄人民的命運,而且深刻改寫了20世紀國際政治結構和地緣政治格局,深刻啟迪了全世界被壓迫民族的反帝反殖反封建運動和民族解放運動。基于此,蘇俄樣本自然成為了20世紀馬克思主義研究的基礎樣本。

第三,理論成果具有世界級的重大意義。19世紀,馬克思恩格斯解決的時代課題是什么是資本主義、怎樣消滅資本主義,什么是社會主義、如何實現社會主義的問題。從文獻學的意義上,19世紀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形態主要表現為經典馬克思主義;從學術史的意義上,經典馬克思主義則超越了時空的邊界,構成世界馬克思主義的“老祖宗”,是20世紀、21世紀馬克思主義在理論上的總源頭。經典馬克思主義第一次破譯了困擾人類數千年的“歷史之謎”,思想之光照亮了全人類實現自由和解放的道路,開辟了馬克思主義改造世界的偉大傳統。有了科學理論武裝,全世界工人階級實現了由自在階級到自為階級的歷史性轉變,工人運動實現了由自發階段到自覺階段的歷史性飛躍,世界社會主義運動迎來了光明前景。20世紀,列寧解決的時代課題是在經濟文化落后的東方國家如何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如何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列寧主義的創立是馬克思主義走向世界的過程中發生的一次歷史性飛躍。列寧主義的世界意義在于,它啟迪世人——落后國家可以跨越資本主義的卡夫丁峽谷,率先建設社會主義。在列寧主義的啟發下,一批經濟文化落后的國家先后走上了社會主義道路。

今天,人類已經進入21世紀。21世紀馬克思主義的主干形態將在哪里落戶?這不是一個主觀的問題,而是時代的選擇。21世紀,全球最具典型意義的實踐樣本發生在哪個國家,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中心重鎮轉移到哪個國家,21世紀馬克思主義研究的中心重鎮勢必轉移到哪個國家,那個國家勢必在世界馬克思主義創新發展中發揮引領作用,勢必書寫出21世紀馬克思主義的偉大篇章,創立21世紀馬克思主義的主體形態。

根據21世紀前20多年的發展狀況,世界最偉大的樣本就是中國樣本,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中心重鎮毫無疑義就是中國,世界史上晚近的世界歷史民族是歷盡苦難輝煌的中華民族。在此背景下,世界馬克思主義的理論目光聚焦中國,中國樣本成為21世紀馬克思主義研究的基礎樣本,21世紀馬克思主義的主干形態就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將是不以主觀意志為轉移的歷史大趨勢和理論大邏輯。

三、中華民族上升為世界歷史民族與21世紀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形態

中華民族,作為一個軸心文明的負載者,作為一個超大體量的文明型國家,作為世界體系的重要成員,必然成為世界歷史民族。中華民族成為世界歷史民族,在“世界戲劇舞臺”扮演重要角色,是時代選擇的結果,也是發展中自我證成的結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標志著中華民族已經超越了傳統的地理邊界,走上了世界戲劇舞臺,被賦予了引領世界精神、人類文明特別是世界馬克思主義創新發展的世界歷史使命。

中華民族成為世界歷史民族在精神上具有先天優勢(或者說文明優勢)。夏商周三代,中原即開始形成“萬民所向的核心文明系統”。三代之中國不是一個大一統模式的國家,卻“是一個在理論上潛在地容納世界萬國的天下體系”。盡管“當時的中國只是世界的一部分,卻被想象為世界,以世界性的格局而存在”。秦漢以來,中國逐漸形成一個多文化多民族的大一統國家,開創了萬民共在的天下秩序。概言之,古代之“中國”,就其實質來說,就是一個“以天下為內在結構”的國家。(15)參見趙汀陽:《惠此中國》,北京:中信出版社,2016年,第10-11、16頁。換句話說,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具有世界主義情懷的國家。

晚清已降,中國遭遇到了難以自圓其說的身份難題:人們發現,中國不僅在地理上非天下之中心,而且在強大外力的撞擊下,在政治權力、知識生產等方面也非天下之中心。中國自身的敘事與來自他者的敘事,在時空結構上都是錯位的。自此,中國的天下體系走向終結,但天下精神、世界情懷并未凋敝,而是“作為遺產”保存下來,“化為中國國家的內部結構”。(16)同上,第16頁。社會主義中國建立之后,中華民族的世界主義情懷得以再次敞開。儒家文明、共產主義構成現代中國的兩大重要支柱,前者是文化根脈,后者是文明精髓。作為軸心文明,儒家文明天然具有世界主義情懷,天下意識、大同理想、協和萬邦觀念內蘊于中國人的精神世界深處,成為中國理解世界的思維范式。共產主義理想具有超級宏大的世界主義格局,直接指向一種以全人類為單位的普遍秩序,人類意識、世界聯合、普遍解放是共產主義內蘊的基本價值。今天,靠近世界舞臺中央的中國,其世界主義情懷再度被激活。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鮮明彰顯了中華民族的世界主義取向,中國有能力在精神上成為世界歷史目前發展階段的擔當者,成為21世紀的世界歷史民族(之一)。

其一,中國發展方位發生歷史性變化,具備了升級為世界歷史民族的國力基礎——有能力引領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方向,為推動世界各國共同發展貢獻中國力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這是中華民族復興史上的一次偉大飛躍。中國作為一個超大人口規模的發展中大國、一個超大經濟體量的新興市場國家、一個超長歷史縱深的東方文明古國、一個與過往西方大國完全不同類型的社會主義國家、一個文化氣質迥異的新文明類型國家,它的內政都將產生巨大的外部效應,它的崛起必將對世界秩序、全球治理、人類文明、知識框架帶來巨大沖擊。一是改寫世界經濟地理。新興經濟體群體性崛起,世界經濟中心正在由大西洋向太平洋轉移,由西方向東方轉移,迎來“東升西降”的重要拐點。二是重構國際政治版圖。隨著金磚國家國際話語權的穩步提升,國際權力在西方大國間倒手的局面走向終結,西方獨自主導國際政治的歷史走向終結,全球政治格局由單極世界向多極化轉變。三是激發科技主導地位之爭。新一輪科技革命正在爆發,世界大國激烈博弈,科技主導地位之爭愈演愈烈。中國科技創新能力顯著增強,正在從過去的跟跑向跟跑、并跑以及個別領域領跑的局面轉變。四是推動全球治理格局轉變。全球治理格局由西方治理向共同治理轉變,中國上升為全球治理體系中的一個“主要穩定支柱”。總之,中國作為一個自變量因素,在世界秩序中的結構性意義是不容遮蔽的。

其二,中國國際方位發生歷史性翻轉,具備了升級為世界歷史民族的外部條件——有資格提出引領世界精神成長的中國理念,創設全球性的治理平臺和制度框架。考察中國國際方位的變遷,可以追溯19世紀上半葉以來的整個歷史。第一個階段:1840年以前,中國處于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外圍,處在“世界歷史的局外”,“只是陪伴著歷史”(17)[德]黑格爾:《歷史哲學》,王造時譯,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1年,第117、338-339頁。。中國主導的朝貢體系與西方建構的威斯特伐利亞體系、維也納體系比肩而立、互不相關,彼此構成“我-他”的非對象性關系,中國在封閉的朝貢體系中自娛自樂、自我陶醉,一步步滑到了“開除球籍”的邊緣。第二個階段:1840年-1949年,在西方炮艦之下,中國主導的朝貢體系瓦解,被動卷入資本主義世界體系,中國與西方構成“我-你”的主客體關系、主從依附關系,西方為主、中國為客,西方主導、中國服從,缺乏自主性、獨立性。“去中國化”“文化自虐”是這一階段精英群體比較普遍的心態,意圖用西方的某個模式重造中國,德國、日本、美國,都曾是我們效仿的對象。第三個階段:1949年-2012年,中國自主融入世界,第一次作為世界歷史的主體,先后參與蘇聯主導的社會主義陣營、美西方主導的整個世界體系,獨立自主地決定自己國家的命運。這一階段,中國開始重建文化自我與政治主體意識,成為一個全新的文化民族和政治民族。但就其國際地位來說,中國仍然處于世界體系的邊緣地帶或亞中心地帶。第四個階段:2012年以來,中國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臺中央(18)中國走近世界舞臺中央,關鍵有三步:第一步可以上溯至2008年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機制的建立,這標志著全球治理從西方治理向共同治理轉變,也標志著中國開始在全球經濟治理中發揮重要作用。第二步,2013年中國倡議籌建“亞投行”和建設“一帶一路”,標志著一個和平復興大國正在產生巨大的外溢效應。第三步,在逆全球化的大潮中,2017年中國被迫扛起經濟全球化的旗幟,標志著中國實現了從跟隨經濟全球化向引領經濟全球化的歷史性轉變。,中國與西方構成“我們”的主體間性關系。中華民族開始形成學術的自我主張,嘗試提出引領世界精神的中國理念、建設美好世界的中國方案,擔負起與其自身國力和大國地位相匹配的世界歷史使命。

中國發展方位、國際方位的歷史性變化,意味著近代以來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已經上升為世界歷史民族。中國強起來是一個具有世界意義的重大歷史事件。站在中華民族上升為世界歷史民族的時代方位上,我們需要重新思考:中國在世界馬克思主義版圖中應該占據什么樣的理論份額,在世界學術舞臺上應該扮演什么樣的理論角色,我們的理論創造是否與世界歷史民族的地位相匹配,“我們在向世界注入強勁中國動力的同時是否貢獻了引領人類精神的中國原則”(19)參見何毅亭:《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21世紀馬克思主義》,《學習時報》2020年6月15日。,我們在確立世界大國地位的同時是否擔負起了理論上的大國責任,我們作為世界第一大馬克思主義政黨是否擔負起了捍衛發展馬克思主義的理論使命。

正是在這個大背景下,中國義不容辭接替馬克思、恩格斯、列寧等經典作家在19世紀、20世紀曾經擔綱的旗手角色,在21世紀扮演世界馬克思主義研究的“第一小提琴手”,扛起引領21世紀馬克思主義創新發展的理論旗幟,以思想的力量引領世界歷史進程,以學術的方式參與世界歷史的理性塑造。這一刻,“歷史發生了轉折。兩個世紀來,影響力總是指向一個方向:西方對中國施加影響。但是,一個新的時代開始了:中國也開始影響西方”。(20)《羅斯·特里爾:我與中國》,《文匯讀書周報》2010年9月3日。21世紀馬克思主義的出場便是中國學術影響世界的重要標志,中國馬克思主義在歷經百年的發展之后終于迎來了擔負世界歷史使命的重要時刻。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誕生于中華民族上升為世界歷史民族這一偉大時刻。這一思想冠名“21世紀馬克思主義”,主要是基于:這一思想創立于世界級的中心重鎮——走近世界舞臺中央的中國;這一思想的研究對象是21世紀全球最偉大的實踐樣本——中國樣本;這一思想具有世界級的重大意義——為解決人類面臨的共同難題提供了中國方案。這一冠名意味著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被把握在思想中的它的時代”,(21)[德]黑格爾:《法哲學原理》,“序言”第12頁。證明了“每個原理都有其出現的世紀”(22)《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227頁。;這一冠名意味著中華民族在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上“創立了新紀元”,獲得了引領世界馬克思主義創新發展的歷史主動;這一冠名意味著中國擔負起了引領世界精神和人類文明的世界歷史使命,不愧為“世界歷史目前發展階段的擔當者”。(23)參見[德]黑格爾:《法哲學原理》,第401頁。

四、21世紀馬克思主義的建構邏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與中國馬克思主義世界化

馬克思主義研究從其視界來說有兩個向度:民族向度、世界向度。側重民族向度,推動馬克思主義本土化、民族化,即為單向度的馬克思主義;兼顧民族向度與世界向度,既推動馬克思主義本土化,又推動本土馬克思主義世界化,即為雙向度的馬克思主義。2008年,學界第一次明確提出,新時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亟待“形成‘中國向度’和‘世界向度’緊密結合的學術視野”(24)參見衣俊卿:《探索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的一個新向度》,《哲學研究》2008年第12期。。我國馬克思主義的研究向度究竟是選擇單向度還是雙向度?這主要不是主體選擇的結果,而是時代選擇的結果。只有時代選擇的世界歷史民族,才能在解決其民族課題的同時開展出由之代表的普遍性,才能擔負起以理論的方式影響世界、塑造世界的歷史使命。

從20世紀上半葉到21世紀初,中國馬克思主義研究重點在于民族向度,以我國革命、建設、改革的實際問題,以我們正在做的事情為中心,著眼于馬克思主義的實際運用,側重于發掘“中國特色”,重點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用馬克思主義解決中國問題。當然,這一時期,中國馬克思主義研究的世界向度也并未完全遮蔽,中國共產黨人提出了不少具有世界歷史意義的理論命題和學術思想,比如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三個世界”劃分理論、和平發展世界主題論、構建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理論、和諧世界理論等,但限于當時的國力,還難以為建設美好世界貢獻系統性、整體性的中國方案,還不足以達到從總體上引領人類精神的高度。

21世紀10年代之后,中國發展方位、國際方位發生歷史性轉變,中華民族已經上升為世界歷史民族,世界歷史內在地要求中國的崛起開拓出精神的維度,自覺擔負起在精神層面共建世界的世界歷史使命。在這一歷史語境下,中國馬克思主義研究的“雙向度”特征更為明顯:一是堅持中國向度,以中國問題為中心,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以馬克思主義最新成果改造中國;二是在堅守中國向度的前提下,關注人類面臨的共同難題,彰顯中國馬克思主義世界化的新向度,以中國主張、中國方案參與世界的理性塑造。習近平指出,“要圍繞我國和世界發展面臨的重大問題,著力提出能夠體現中國立場、中國智慧、中國價值的理念、主張、方案”(25)《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2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340頁。。這表明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研究不能囿于“中國向度”,必須開啟“人類向度”,因為人類向度奠定了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的世界歷史意義。

作為21世紀馬克思主義,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具有鮮明的“雙向度”特征。它的研究對象不僅是中國一極,而且是世界的全域;不僅要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也要推進中國馬克思主義世界化。具體來說,新時代的新思想既要直面中國問題,也要關照人類共同難題;既要堅持中國立場,也要樹立人類情懷和人類命運共同體立場;既要著眼于建設現代中國,也要助力建設美好世界;既要繁榮興盛社會主義新文化,也要開創人類文明新形態。中國向度與人類向度是相輔相成、相互定義的。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向度何以彰顯?筆者以為,中國方案是無法繞過的。中國方案是中國馬克思主義世界化的重要標志,是中華民族在思想理論和人類精神層面擔負世界歷史使命的產物;它不只是為破解中國發展難題而提出的戰略策略,也是為解決人類共同難題而提出的中國主張;它不是單數,而是復數,是關于全球發展、全球治理、世界和平、人類文明等各方面的一攬子方案;它是集理念、行動于一體的成套設備,其中包括一個總方案、若干具體方案。在總體方案層面,中國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是中國對國際秩序觀的創新與發展,是中國為建設美好世界作出的頂層設計,是籌劃人類前途、指引未來道路的最高概念,是元哲學層面的中國方案。針對全球和平赤字,中國“推動構建和平共處、總體穩定、均衡發展的大國關系格局”(26)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年,第61頁。,為維護世界和平增添中國力量。針對全球發展赤字,中國提出“六個堅持”的全球發展倡議,提出“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倡議,主導成立亞投行、金磚銀行等多邊金融架構,為推動世界經濟發展注入了中國動力。針對全球安全赤字,中國提出“六個堅持”的全球安全倡議,為維護世界共同安全貢獻了中國智慧。針對全球治理赤字,中國提出全球治理觀,倡導真正的多邊主義,推動建立“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機制,全方位參與APEC、G20、上合組織、金磚組織、亞信峰會等全球治理平臺,推動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貿易組織等傳統全球治理機制改革,為優化全球治理體系作出了中國貢獻。中國方案走出去的過程,就是中國馬克思主義世界化的過程,就是中國理論彰顯歷史主動精神的過程。

中國方案的出場,充分彰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歷史意義。伴隨著中國方案走向全球,中國特色的理論成果順勢走出地域性的狹隘視界,開拓出普遍性的崇高維度;中國本土的思想創造走出民族性的逼仄處境,開拓出人類性的宏大視野;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超越民族化的單一向度,上升為融民族向度與世界向度于一體的世界歷史理論。

五、21世紀馬克思主義的世界使命:引領人類的精神成長與文明進步

馬克思主義是以改變世界為己任的理論。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不僅承載著改變中國的歷史使命,而且肩負著影響世界的大國責任。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獲得了巨大發展,正在崛起為超大型國家。面對中國崛起,很多既有西方治理體系的效能衰減,比如G7機制、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很多既有西方知識框架的解釋力衰退,比如新自由主義、世界趨同論、歷史終結論、文明沖突論等。“這些治理秩序和理論框架,用來處理中等規模國家的問題比較有效,在遭遇到作為世界秩序自變量的超大規模國家時,便超出其適用范圍。”(27)施展:《樞紐:3000年的中國》,第36頁。當下的世界秩序和認知框架主要是由美西方主導,因其在現實運作中欠缺對唯一超級大國自利傾向的制衡機制,而使其普遍主義遭受質疑。這套解釋框架無助于世界理解中國,也無助于中國理解世界。改革現行國際秩序,重建世界的知識框架,不能寄希望于西方。中國正在以其超級體量,會同其他新興市場國家,嘗試重新理解和定義其所加入的世界秩序。

中華民族作為世界歷史民族,“應當對于人類有較大的貢獻”。(28)《毛澤東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57頁。中國貢獻不應止于物質的層面,而必須上升到引領人類精神的高度,最終使中國對世界秩序的影響呈現出越來越多的建設性效應,中華民族必得在人類精神重塑、世界認知框架和知識體系重構中證明其世界歷史地位。黑格爾曾指出,“一個民族在世界歷史的發展階段中究竟占據著什么樣的位置,不在于這個民族外在成就的高低,而在于這個民族所體現出的精神”。(29)[德]黑格爾:《黑格爾歷史哲學》,第58頁。中華民族的世界貢獻如果僅僅停留在重構世界經濟版圖上,不能為五百年前自西方延續而來的人類文明拓展新意,未來的世界歷史不過是西方歷史的延續而已,富強的中國“充其量不過是一個大西洋和地中海文明的模范生,合格的畢業生而已”(30)參見高全喜、姚中秋、許章潤等:《世界歷史的中國時刻》,《開放時代》2013年第2期。,根本談不上夠格的世界歷史民族。在21世紀,中國如何擔負共建美好世界的歷史使命?西方擅長的軍事霸權、政治強權、文化殖民等手段不足取,我們只能通過自身的思想創造而卷起巨大的理論旋渦,通過倡導人類文明共識對世界各民族形成強大的吸附力,使越來越多的國家卷入到中國方案的磁場周圍,促成中國主張、中國方案的世界傳播,人類歷史逐漸從西方塑造走向全球共塑的世界歷史。因此,歷史內在地要求中國的崛起進入一種精神自覺,主動擔當起推動世界秩序再均衡、人類文明再建構的使命。這種自覺要求當代中國的理論建構,超越民族主義的窠臼,進入普遍主義的視野,為推動人類的精神成長和文明進步作出中國貢獻。

引領人類的精神成長和文明進步,中國可能做些什么?

重構全球發展理性——超越梯度發展、線性進化的西方邏輯,代之以新發展觀。西方線性發展邏輯認為,現代化是一個由傳統向現代的單線演變進程,其他國家除了遵循線性進化邏輯梯度發展,沒有別的選擇。這種發展理念有違世界共同發展的潮流,也不利于消解全球發展赤字。2021年9月21日,習近平主席在第七十六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的講話中向世界發出了“全球發展倡議”:堅持發展優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普惠包容,堅持創新驅動,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堅持行動導向。(31)習近平:《堅定信心 共克時艱 共建更加美好的世界——在第七十六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的講話》,《人民日報》2021年9月22日。“六個堅持”的全球發展倡議,全面系統闡發了中國的發展觀,是對西方梯度發展、線性進化邏輯的超越,為解決人類面臨的發展赤字提供了中國方案。

重構全球治理理性——超越一國主導、幾方共治的西方治理邏輯,代之以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自維也納體系建立以來,西方治理邏輯要么強調大國共治,要么強調霸權穩定,結果是世界層面的制度失靈和責任缺失。如何解決制度失靈、治理缺位或越位的問題,習近平指出:“我們要推進國際關系民主化,不能搞‘一國獨霸’或‘幾方共治’。世界命運應該由各國共同掌握,國際規則應該由各國共同書寫,全球事務應該由各國共同治理。”(32)《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2卷,第540頁。中國倡導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主張各國共同參與全球治理,共同承擔責任和義務,不能一家說了算。這是一種全新的治理邏輯,為全球治理體系改革貢獻了中國智慧。

重構全球經濟理性——超越利己主義的經濟哲學和零和博弈的叢林法則,代之以正確義利觀。當今世界,人類利益交融、命運與共。一些西方國家將叢林法則植入社會經濟領域,固守零和博弈思維,秉持贏者通吃觀念,以大欺小,舍義取利,肆意退群、任意毀約,全球信任體系崩塌。中國倡導“以義為先、義利兼顧”的正確義利觀,主張世界各國努力尋求利益結合點,促成長久合作、實現共同繁榮。當今世界,“共存成了存在的先決條件”(33)趙汀陽:《壞世界研究——作為第一哲學的政治哲學》,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年,第118頁。,互惠成了惠己的重要前提。習近平強調:“我們在處理國際關系時必須摒棄過時的零和思維,不能只追求你少我多、損人利己,更不能搞你輸我贏、一家通吃。只有義利兼顧才能義利兼得,只有義利平衡才能義利共贏。”(34)習近平:《共創中韓合作未來,同襄亞洲振興繁榮》,《人民日報》2014年7月5日。正確義利觀是對西方經濟理性的超越,是正確處理義利關系、重塑世界利益格局的新方案。

重構全球價值理性——超越西方中心的文明理性和普世主義的價值哲學,代之以新文明觀和全人類共同價值。多元文化本是世界文明的自然樣態。然而,西方認為,西方文明是最先進的文明,代表著人類文明發展的方向。西方世界的思想征服欲望,已經成為當今世界諸多矛盾沖突的深層次根源。習近平指出,“我們要樹立平等、互鑒、對話、包容的文明觀”(35)習近平:《弘揚“上海精神” 構建命運共同體》,《人民日報》2018年6月11日。,倡導“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36)《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2卷,第522頁。中方的新文明觀、共同價值觀是對西方中心主義、普世價值主義的超越,為不同文明交流互鑒、和諧共生開辟了道路。

重構世界安全理性——超越自我至上的西方安全邏輯,代之以新安全觀。全球化時代,沒有一國能憑一己之力謀求自身絕對安全,也沒有一國能從世界動蕩中收獲自身穩定。一些西方國家固守排他性安全觀,倡導“民主和平論”,既違背歷史潮流,也無益于世界穩定。如何化解和平赤字?2022年4月21日,習近平主席在博鰲亞洲論壇2022年年會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中向世界發出了“全球安全倡議”。(37)習近平主席提出“全球安全倡議”,內容包括“六個堅持”:“我們要堅持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共同維護世界和平和安全;堅持尊重各國主權、領土完整,不干涉別國內政,尊重各國人民自主選擇的發展道路和社會制度;堅持遵守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摒棄冷戰思維,反對單邊主義,不搞集團政治和陣營對抗;堅持重視各國合理安全關切,秉持安全不可分割原則,構建均衡、有效、可持續的安全架構,反對把本國安全建立在他國不安全的基礎之上;堅持通過對話協商以和平方式解決國家間的分歧和爭端,支持一切有利于和平解決危機的努力,不能搞雙重標準,反對濫用單邊制裁和‘長臂管轄’;堅持統籌維護傳統領域和非傳統領域安全,共同應對地區爭端和恐怖主義、氣候變化、網絡安全、生物安全等全球性問題。”(參見習近平:《攜手迎接挑戰,合作開創未來——在博鰲亞洲論壇2022年年會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人民日報》2022年4月22日。)“六個堅持”的全球安全倡議,是中國在國家安全和國際安全領域貢獻的中國智慧,是中國為推動世界安全治理體系改革提供的中國方案。西方大國推行的結盟安全觀、排他性安全觀帶不來安全,盟國體系在確保成員國安全的同時,帶給世界巨大安全風險。“民主和平論”給不了和平,西方到處輸送民主,卻也搞亂了世界。面對世界和平赤字,合作安全、集體安全、共同安全才是唯一正確選擇。中國倡導的新安全觀,為世界各國走出一條安全新路指明了方向。

重構國際交往理性——超越“中心-邊緣”的國際政治結構,代之以新型國際關系。國際秩序公正合理,世界才能和平穩定。然而,現行國際秩序是“中心-邊緣”結構,與多極化國際格局不相適應,與國際關系民主化走向不相適應。中國反對“中心-邊緣”結構,反對依附型世界體系,反對敵友外交、親疏外交、團伙外交,反對以文明自縛、以宗教為籬、以價值觀劃界,倡導“建設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系”(38)《十九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9年,第41頁。。在公平的世界體系中,沒有處于依附地位的“你們”,更不存在被孤立排斥的“他們”,大家都是朝夕相處的“我們”。新型國際關系體現了世界主義對民族主義的超越,整體主義對西方中心主義的超越,主體間性思維對主客二分思維的超越,為重建國際交往理性貢獻了中國智慧。

重構大國關系理性——超越國強必霸的國際政治邏輯,代之以新型大國關系。大國關系是牽引世界和平穩定的關鍵因素。根據西方國際關系理論,國際政治本質是權力政治,國強必霸、大國必戰是無法繞開的歷史法則,“修昔底德陷阱”是無法繞開的歷史宿命;“霸權是任何國家確保自己生存的最佳手段”(39)[美]約翰·米爾斯海默:《大國政治的悲劇》,王義桅、唐小松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2頁。;唯有霸權統治,世界才有和平安寧;一旦霸權衰落,世界必將進入戰國時代,此謂霸權的合法性。如何避免“修昔底德陷阱”?中國倡導“不沖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新型關系”(40)《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2卷,第541頁。。新型大國關系以不沖突、不對抗為行動原則,以相互尊重為主權原則,以合作共贏為利益原則,實現了對西方對抗思維和國強必霸邏輯的超越,為重構“守成大國”與“新興大國”的交往關系貢獻了中國智慧。

重構制度理性——超越歷史終結的西方制度邏輯,代之以“自主選擇”的制度觀。社會制度是漸進發展、內生演化的結果。然而,西方認為歷史將終結于西式自由民主,世界將趨同于資本主義社會。歷史終結論和世界趨同論不過是西方編造的“制度神話”。長期以來,西方制度的輸出鮮有成功案例。中國向來主張自主選擇的制度觀,地不分南北,國不分大小,“都有權自主選擇社會制度和發展道路”(41)同上,第539頁。。各國國情不同,制度模式不必類同。自主選擇的制度觀是順應人類歷史發展規律的新型制度觀,是對西方制度邏輯的超越,為人類探索更好社會制度提供了中國方案。

當然,世界精神的成長、人類文明的重構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中國理念參與世界精神和世界歷史的理性塑造,不可能畢其功于一役,但理想與現實的間距不能成為放棄理想的理由。假以時日,21世紀馬克思主義一定會在引領世界精神成長和人類文明進步中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全球知識寶庫中一定會為中國留下一席之地。

六、余 論

“21世紀馬克思主義”不是一個名詞性的既成論概念,不是已然確定的、成熟定型的事物;而是一個動詞性的生成論概念,始終處在不斷變化和展開的過程中。21世紀馬克思主義的內涵是生成的,是確定性與開放性的統一。

“21世紀馬克思主義”的確定性包含兩個方面。就其主體形態而言,它不是泛指播撒在世界每一個角落里的馬克思主義,而是特指中國走近世界舞臺中央、中華民族上升為世界歷史民族之后成長于中國、深刻作用于世界的馬克思主義。21世紀其他民族的馬克思主義,其影響世界的廣度、深度、效能,改造世界的力量都要小得多,可稱為“21世紀的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的理論主體定位于中國,絕不是要壟斷馬克思主義的真理權,更不是要剝奪其他國家創新發展馬克思主義的權利,它所強調的僅僅是當代中國才能擔負起發展21世紀馬克思主義的“第一小提琴”角色。就其主體形態來說,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馬克思主義在21世紀目前階段的主干,是第一個定位為“21世紀馬克思主義”的標志性成果,這是確定的;中華民族今天是、今后是、乃至整個21世紀都將是肩負世界歷史任務、引領世界精神的世界歷史民族之一,這也是確定的。當然,中國成為21世紀馬克思主義創新發展的理論高地,但這不意味著中國是21世紀世界馬克思主義的唯一陣地。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的經典馬克思主義學說,是全世界馬克思主義者的公共產品,發展馬克思主義是全世界馬克思主義傳人的共同事業。中國的馬克思主義者、世界各國的馬克思主義者,都是同一個理論大家族的合法成員,都是馬克思精神和事業的忠實繼承人、偉大推進者;20世紀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都行走在馬克思、恩格斯開辟的思想道路上;中國馬克思主義、國外馬克思主義,都是馬克思學說的當代發展,共同構成世界馬克思主義的完整思想譜系。

“21世紀馬克思主義”的開放性在于:展望本世紀,是否會有其他馬克思主義流派(包括中國或其他國家的)能夠定位為“21世紀馬克思主義”?是否會有其他偉大民族上升為世界歷史民族且扛起21世紀馬克思主義的理論旗幟?這是由未來的實踐、未來的人們來回答的問題。今天唯一可以確定的是,歷史不會終結,馬克思主義“并沒有結束真理,而是在實踐中不斷地開辟認識真理的道路”(42)《毛澤東選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96頁。。

中國在全世界高高舉起21世紀馬克思主義的理論旗幟,是一個具有世界歷史意義的重大事件。它意味著中華民族在新時代的特定歷史階段,擔負起為人類作貢獻的世界歷史任務,意味著誕生于19世紀歐洲的馬克思主義理論之再度青春化,意味著走過五千年歷史浮沉的中華民族之再度青春化。

猜你喜歡
歷史
元旦的歷史演變
歷史重現
環球時報(2022-03-16)2022-03-16 12:17:18
如果歷史是一群喵
新歷史
全體育(2016年4期)2016-11-02 18:57:28
篡改歷史
歷史上的6月
歷史上的九月
歷史上的八個月
歷史上的7月
歷史上的5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成人调教在线视频| 国产高清不卡视频| V一区无码内射国产| 国产99视频在线| 亚洲中文无码av永久伊人| 欧美综合区自拍亚洲综合天堂| 91娇喘视频| 亚洲AV成人一区国产精品| 国产综合无码一区二区色蜜蜜| 蜜臀AV在线播放| 亚洲黄色高清| 久久情精品国产品免费| 99这里精品| 婷婷99视频精品全部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天堂网| 全部免费特黄特色大片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忘忧草18| 99热这里都是国产精品| 国产成人三级|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董美香| 99精品这里只有精品高清视频| 日本一区二区不卡视频| 91外围女在线观看| 色成人综合| 免费不卡视频| 不卡网亚洲无码| 亚洲成a人片| 欧美一级专区免费大片| 激情综合网激情综合| 四虎国产精品永久在线网址| 精品视频在线一区| 日韩第九页| 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在线| 免费在线看黄网址| 91偷拍一区|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优播| 亚洲视频免费在线看| 麻豆精选在线| 国产一级做美女做受视频| 怡春院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日本道综合一本久久久88| 四虎影视8848永久精品| 欧洲日本亚洲中文字幕| 91亚洲国产视频| 亚洲专区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久久性妇女精品免费| 亚洲a级毛片| 无码福利日韩神码福利片| 国产精品任我爽爆在线播放6080 | 一区二区影院| 色综合中文综合网| 乱码国产乱码精品精在线播放| 99国产在线视频| 中国国产高清免费AV片| 欧美无专区| 新SSS无码手机在线观看| 日韩毛片基地| 九色在线观看视频| 婷婷五月在线| 在线国产欧美|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不卡| 日韩在线永久免费播放| 亚洲无码熟妇人妻AV在线| 国产欧美日韩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00高中生在线播放| 亚洲成人在线网| 久久人与动人物A级毛片| 亚洲精品福利网站| 久久黄色免费电影| 波多野结衣爽到高潮漏水大喷| 大香网伊人久久综合网2020| 国产欧美成人不卡视频| 欧美69视频在线| 欧美在线视频a| 无码福利日韩神码福利片| 国产成人精品2021欧美日韩| 在线观看亚洲精品福利片| 免费又爽又刺激高潮网址| 欧美激情福利| 欧美激情二区三区| 国产高清毛片| 亚洲欧美成aⅴ人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