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林莫
在線教學模式逐步普及,云創業平臺初露鋒芒,構建創新創業共同體成為新共識。通過挖掘人才培養與創新創業教育之間的有效結合點,并在教學實踐中進行充分融合,開展更多與創新創業相結合的課程,可以增強學生的創業技能以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財經類院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具有重要意義。一方面,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可以提高高校畢業生的綜合競爭力,助推經濟建設;另一方面,基于本科院校的人才培養目標,將創新創業的教育理念融入教學體系中,有利于培養出兼具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的復合型人才。此外,對于學生個人來說,創新創業教育可以使其形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培養其創新思維和發散思維,進而激發其開闊視野,使其在擁有專業技能的同時,更好地適應未來人才市場的需求。
目前,一些財經類院校多重教學輕實踐,沒有很好地將創新創業教學有效融入到課程體系建設中去,導致部分高校畢業生沒有足夠的創新創業意識,使勞動力素質和產業發展不適配。
創新創業教育評價體系亟待明確。當前,高校財經類專業開展創新創業教育雖取得一些成效,但仍存在著評價主體不全面、評價指標單一等問題。針對財經類高校的創新創業研究較少,鮮有探討符合其專業特征的評價體系。一些財經類院校開展的創新創業教育不符合財經類專業特點,創新創業教育并沒有與其專業特點很好地融合。另外,當前大多數研究直接將評價指標體系等同于評價體系,指標體系過于單一,并沒有對評價指標體系進行細化,指標體系中缺少目的、內容、主體等評價指標。
人才培養目標不明確。財經類院校的培養目標是向金融企業輸出人才。隨著經濟的發展,金融企業對人才的要求也隨之發生變化。目前,部分地方應用型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目標和理念大多還停留在提高學校畢業生就業率和緩解就業壓力的層面上,僅將創新創業人才目標定為培養應用型人才方面,并沒有對創新創業教育進行深入剖析和理解。
課程教育體系不健全。當前,一些財經類院校僅將當前社會所需的人才標準通過講授課本的形式向學生講述,在授課之余,并沒有開展相關的實踐活動;或者設置的相關課程內容沒有更新,依然按照以前的版本對學生進行授課。
師資結構過于單一。大部分從事創新創業教育的教師并非專職教師,他們還兼顧了諸如大學生就業指導的工作,沒有多余的精力鉆研創新創業教育。此外,創新創業教育應緊密結合實際,符合人才市場的需求。而大部分教師來自師范院校,除有教學經驗外,并無其他行業相關經驗,對創新創業教育的了解也不全面、不充分。大部分教師的相關經驗來自于書本和自己對創新創業的理解,不能給學生傳授更多與創新創業相關的經驗。
學生對創新創業不感興趣,創新意識不強。學生畢業后偏向從事金融專業傳統對口職業,主要的就業領域多為銀行、證券、保險等,在校期間主要以備考金融會計行業從業證書為主。目前,部分學生認為金融行業是“鐵飯碗”,只要可以進入相關行業就職,就可以干到退休,對創新創業不感興趣,創新意識不強。
細化創新創業教育評價結構,制定適合財經類高校的評價體系。細化創新創業教育評價體系。評價體系應包括評價目的、評價內容、評價對象、評價主體、評價標準、評價方法、評價結果運用等。針對財經類高校的特點,構建合理客觀的創新創業教育質量評價體系能夠促進財經專業創新創業教育高質量開展,同時切實提升學生核心競爭力。
圖據網絡。
轉變教育觀念,優化人才培養方案。高校應從自身內涵建設和轉型發展出發,把創新創業教育融入到日常教學中。制定明確的教學方案,包括具體的實施細則、培養過程、預期培養結果等,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目標,培養適應社會發展的人才。
健全教育課程體系,優化創業教育方法。彌補傳統教育課程體系中的漏洞,改變以傳統授課方式為主的教學模式。將“授課式”教學與“實踐型”教學相結合,將課后作業與實訓相關聯。通過創新教學方式,讓學生運用實習、社會調查等方式多方位對所學專業進行了解;優化課程結構,形成通識類、專業基礎類和創新創業課程相融合的多元化課程結構,每種課程類型比例與對應專業適配,將創新創業課程落到實處;創新教學方法,可以擴大跨專業實訓的課程體系,不僅可以讓學生提前了解行業的情況,也可以讓學生在“工作”中判斷自己是否勝任該崗位,更全面、精準地了解自己,知道自己適合什么工作,明確目標和方向。同時,實訓課程中含有學生自主運營階段,這個階段的工作由學生自己完成,不但可以增強學生的主動思考和判斷能力,同時也對學生自主創業能力和創新生產經營的能力有了更好的提升。增設校外實訓環節,可通過合作企業為學生提供真實的工作環境。加大與金融機構之間的聯系,不但可以獲得金融市場的最新動態,同時加強校企合作,還可以根據企業的用人標準及時調整課程內容,適配金融市場的用人需求。
合理優化師資結構。打造實踐型師資隊伍,打造“雙師型”教師團隊,聘請有相關社會經驗特別是從事過新興行業的教師作為授課教師,不僅可以滿足學生對于“實踐型”教學的要求,還可以加強學校和金融市場間的聯動,使學生能夠及時了解行情和市場的變化。與此同時,對于在校教師可以加大培訓力度,組織教師參加行業學術會議等,也可邀請金融行業人員到學校舉辦講座,分享從業經驗,進行案例分析。
拓展學生思維,增強學生創新創業意識。引導學生思維從傳統思維到創新思維的轉換,加強對新技術新思維的了解。而引導學生轉變思維要先改變授課教師的傳統思維模式,以授課的大綱、課件為改革基礎,在教學內容方面應引入大數據和區塊鏈技術結合風險案例進行分析,逐步完善學生金融素養,培養其互聯網思維,進而提高其創新創業能力,增強創新創業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