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奧達的復原圖

奧達化石的出土地
今天,在北極圈以北的斯瓦爾巴群島上生活著北極熊和馴鹿。但在2.4 億年前的三疊紀中期,這片土地曾是汪洋大海,其中充滿像魚龍這樣的海洋爬行動物。
2008年,在斯瓦爾巴群島中的埃季島上,科學家發現了被包裹在頁巖中的一具魚龍骨架化石,他們稱這只魚龍為“奧達”。不過,因為這些化石被發現時亂作一團,并且歷經漫長歲月而被壓扁,所以科學家當時并不能確定奧達屬于哪種魚龍。魚龍是一類如今已滅絕的、呼吸空氣的水生爬行動物,其模樣像是鱷魚和海豚的混合體。
最近,科學家用魚骨化石通過X 光生成奧達的平面圖像,由此發現奧達是一頭始祖異齒魚龍。這種魚龍體形較小,外形更接近海豚。科學家之前只在中國和歐洲一些地區發現了始祖異齒魚龍的化石,因此在埃季島發現這種魚龍證明了它的分布范圍更廣。
奧達之所以能被X 光檢測,是因為隨著時間推移,重晶石(一種硫酸鹽)最終完全替代了它的骨質。在為患者拍攝X 光片時,醫生經常用重晶石做造影劑。在X 光的照攝下,奧達的化石明亮發光。這讓科學家得以看見奧達身上之前未被看到的細節,例如椎骨和肢骨。檢測還表明,奧達的頭骨并不如科學家之前推斷的那么長。但確定奧達身份的關鍵是它的牙齒——在這些牙齒上,有與科學家在其他始祖異齒魚龍牙齒上發現的相同的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