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歌 滕花朵
隨著社會不斷發展,需要借助社區居家養老的力量,對家庭養老進行補充。依托完善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模式,為老年人提供針對性的養老服務,通過運用大數據技術構建新型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體系,在對社會資源進行整合和利用的基礎上,滿足老年人多樣化的養老需求。
社區居家養老模式實現了家庭養老和社區養老的綜合,是指老年人一直住在家人所屬的社區中,平日的生活起居包含體檢、看病、文化娛樂等多項服務由社區提供,按照老年人或家屬的要求,所屬社區照料中心或者服務站與家屬一起照顧老年人。不少專家針對養老服務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明確了家庭養老的不可替代性,并主張要推行以家庭養老為主、其余家人贍養服務為補充的贍養保障體系。雖然家庭養老在對老年人的贍養中仍起主導作用,但除在經濟上給老年人以支持之外,還應該從精神、心理等方面對老年人加以關懷和呵護。所謂社區居家養老模式,可讓老年人選擇居住在自己家里,在獲得子女關懷的同時,由社會機構來擔負老年人部分養老服務工作,并由社區和家庭成員共同承擔。通過這種方式,老年人能不遠離長年居住的生活環境、熟悉的鄰居。社區居家養老模式不但承擔了社區與家庭養老兩方面的功能,還提升了社會養老保障水準。
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對象范圍面不廣。如今,養老形式逐漸走向多元化發展方向。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模式是隨著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應運而生的,是指以家庭為單位基礎、以城鄉社區作為重要依托的新型養老模式。通常情況下,社區內的老年人都是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的對象,但受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人才數量不足和資金短缺等因素的影響,在確定養老服務對象的過程中只能結合各地的具體情況。以河南省為例,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的對象主要以空巢老人和低保老人為主,但實際上還有很多老年人也需要社區為其提供養老服務。因此,河南省社區居家養老模式還有較大優化空間,需要聯合多方力量,逐漸打造出以地方政府為主導、以社區為重要依托的社會全員參與的現代化社區居家養老新模式。
社區居家養老服務質量有待提升。盡管河南省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在不斷改進的過程中已經獲得初步成效,但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仍有不足之處。筆者在調查中發現,河南省的社區養老服務設備相對滯后,基礎設施功能單一,日間照料中心面積不大。近年來,老年人的養老需求不斷提升,但一些居家養老服務部門并沒有足夠的場地和床位用于老年人日常生活和居住,供求矛盾突出。因此,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需要從日常生活、就醫體檢、心理咨詢及安全教育等多個方面入手,開展條件改善工作,進一步打造讓子女放心、老年人舒心的社區居家養老新模式。
社區居家養老服務資金投入力度仍需加強。這也已經成為制約河南省社區居家養老服務質量提升的首要因素,而這一問題也同樣在其他城市中存在。盡管河南省政府已經投入大筆資金用于社區居家養老生活補貼,對改善老年人生活質量起到了一定幫助,但在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的后續運作過程中,仍然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受制于資金不足的影響,導致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的環境、設施較為簡陋,不利于提升老年人的養老服務質量。為應對這一問題,應當進一步提供相關政策支持,保障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業態的健康發展,從智慧養老、居住環境適老化改造、日間照護等多個方面入手,全面優化社區居家養老的業態構成,讓社區居家養老模式更好地滿足社區居家養老人群的現實需求。
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人才較少。目前,河南省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大部分都沒有養老業務工作的相關經歷,專業、文化素質也較低。盡管河南省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有300 多名注冊義工,但大多數人都缺乏相關工作經驗,也沒有進行系統培訓,對養老服務護理知識掌握不足,無法滿足社會居家養老服務需求。因此,要打造河南省社區居家養老新模式,亟需政府、社會及社區等多方力量聯合,不斷強化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從業人員的專業素養培育工作,同時提高各級部門對于服務中心的監管力度,切實提高選擇社區居家養老人員的滿意度。

圖據網絡。
拓寬資金來源,構建多元化資金投入機制。要想加速推動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進程,就要有健全的醫療服務設施作為保障,有為老年人提供日常娛樂的活動場所,還有為老年人提供必要的生活用品。但由于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屬于社會福利事業,單純依賴地方政府部門每年提供的財政補貼是不足的,因此,要積極拓展社會居家養老服務資金來源途徑。
突出地方特點,促進居家養老服務多樣化。要始終以全面適應老年人多元化護理需要為根本出發點與落腳點,因地制宜,逐步建立各具特色、服務內容多樣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模式,打造家園互助型居家養老服務模式,構建集日常生活照顧、療養醫療保健、社會文化體育娛樂等多元化功用為一體的綜合服務型模式,積極發揮社會義工的作用,關懷高齡、獨居、空巢、傷殘等特殊老年人群體,逐步建立情暖空巢老人的居家養老服務管理模式。
依托技術創新,開辟社區居家養老新途徑。充分發揮大數據的優勢,開辟和拓展社區居家養老的途徑,有助于發掘老年人市場的潛力,吸納更多的資金流入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領域。首先,應認識到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的中樞地位,通過收集和整合各種社會公共信息,深入剖析老年人護理服務需求和生活需要,予以老年人生活補助。其次,在重大節日舉辦主題活動。如可舉辦中秋節“百家宴”等活動。再次,深入開展“孝老愛親模范”的評比活動,建立好人榜,用先進榜樣和典型事跡來鼓勵和宣傳孝親敬老養老的傳統美德,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以吸納更多年輕人加入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活動中。最后,成立志愿服務隊、志愿服務站等,通過發揮志愿者精神,引導更多人加入志愿者隊伍,參與志愿服務活動。全面深入地展開“結對幫扶”活動,為獨居、空巢、高齡、傷殘老年人提供日常生活照顧等上門服務,讓老年人在獲得幫助的同時,感受到關懷、溫暖。
強化隊伍建設,提升社區居家養老服務質量。高??稍O立老年服務管理、醫護康復、心理咨詢等學科,以定向培養的方式為社區居家養老服務行業發展提供需要的人才。同時,發揮社區衛生服務站的功能,構建專科醫護團隊,以實現“醫養結合”,使之融入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的發展中。還可以聘請專業人員對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進行指導,并對服務人員的表現進行考核,實行崗前和崗位培訓,做到持證上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