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家勝敗,情狀萬殊,不可以一事推之。(《唐李問對》卷中)
【釋義】用兵打仗無論勝敗,具體情況都會千差萬別,不可拿一個事例去簡單地進行推論。
夫攻者,不止攻其城、擊其陣而已,必有攻其心之術焉;守者,不止完其壁、堅其陣而已,必也守吾氣而有待焉。大而言之,為君之道;小而言之,為將之法。(《唐李問對》卷下)
【釋義】所謂進攻,不只是單純地攻打敵人的城池和軍陣,還必須有瓦解敵人軍心的策略;所謂防守,也不只是單純地完善壁壘、鞏固營陣,還必須保持我軍的旺盛士氣,待機破敵。往大里說,這是如何為君的道理;往小里說,這是如何為將的方法。
用兵之術,戰勝不可專,專勝有必敗之理;戰敗不可專,專敗有反勝之道。(《虎鈐經·勝敗》)
【釋義】用兵之法,在于戰勝之后不可過度專注于已有勝利,過度專注于已有勝利存在必然失敗的道理;戰敗之后不可過度專注于已有失敗,過度專注于已有失敗會忽略反敗為勝的可能。
釋實而攻虛,釋堅而攻脆,釋難而攻易,此百戰百勝之術也。(《武經總要·前集·制度四》)
【釋義】避實攻虛,避堅攻脆,避難攻易,這是百戰百勝的用兵之術。
善用兵者,使之無所顧,有所恃。無所顧,則知死之不足惜;有所恃,則知不至于必敗。(《權書·心術》)
【釋義】善于用兵的人,能使將士無所顧忌而又有所憑恃。無所顧忌,就會明白交戰時應當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有所憑恃,就會清楚自己一方不至于必然失敗。
師不必眾也,而效命者克;士無皆勇也,而致死者勝。(《何博士備論·漢光武論》)
【釋義】軍隊不一定非要數量眾多,只要能效力拼命就可以戰勝敵人;士卒也不可能全都勇敢,只要能效死作戰就會獲得勝利。
凡與敵戰,士卒蹈萬死一生之地,而無悔懼之心,皆信令使然也。上好信以任誠,則下用情而無疑,故戰無不勝。(《百戰奇法·信戰》)
【釋義】凡與敵人交戰,士卒踏上的是萬死一生的戰場,但卻沒有后悔畏懼之心,都是將帥平時對他們誠信不欺他們才這樣做的。將帥講究信義,待下以真誠,那么士卒無疑就會報之以真情,所以能戰無不勝。
對壘久持,絕糧道為第一要義。(《歷朝兵機匯纂·祖逖》)
【釋義】兩軍對壘相持不下時,切斷敵人的糧道是第一要緊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