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子睿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也是中華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稟賦。” 中國共產黨確立的中國式社會主義現代化道路,是新時代的創新成果。深刻理解“中國式現代化”內涵,就要運用創造性思維,適當改變思維的方向、變換思維的角度,采用逆向思維、側向思維、合向思維,實現思維多樣化。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我們推進的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突出強調,“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
正向思維是指人們運用過去的知識和經驗,在已有理論指導下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一種能力或方法。堅持正向思維,可以更加深刻理解“堅持黨的領導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首要前提”。 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的百年發展歷史已經證明:黨的全面領導是國家和民族興旺發達的根本,是全國各族人民幸福安康的源泉,更是中國式現代化久久為功、持續推進、行穩致遠的保障條件。
哲學上講“守正創新”, “守正”是前提、是基礎,也是堅持正向思維的理論依據。新中國成立之初,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人民對現代化建設進行的艱辛探索,適時提出“四個現代化”的奮斗目標;改革開放之初,中國共產黨基于中國當時實際情況提出“三步走”戰略;進入新世紀,中國共產黨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黨的十九大提出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新時代新征程,黨的二十大提出中國式現代化“兩步走”的戰略安排。上述戰略的提出和調整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人民實現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三次偉大飛躍過程中,不斷給自身提出新任務、確立新目標的歷程;而始終高舉堅持社會主義旗幟向中華民族復興的目標努力前進,不僅是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人民從勝利走向勝利的關鍵,也是堅持正向思維“守正”前行的集中體現。
逆向思維也叫反向思維,是一種創造性思維,它強調從事物的反面或對立面來思考問題。由于人們受心理傾向、心理定式的影響,即在思考問題時,采取一次特定的思路,下一次采取同一種思路的可能性就很大,容易導致人們形成一種固定的思維模式,這就需要從逆向思考拓展思路。
1992年春,鄧小平同志在南方談話中,精辟地分析國際國內形勢,科學地總結了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黨的基本實踐和經驗,明確地回答了經常困擾和束縛我們思想的許多重大認識問題。并且鄭重告誡全黨全國人民,判斷是非的標準,應該主要看是否有利于發展社會主義生產力,是否有利于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這“三個有利于”后來被寫進十四大報告和中國共產黨黨章總綱,成為判斷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標準。
可以說“三個有利于”標準體現了典型的逆向思維。因為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的目標便是發展生產力、增強綜合國力、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這是“中國式現代化”的目標。所以,我們可以從這個目標出發,逆向推出我們應該采取的路線、方針和政策,然后再按照已經確定的路線、方針和政策去實現我們的目標。
側向思維是指從其他離得很遠的事物中,通過聯想,獲得啟示,從而產生新設想的一種創造性思維方法。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實現現代化需要經過工業化、城市化過程,經濟發展、生產力水平提高和生活水平改善是重要標準。人口眾多是中國無法改變的基本國情,實現共同富裕是中國式現代化與西方現代化最本質的區別。
善用側向思維,可以發現中國式現代化與西方現代化實現的時間和方式不同、價值取向不同、實現的路徑不同。這樣就比較容易理解西方現代化的表現形式為進一步實現少數資產階級利益最大化。中國式現代化與西方現代化最大不同是“最終結果不同”。中國式現代化的崇高使命是讓全體人民獲益,終極目標是實現共同富裕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這是中國共產黨從成立以來一直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為人民謀福利的體現,也是為什么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人民開展脫貧攻堅,努力踐行以人的全面發展為導向的人民觀、發展觀、現代化觀的根本原因。
“合向思維”又稱“連接思維”或“組合思維”,是指把多項貌似不相關的事物通過想象加以連接,從而使之變成彼此不可分割的新的整體的一種思考方式。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中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國內不同地區在生態環境、地理位置、氣候條件、人口數量、資源蘊藏、自然稟賦等諸多方面存在巨大的差異。發展不協調是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目標的最大梗阻和隱患。協調發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關鍵,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人與自然、和平與發展三大關系是實現“中國式現代化”必須處理好的問題。要實現協調發展就需要更全面地看問題,習近平總書記代表黨中央提出的“五大發展理念”最集中體現了協調發展的深刻內涵。
引入合向思維可以理解協調發展理念的精髓,深刻理解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這樣才能在黨的領導下結合本地區實際做好工作,為“中國式現代化”添磚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