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靜

寧波市江北區外灘風貌 沈國峰 攝
創新,是地方發展的活力之源。圍繞“315”科技創新體系建設工程,江北區持續優化創新生態,讓創新鏈為產業鏈精準賦能,為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今年以來,寧波市江北區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認真貫徹落實上級決策部署,強力推進“創新深化”,深入實施“315”科技創新體系建設工程,聚焦區域特色特點,錨定全年指標,狠抓落實攻堅,主要創新指標完成情況位居全市前列,在全省半年度“315”科技創新體系星級評定中獲評“五星”,居全市首位。
以液晶顯示光學反射膜技術作為切入點,一舉打破國外技術壟斷,光學反射膜產品歷時5 年實現全球市場占有率第一佳績,一度接近60%……擁有如此科技硬實力的企業,正是位于江北高新區的長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長陽科技是江北區重點引進的高新技術企業之一,2018 年,該公司的反射膜產品獲得工信部授予的“單項冠軍產品”稱號;2022 年,公司銷售收入突破10 億元大關。公司董事長金亞東坦言,企業快速發展的背后,離不開政府“有形之手”的大力支持。“作為一家資金和技術密集型企業,創業前期需要大量財力、人力和物力的投入,得益于國家對高新技術企業發展的政策支持,長陽科技的創新動力不斷被激發。”金亞東介紹說。
近年來,江北積極打造產業集聚高地,賦能高質量發展,其中高儲能和關鍵電子材料制造產業集群在光電材料、磁電材料、新型顯示等細分領域發展迅速,其規模效益已成為帶動區域經濟發展的關鍵力量。如何發揮產業集群發展帶來的集聚效應和規模效應?如何助力產業集群提升創新能級?江北自有解題妙招——系統落實“315”科技創新體系建設工程,構建“一專班一平臺四機制”工作體系;強化專班運作,深入開展研發創新“診斷+提升”行動;迭代升級“科技大腦”,發揮企業新產品研發服務“一件事”數字化平臺賦能作用;優化科技創新政策體系,布局戰略科技平臺,并持續加大產業技術研究院等科技創新“栽樹工程”引進建設力度,加快形成“基礎研究—應用開發—成果轉化”的創新鏈。
如今,江北高儲能和關鍵電子材料制造集群成功入選國家創新型產業集群;“江北新興智能制造產業園項目”“愛柯迪智能制造科技產業園”成功入選省“315”科技創新體系建設工程重大項目庫;企業新產品研發服務“一件事”成功入選營商環境“微改革”省級項目庫。
產業是科技創新的“主戰場”,科技是產業升級的“動力源”,促進創新鏈和產業鏈深度融合是江北發展的必由之路。今年,江北率先啟動建設創新鏈、產業鏈“兩鏈”融合發展示范區,形成科技創新支撐產業發展、產業發展牽引科技創新的良性循環模式。
寧波是中國傳感器產業發展重點區域之一,而在寧波傳感器產業發展的主陣地江北,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高性能傳感器件、智慧水務、智能電表、智能安防設備等為主的智能傳感器產業集群,以寧波柯力傳感、寧波中車時代為首的傳感器產業鏈企業發展迅速。江北率先創建了全市唯一的市級工業物聯網特色產業園——柯力物聯網大廈,這里目前已引進培育規上企業26 家,2022 年實現產值18 億元,已成為全市智能傳感產業的重要平臺。今年,由江北區政府主導,寧波柯力傳感作為“鏈主”企業,聯合其他生態企業共同建設的“智能傳感器產業大腦”正式上線,現已入鏈行業企業上千家,連接設備超2 萬臺。“得益于當地融合式創新生態的積極打造,企業才能快速成長。目前我們正加快集團研發中心、深圳研發中心建設,促進多物理量傳感器在管理和技術上融合進度,致力于成為國內品種最多、融合最深、場景最優的全球智能制造傳感器公司。”寧波柯力傳感有關負責人介紹。
產業有特色,科創有實力。江北圍繞“兩鏈”融合課題蓄力謀劃,搭建“產學研、資孵用”科技創新新平臺。通過組建由高校、科研院所、企業專家組成的產業鏈技術專家團,多維度服務企業技術創新;與高校合作成立2 家“兩鏈”融合發展協同創新中心,落地一批“兩鏈”融合示范項目;有效落地“科創北岸”百企百場系列活動,在全社會形成濃郁的創新氛圍;開展“131”專項引才計劃,實現科技、人才、產業深度融合……深思熟慮的江北正在“兩鏈”融合發展之路中一步一腳印穩步向前。
江北特色鮮明的產業集群也為一眾創新平臺提供了豐富的應用場景。大連理工大學寧波研究院是由寧波市政府重點引進的新型研發機構,據研究院院長郝海介紹:“研究院的重點發展方向是以數字技術為牽引,為汽車零部件等傳統行業提供新材料與智能制造解決方案,同時,提供超精密檢驗檢測等公共技術服務。”目前該院已建立19 個創新團隊,與多家科技型企業開展交流合作并取得實質性成果。其中,與金田銅業、公牛集團等聯合建設的“銅合金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共同體”實現了先進銅合金材料與應用產品終端協同聯動,推進產業鏈一體化發展;與寧波浙東環境能源交易所簽署戰略合作,打造“雙碳”領域產學研深度合作模式。
高能級創新平臺激活了創新資源,成為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有效載體。“積極創建標桿性產業研究院,圍繞區域重點產業鏈,形成‘一鏈一平臺一園區’發展模式,以高能級創新平臺賦能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江北區科技局有關負責人表示。
今年以來,江北區科技局以“1261”科技創新計劃為主抓手,全面推進“315”科技創新體系建設工程落地落實。數據顯示,上半年,江北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6.8%,增速居全市首位;高新技術企業新認定完成率82.6%,位居全市第二;規上工業企業研發費用、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穩定提升,增速位居全市前三;立項市區兩級研發計劃項目23 項,其中市級項目13 項,創歷史新高;新增區級企業研發機構64 家、市級企業研發機構23 家,創歷史新高;成功建設市級重點實驗室A 類5 家。
下一步,江北將緊緊圍繞“創新深化”和“315”科技創新體系建設工程,全力以赴狠抓指標落實,持續聚焦優勢產業,反映產業發展亮點,挖掘產業發展經驗,探索科技躍遷的江北路徑,為全面建設現代化濱海大都市創智和美城區提供強大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