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星(景德鎮陶瓷大學,江西 景德鎮 333000)
玻璃雕刻是一門古老而神秘的藝術形式,其歷史可以追溯到幾千年前。玻璃雕刻是將玻璃材料通過刻、雕、磨等手法進行加工和裝飾的過程,以展現藝術家的創造力和技藝。玻璃雕刻具有獨特的透明感和光線反射效果,在藝術品中呈現出瑰麗的光影變化,給人以視覺上的享受。本文將從玻璃雕刻藝術的概況和其藝術表現特點探討玻璃雕刻藝術的獨特魅力。
玻璃雕刻藝術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 000年前的古埃及和古羅馬時期。在這個時期,玻璃制造業蓬勃發展,玻璃制品成為貴族和富商們財富和地位的象征。玻璃雕刻作為一種高級的裝飾工藝,被廣泛應用于建筑、家具和飾品等領域。如羅馬時期的籠形玻璃器(Cage cup)就是其中的代表性作品。它是通過澆注玻璃液成型或者是吹制的厚壁容器,退火后,使用冷加工切割、研磨和拋光技術,雕刻形成類似籠子的鏤空裝飾。

圖1 羅馬帝國時期(300—399 年)籠形杯 直徑12.2 cm美國康寧玻璃博物館藏
玻璃雕刻是人們早期制作玻璃的主要手段之一。人們通常將玻璃制作成型或吹制后用玻璃雕刻的技術來進行裝飾??膳c寶石或玉石雕刻的技術聯系起來理解玻璃雕刻技術,玻璃雕刻使用的工具和技術與寶石雕刻十分相似。薛呂教授在《西方早期玻璃藝術——美索不達米亞、古埃及和羅馬帝國》一文中提到“在奧古斯都統治時期(B.C.27~B.C.14),玻璃工匠們就開始利用雕刻寶石的方法探索如何使用切割、研磨和拋光技術在各種玻璃器物表面進行裝飾,就如同在半寶石材料上實施各種琢刻工藝一樣”。雕刻技術是人們較早掌握的玻璃制作技術之一。但隨著玻璃制作技術的成熟與發展,各種制作工藝越來越成熟,如今的玻璃雕刻技術是使用金剛砂輪和金剛砂鉆頭在玻璃上打磨雕刻的。玻璃雕刻藝術品的制作需要高超的技巧和豐富的經驗。玻璃是一種無規則結構的非晶態固體,其分子結構呈無序排列。因此,玻璃雖然堅硬,但又很脆。玻璃的脆性使得玻璃難以承受重擊,缺乏延展性。玻璃無法像石雕或者木雕那樣使用鑿和錘進行雕刻。必須使用金剛砂鉆頭或者砂輪等以金剛砂為摩擦面的雕刻工具,以砂輪為筆,以砂輪為鑿,精雕細磨,才能造就一件玻璃雕刻藝術作品。
由于玻璃雕刻必須以玻璃器皿、平板玻璃、玻璃塊等不同的玻璃制品為載體,因此可以說玻璃雕刻是依賴于吹制玻璃、鑄造玻璃和浮法玻璃技術的。早期人們常在吹制的玻璃器上雕刻花紋用于裝飾,或在鑄造出的玻璃塊上雕刻造型。如今玻璃吹制的裝飾技法十分豐富,并不依賴于雕刻裝飾。當人們需要玻璃雕塑或浮雕時,如今的鑄造和壓鑄技術也更容易滿足人們對造型的要求。所以玻璃雕刻在眾多玻璃制作技術中失去了主要地位。
盡管如今玻璃雕刻并不是制作玻璃的主要技術,但它仍然具有獨特之處。玻璃雕刻作為一項古老而精湛的工藝,在藝術和工藝美術領域中仍然占有重要地位。首先,玻璃雕刻具有獨特的透明性和光線穿透性。相比于其他材料,玻璃具有獨特的透明質感,能夠通過光線的折射和反射營造出迷人的視覺效果。玻璃雕刻作品在受光照射時,可以呈現豐富多彩的色彩變化和光影效果,給人以極大的藝術享受。其次,玻璃雕刻具有高度的細膩性和精準度。由于玻璃的特性,玻璃雕刻作品可以呈現極為精細的紋理和雕刻效果。藝術家們可以運用各種工具和技法,將復雜的圖案和細膩的紋理雕刻在玻璃表面,呈現出精致而獨特的藝術形態。
玻璃雕刻藝術作為一種獨特的藝術形式,不僅展現了玻璃材料的美感,還具備繪畫性的特點。玻璃雕刻的繪畫性特點在平板玻璃雕刻和玻璃器皿雕刻表現得尤為明顯。因為平板玻璃雕刻和玻璃器皿雕刻大多是在玻璃表面雕刻花紋和圖案,視覺上顯得更平面化。正因如此,玻璃雕刻藝術家不得不加入更多繪畫元素。玻璃雕刻藝術可以通過雕刻和打磨的方式,在玻璃表面創造出各種紋理和圖案。這些紋理和圖案可以是線條、幾何形狀,也可以是自然景物、人物形象等。在玻璃上雕刻過的地方會呈現泛白的磨砂面,因此玻璃雕刻的畫面好比白色的單色畫,就像白色的素描一樣。通過雕刻打磨控制磨砂面的粗糙程度、深淺、大小和粗細,藝術家們可以在玻璃上呈現豐富多樣的細節,使作品更加生動。

圖2 1865 年 套色雕刻玻璃牌匾 美國康寧玻璃博物館藏
在人們生產制作玻璃的過程中,玻璃雕刻藝術多用于玻璃表面的裝飾,因此,許多玻璃雕刻藝術作品是比較平面化的,需要充分考慮其繪畫性特點。但在玻璃雕刻的實踐過程中,要把玻璃雕刻做好,就必須要掌握雕刻的深淺關系,而深淺關系的表現正是玻璃雕刻藝術呈現雕塑性特點的關鍵。玻璃雕刻藝術家必須雕刻出一定的深度,并通過深淺關系的變化塑造立體的形象。這就使得玻璃雕刻藝術呈現出鮮明的雕塑性特點。玻璃雕刻的雕塑性特點要求藝術家必須具備良好的藝術功底和較高的雕刻技術。只有具備良好的藝術功底,才能夠將雕刻的藝術形象完整地呈現出來,合理地在作品中運用形體關系。雕刻技術的高低也是決定玻璃雕刻作品成敗的關鍵。雕刻技術需要長期的磨練,在不斷的實踐中積累經驗、打磨手感,如此才能控制好雕刻的深淺變化,從而將雕刻的形體準確地呈現在作品中。所以無論是玻璃雕刻藝術的制作過程,還是呈現的效果,都是極具雕塑性特點的。
玻璃雕刻藝術之所以會有跨越維度空間表現的特點,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的原因:一、玻璃雕刻藝術是從背面用陰雕的方法,然后在正面呈現畫面,因此玻璃雕刻藝術往往有一個固定的觀看角度。在這個固定角度上,玻璃雕刻的畫面是比較平面的,需要藝術家把握其繪畫性的表現。由于雕刻過程中藝術家必須嚴格把握雕刻的深淺關系,雕刻的形象又是具有空間形體關系的,所以可以認為玻璃雕刻藝術本身就是二維空間和三維空間的相互疊加。二、玻璃材料透明的特性使得玻璃內部本身成為一個可以表現的空間。玻璃雕刻可以在玻璃的表面、外部以及內部進行雕刻,從各種不同的角度創造出豐富的空間,加上玻璃折光和反光的特性,可以創造出更加繁復的鏡像和空間。玻璃雕刻就如同在一個封閉的與世隔絕的空間中創造另一個世界。它可以將二維空間和三維空間相互疊加,也可以將玻璃的內外部空間以及反射出的鏡像空間相互結合,從而呈現跨越維度的空間表現。

圖3 俄羅斯藝術家葉連娜和弗拉基米爾玻璃雕刻藝術作品 《天使》
如圖4所示是俄羅斯藝術家葉連娜和弗拉基米爾的作品《山之龍》,這是一件能夠充分體現玻璃雕刻藝術跨空間維度特點的作品。這件作品采用四塊玻璃相互組合的方式,讓外部空間與玻璃內部空間相互連接。雕刻時將雕刻形象的大部分放在玻璃的邊緣,讓飛龍的形象從玻璃外部延伸到玻璃內部。同時也讓光直接照射到所雕刻的形象上,使飛龍的形象更亮、更突出。玻璃之間的反射和漫反射,讓透進來的光在玻璃內部和飛龍的身體上來回翻轉,龍的形象和光,讓整件作品的光影變幻莫測。四塊玻璃產生鏡像與所雕刻形象產生的陰影,讓每一個角度都有豐富的光影效果,讓龍的神秘力量無限地擴張。因為玻璃透光和反光的原因,讓人感受到作品中龍無處不在。

圖4 俄羅斯藝術家葉連娜和弗拉基米爾玻璃雕刻藝術作品《山之龍》
通過《山之龍》這件作品我們對玻璃雕刻藝術跨越緯度的空間表現可見一斑。由于在玻璃雕刻的過程中首先需要在玻璃表面刻畫圖形,也就是在二維空間呈現畫面;再通過雕刻的深淺塑造形體,也就是在三維空間雕刻立體形象,三維的立體形象在玻璃表面和玻璃內部都可以呈現,這就讓玻璃雕刻藝術作品有了跨越二維空間和三維空間的特點,同時也有了聯通玻璃內部空間和外部空間的特點。由于在玻璃雕刻的過程中會保留大量拋光的玻璃表面,讓玻璃有了變幻莫測的鏡像空間和折射空間,玻璃雕刻藝術作品能夠形成變化極為豐富的光影效果和空間效果。因此,可以說玻璃雕刻藝術能夠實現跨越空間維度的藝術表現。這一特點是其他藝術形式很難做到并與之媲美的。
玻璃雕刻藝術是人們最早掌握的玻璃制作技術之一,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玻璃雕刻的工具和技術也有了巨大的進步。玻璃雕刻藝術無論是歷史、技術還是藝術表現,都有很大的研究空間。在國內,如淄博、臺州等地仍有許多玻璃雕刻工藝品產出。淄博的套色玻璃雕刻的鼻煙壺、花瓶等一直頗受人們的追捧,臺州的玻璃雕刻畫也曾遠銷國外。但在玻璃藝術發展的過程中極少看到有學者和藝術家專門研究玻璃雕刻藝術,這令筆者深感惋惜。玻璃雕刻這項古老的藝術表現形式在當代社會似乎有著沒落的趨勢,可能是因為玻璃雕刻藝術本身對于創作者的技術水平和藝術水平有著較高的要求,而且需要創作者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研究和制作。盡管如此,玻璃雕刻藝術仍有其獨特的魅力,其繪畫性、雕塑性是它表現力的源泉,能夠跨越空間維度的表現力,鮮有其他藝術形式能夠媲美??偠灾?,玻璃雕刻是非常值得人們研究和傳承的一種古老而又充滿魅力的藝術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