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任晶晶
日前,中國外交部相繼發表《全球安全倡議概念文件》和《關于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中國立場》兩份重要文件,直面當今世界面臨的安全挑戰,聚焦應對安全挑戰的有效途徑,闡釋了全球安全倡議的核心理念和基本原則,系統提出了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中方立場,具有鮮明實踐特征和行動導向,為全球安全倡議落地實施指明了方向、明確了抓手,為全球安全治理貢獻了清晰、完整的中國方案,為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提出了系統可行的操作路徑,展現了中國對維護世界和平的責任擔當和對守護全球安全的堅定決心,對于推動國際社會應對當前全球安全領域面臨的嚴峻挑戰,引領國際社會在新形勢下開展全球安全合作具有重要指導意義和實踐價值。
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開。國際力量對比發生深刻調整,大國戰略互信與合作嚴重缺失,冷戰思維與熱戰沖突并行,單邊主義、霸權主義、強權政治肆虐橫行,傳統安全與非傳統安全威脅交織疊加、相互聯動,新的脆弱點、動蕩源不斷出現,和平赤字、安全赤字、信任赤字、治理赤字有增無減,國際社會面臨的各種風險挑戰日益嚴峻。特別是烏克蘭危機的外溢效應波及全球,國際能源、金融、糧貿、運輸等合作受到干擾,全球經濟復蘇進程受阻。世界秩序在多邊與單邊、團結和分裂的較量中變革激蕩,世界又一次站在歷史的十字路口。“世界需要什么樣的安全理念、各國怎樣實現共同安全”,成為擺在國際社會面前的緊迫時代課題。為此,習近平主席于2022 年4 月創造性提出全球安全倡議,倡導走出一條對話而不對抗、結伴而不結盟、共贏而非零和的新型安全之路,體現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核心要義,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贊同和支持。
全球安全倡議植根于以和為貴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來源于中國獨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實踐,是中國向世界提供的重要國際公共產品。全球安全倡議的核心理念與原則是:堅持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堅持尊重各國主權、領土完整;堅持遵守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堅持重視各國合理安全關切;堅持通過對話協商以和平方式解決國家間的分歧和爭端;堅持統籌維護傳統領域和非傳統領域安全。這“六個堅持”彼此聯系、相互呼應,是一個辯證統一的有機整體。其中,堅持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是理念指引,堅持尊重各國主權、領土完整是基本前提,堅持遵守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是根本遵循,堅持重視各國合理安全關切是重要原則,堅持通過對話協商以和平方式解決國家間的分歧和爭端是必由之路,堅持統籌維護傳統領域和非傳統領域安全是應有之義。《關于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中國立場》是在全球安全倡議理念和原則指導下制定的一份體現中國獨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精髓的文件,重申中方一貫主張,吸納各方合理關切,為早日結束沖突、確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推動戰后重建提出了切實可行的方案和路徑,形成了國際社會在烏克蘭問題上的最大公約數。
在當前不確定、不穩定因素空前增多的國際形勢下,中國作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和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維護和平、共促發展中能夠發揮什么作用備受國際社會矚目。中華民族自古崇尚和平、追求和平,中國人民歷來珍視和平、維護和平。走和平發展道路,是中國從對歷史、現實和未來的深刻思考中作出的戰略抉擇。早在70 年前,中國政府就提出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這一戰后國際關系的基本準則。中國是世界上唯一將和平發展寫入憲法的國家,是五個核大國中唯一承諾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國家。新中國成立70 多年來,中國從未主動挑起一場戰爭,從未占領別國一寸土地。在和平與安全問題上,中國是世界上記錄最好的大國。中國用自身實踐證明,和平發展道路不僅走得通,而且很成功;中國不僅自己要堅定不移走下去,而且還期待并歡迎更多的國家同中國一起走和平發展道路。
當代中國的發展受益于和平的國際環境,而中國的和平發展又為世界和平的維護提供了重要保障。當今全球安全領域之所以亂象叢生、積重難返,根源就在于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沒有得到應有的尊重和真正遵守,在于個別國家沒有切實踐行全球安全倡議所倡導的理念和原則,把一國之私利凌駕于國際社會公利之上。中共二十大確定了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心任務。中國人民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萬眾一心踏上新時代新征程,這不僅為動蕩的世界提供了最重要的穩定性和確定性,也為世界和平與發展事業注入了最強勁的正能量。中國已成為推動國際社會踐行全球安全倡議的中堅力量和推動建設人類安全共同體的定海神針。
在推動建設人類安全共同體的進程中,中國將堅定支持聯合國在全球安全治理領域發揮核心作用,支持聯合國為預防戰爭沖突、建設和平架構、推動戰后重建所作的努力;努力促進大國協調和良性互動,倡導大國帶頭講平等合作法治,反對搞霸權霸凌霸道,攜手構建和平共處、總體穩定、均衡發展的大國關系框架;積極推動對話和平解決熱點問題,支持問題當事方以對話解爭端、以協商化分歧,推動國際社會主持公道正義,促熱點“降溫”,為危機“泄壓”;有效應對傳統與非傳統安全挑戰,致力于維護全球戰略穩定,反對軍備競賽,防止核戰爭風險,維護核領域國際安全,致力于團結抗疫、合作反恐,共同維護數據安全、生物安全、供應鏈科技鏈穩定;倡導加強全球安全治理體系和能力建設,推動形成各國政府和國際組織協同、非政府組織參與的安全治理格局。
踐行全球安全倡議需要國際社會團結合作、相向而行,實現共同安全最有效的途徑是齊心協力、同舟共濟。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需要有關國家和國際組織不斷推進安全理念對接,堅持安全不可分割原則,積極尋求安全利益融合,探尋實現可持續安全的治本之策、長遠之道。在當前形勢下,中方明確主張,核武器用不得,核戰爭打不得。各方應嚴格遵守核安全公約,堅決避免出現人為核事故。各方應共同反對使用或威脅使用核武器,防止核擴散,避免出現核危機。同時,反對任何國家在任何情況下研發、使用生化武器。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我們所處的是一個充滿挑戰的時代,也是一個充滿希望的時代。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歷史潮流不可阻擋。維護國際和平安全、促進全球發展繁榮,應該成為世界各國的共同追求。全球安全倡議倡導以團結精神適應深刻調整的國際格局,以共贏思維應對復雜交織的安全挑戰,旨在消弭國際沖突根源、完善全球安全治理,推動國際社會攜手為動蕩變化的時代注入更多穩定性和確定性,實現世界持久和平與發展。中國的安全與世界安全密不可分,中國安全了,世界才安全。當前,中國人民正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途上闊步前行,但來自外部的打壓、遏制、圍堵始終沒有停息,中國的主權和安全受到日益嚴重的威脅。中國將始終致力于走和平發展道路,永遠不稱霸、不擴張、不謀求勢力范圍,不搞軍備競賽。但是,中國也從來不怕壓、不信邪,決不會吞下損害國家利益的苦果。中國堅決反對一切形式的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堅決反對冷戰思維和陣營對抗,堅決反對任何外部勢力干涉中國內政,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和國際公平正義。中國在推動國際社會踐行全球安全倡議的過程中,將繼續發揮新安全理念踐行者、安全合作推動者、安全產品供給者和安全熱點斡旋者的積極作用,同全世界所有愛好和平、謀求共同安全的國家和人民攜手同行,并肩守護地球家園的和平安寧,努力推動構建人類安全共同體,進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