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臧 偉
全省組織部長會議強調,要把旗幟鮮明講政治作為根本要求,突出抓好黨的政治建設各項任務落實。黨的政治建設是黨的根本性建設,是黨的建設的“根”和“魂”。組織部門作為黨管干部的核心部門,肩負著管黨員、管干部、管人才的重要職責,要堅持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全面貫徹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切實把黨的政治建設貫徹到組織工作各方面全過程。
突出政治引領,筑牢黨員干部思想根基。要深入實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教育培訓工程”,把黨的二十大精神納入各級黨校(行政學院)干部教育培訓重要內容,納入各級黨委(黨組)理論中心組學習、“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黨內政治生活重要內容,著重加強政治忠誠教育和黨性教育,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夯實根基。創新學習培訓方式,結合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實際,聚焦產業發展、科技創新、新舊動能轉換、鄉村振興、基層治理等領域,探索開展案例式、體驗式、模擬式、沉浸式專題培訓和實戰化歷練,推動知與行相統一、理論和實踐相融合,增強干部戰略思維,錘煉專業精神,提高專業能力。
突出政治標準,樹立正確選人用人導向。要堅持把政治標準放在首位,拓展干部選任的考察“半徑”,全方位、近距離、深層次考察干部的政治素質,注重了解干部在完成急難險重任務、處理復雜問題、應對重大考驗中的表現,建立“政聲人去后”干部評價體系,努力把干部政治素質考準考實,對政治不合格的實行“一票否決”,堅決防止政治上有問題的人蒙混過關。敢于斗爭、善于斗爭是中國共產黨人鮮明的政治品格,要有組織有計劃地把干部尤其是年輕干部放在改革發展、鄉村振興、項目建設等一線去歷練,推動干部在嚴峻復雜的斗爭中錘煉意志,加強干部斗爭精神和斗爭本領養成,著力增強防風險、攻難關、迎挑戰、抗打壓能力。
突出政治功能,全面夯實黨的基層基礎。深入推動城市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健全黨政服務、紅色物業服務、公共設施服務、便民服務、志愿服務等五項機制體系,著力構建黨建引領、多元市場主體和社會主體積極參與的城市基層治理新格局,不斷提高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的能力水平。深入推進抓黨建促鄉村振興,改變就村抓村慣性,推動抓黨建促鄉村振興示范片區建設,促進村莊資源整合、治理聯合、發展融合,提升發展質量。同時,全面抓好村黨組織帶頭人隊伍建設,加強對村干部特別是“一肩挑”人員管理監督,回引優秀人才擔任村“掛職書記”“掛職主任”,為鄉村全面振興提供強勁動力。著力推進“兩新”組織黨建工作,通過成立行業黨委、建設暖心驛站、搭建載體平臺等,建立健全新業態新就業群體動態摸排、關愛激勵、黨建保障等工作機制,不斷形成管理規范有序、服務高效有力、動能充分激發的良好態勢和格局。
突出政治方向,激發人才創新創造活力。要堅持黨管人才原則,樹牢“人才是第一資源”理念,強化對人才的政治引領和政治吸納,引導人才增強對黨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感情認同。拓寬人才引進渠道,激勵用人單位引才育才,從樹立榜樣、營造氛圍、政策支持、國企引領、資源傾斜、服務保障等方面,細化具體措施,強化對用人單位引才育才的激勵。建立人才聯系機制,按照“一比一”原則為高層次人才配備服務專員,經常性地了解掌握專家人才的思想動態、工作情況、生活狀況。優化人才服務水平,用心服務“關鍵小事”,著力打造人才安居工程,統籌人才醫療、教育、落戶、文旅、交通、住房等關鍵事項服務,使人才切實感受到黨組織的溫暖和厚愛,激發創新創造的激情和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