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居祥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深刻指出,要“增強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并強調要堅持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加強城市社區黨建工作,推進以黨建引領基層治理。這就要求我們必須著力加強服務型基層黨組織建設,將大大的文章落筆在小小的黨建“網格”上,以高質量的黨建工作不斷提升基層治理水平。
建強小“網格”,要完善基層組織體系末梢。要把強化黨組織領導作為解決城市基層治理問題的主抓手,將原有的街道黨工委和社區黨委兩級黨組織架構體系向下延伸,把黨支部建在小區里,推動小區黨支部全部實體化運行,構建“街道黨工委—社區黨委—小區黨支部”三級組織架構,選定黨員樓棟長和黨員中心戶,真正將黨的組織延伸到基層社會的“毛細血管”和“神經末梢”。要將之前各部門設置的黨建、綜治、民政、信訪、應急管理等各類網格進行統一整合,優化網格設置,實行網格與小區合一,對黨政機關或大型商業區,還可以設置專屬網格。要劃定網格的職能責任,把黨建、綜治等各類便民服務事項全部納入網格,推動“多網融合、一網統籌”,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
建強小“網格”,要充實一線干部隊伍力量。要圍繞網格治理,抓好三支基層干部隊伍建設。一是網格員隊伍。每個網格都要選配一名專職網格員,可以試行社區工作者“定崗網格(小區)”,將專職網格員納入社區工作者統一管理。同時,還可以積極引導“快遞外賣小哥”主動融入城市治理,擔任兼職網格員,充分發揮走街串巷的工作優勢,成為社區的“民情前哨”和“流動探頭”。二是社區干部隊伍。要著力推動社區工作力量下沉。每個社區除保留必要的工作人員外,其余社區干部要全部下沉一線,常態化駐小區開展工作。三是黨員志愿者隊伍。要深入開展黨員“亮身份、展風采”活動,引導機關事業單位黨員干部到居住小區報到,常態化開展志愿服務活動,激發黨員干部服務基層治理的工作效能。
建強小“網格”,要實現治理資源高度融合。隨著生活方式的深刻轉變,群眾的生活需求愈發多樣化,對各類服務事項的要求和標準也不斷提升,傳統的行政體制機制已不再完全適應基層治理實際。要打破行政壁壘和制度藩籬,按照資源共享、工作互通的原則,將各單位各領域各系統獨有的行政資源變為區域共享資源,提升為民服務的效率和水平。要依托“大數據”技術,打造區域核心的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智慧管理平臺,將黨建引領、網格管理、平安建設等分散在各系統的信息資源深度整合,統一納入指揮調度板塊。要配套研發群眾客戶端和網格員客戶端,制定群眾“需求清單”、行政“資源清單”、黨員志愿服務“項目清單”三張清單,完成“點單—派單—接單—處理—反饋”的良性閉環,實現線上網絡、線下網格“雙網”融合,人在網格走、事在網上辦,全方位滿足群眾多樣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