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惠敏
(靈寶市農業農村局,河南 靈寶 472500)
在我國加大新農村建設力度的基礎上,基層畜牧養殖業的發展,與農村經濟發展有著緊密聯系,因此,加強其管理工作,提升畜牧養殖質量,可以有效促進農業農村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
隨著各行業的快速發展,基層畜牧養殖業的需求量在迅速提高,需要提高其管理工作質量,提升畜牧產品的安全性,才能更好地促進社會的發展。所以,結合當前基層畜牧養殖存在的問題,采取可行的解決策略,是實現新農村建設目標的重要需求。
靈寶位于豫秦晉三省之交,總面積3011km2,總人口75萬人,是河南的“西大門”。靈寶上古時期為桃林,在唐朝開元年間(公園741年),唐玄宗李隆基在函谷關得到一道“靈符”,因此將年號改為“天寶”,于是桃林縣被賜名為靈寶縣(人杰地靈,物華天寶),在1993年靈寶縣撤縣設市。靈寶市地處暖溫帶,氣候類型為大陸性半濕潤季風型,地貌以山區丘陵為主,適宜蘋果、大棗等水果生長,旅游資源發達,被譽為“黃金之城” “蘋果之鄉”“道家之源”等稱號,是黃河邊上的一顆“璀璨明珠”。截至2022年底,現有規模養殖場50家,其中豬場29家,肉雞場7家,蛋雞場7家,肉羊場3家,肉牛場4家。肉、蛋、奶產量分別達到5.4萬t、0.85萬t、0.21萬t,畜牧業產值達到10億元,已經成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重要來源。

畜牧養殖業的生產效益以及生產的性能高低取決于畜禽品種的引進,采用的優良品種養殖業生產性能自然就高,要不然就會影響經濟效益,嚴重阻礙畜牧養殖產業的發展。在品種引進過程中常出現幾點問題。首先,是一些養殖場受生產成本制約,擅自放棄購買指定品種而采購一些非正規渠道的種禽。這些不合格的種禽帶有許多的疫病后期會給養殖場造成巨大損失。其次,從非正規渠道引進的劣質種禽,往往缺乏種禽疫病預防工作,種禽成活率較低并且容易感染和傳染疫病,對養殖場的安全造成威脅嚴重影響養殖效益。再次,由于種禽死亡頻發,養殖戶循環購買劣質種禽補充,不僅不能解決養殖效益問題甚至帶來更大的疫病風險,嚴重阻礙和制約了畜牧養殖的經濟發展,導致養殖場虧損倒閉的惡劣后果。

畜禽生長發育是否達到指標是養殖場畜禽出售創造效益的關鍵,只有在畜牧養殖過程中給畜禽提供營養豐富的飼料,才能有效提高生長發育指標。而實際上大多養殖場采取粗放式的飼養,不重視考慮動物飼料營養搭配。對畜禽指標產生影響的原因有:第一,養殖戶為了降低成本減少投入,簡單把農村家庭附近的農作物、青飼料當做飼料喂養畜禽而放棄專門的畜禽飼料,由于這樣的飼料不易吸收消化,即使吃飽飼料但營養成分不足,也造成動物生長速度慢。第二,一些養殖場所用飼料缺乏營養而且種類單一也是影響畜禽生長發育的重要原因。第三,為了進一步優化提高養殖效益和生產性能,對傳統品種優良而飼養方法落后的問題要進一步大膽嘗試變革。
管理觀念落后,養殖環境不佳,基層畜牧養殖業發展緩慢與養殖場主經營管理模式落后、養殖場衛生不達標有直接關系。只有好的養殖環境才能保證畜牧養殖產業的健康發展,需要對商品畜禽養殖結構進行合理規劃、科學布局,否則會導致養殖效率不高,目前養殖管理手段落后、理念保守,沒有能夠與時俱進,導致畜禽產品商品程度不高,生產效率和經濟效益都在逐漸低下。
畜牧養殖從業人員濫用或者不正確使用獸藥,嚴重影響畜牧養殖產業以及畜牧產品的安全,具體表現為:
一是畜牧疫病防控的體系不是十分健全,缺乏防控意識,沒有將“防重于治”的基本理念作為工作的根本;
二是藥物的使用方法不是十分準確,沒有嚴格按照藥理和疫情實際使用,單純地追求存活率和生長效率頻繁大量地使用藥物或者添加劑,導致產品藥物嚴重殘留;
三是經濟利益的追求過于盲目,無視相關規定休藥期,超量使用藥物保證患病動物延長生命時間,嚴重威脅畜牧產品的安全以及人體健康。
畜禽安全問題是養殖場面臨的主要問題,大部分的養殖場在資金以及技術方面受到限制,免疫制度不完善,由于缺乏免疫方面的人才而導致采取的解決辦法不準確,影響養殖效率,降低經濟收益。
養殖場(戶)要盡可能地使畜(禽)品種的質量得到保證,需要在以下幾個方面上加大工作力度:
一是通過應用科技手段積極認真開展測定動物性能,高度重視選擇品種工作;
二是嚴格檢查以及調查品種引進地區是否發生過疫情,一定不能在疫區引進品種;
三是可以聘請經驗豐富的養殖從業人員仔細把關引進品種幼苗消毒。
養殖場(戶)要與時俱進,適時更新養殖發展理念和養殖技術儲備,不要墨守成規,及時轉變養殖管理的創新理念,不斷學習養殖的先進技術,始終樹立管理的科學思想,更好地適應現代養殖業的發展,促進農村畜牧養殖產業發展更加科學、規范、合理,充分挖掘畜牧養殖產業的潛能。
一是基層畜牧防疫部門管理好養殖區域的防疫工作,加強對疫情疫病知識的宣傳和科普力度,使防疫工作更加深入人心;
二是確保畜(禽)養殖區的環境衛生,加大對養殖區域的檢查力度,確保消毒和疫病防控工作落實;
三是嚴格把關畜(禽)免疫接種工作,在定期消毒的同時,要按照標準化程序化開展免疫接種,提高養殖小區畜(禽)整體免疫能力,有力防范疫情疫病。
一是通過建立沼氣池將養殖小區內的畜(禽)糞便、廢水等集中收集,經過厭氧發酵等過程處理后,生成的沼氣可以供應養殖場取暖、照明等生活生產使用;
二是通過好氧生物堆積技術處理,盡可能地減少畜(禽)糞便污染,將其與一些填充物混合在一起堆積發酵后作為肥料;
三是通過使用糞便尿液分離技術處理,減少空氣和環境污染,減少使用水沖的方法清除糞便,將糞便統一從到處理場,脫水后加工成顆粒狀有機肥料。
近年來,靈寶市依托自然資源優勢,實施多種舉措,大力支持和引導農民積極發展特色種植(養殖),新六農牧、喜樂佳農牧、溫氏禽業、弘峪生態牛場等畜牧養殖企業不斷壯大,特色農業規模效益持續提升。河南中西部地區要根據自身的氣候和地理特點積極創新養殖模式,因地制宜發展特色養殖,拓寬農戶的增收渠道。
目前,對畜禽糞便進行處理的主要措施有:直接還田、晾曬后還田、厭氧發酵和堆肥還田4種方法。具體來說,厭氧發酵是制作沼氣的重要手段,但是需要投入大量的成本,產出受溫度影響較大,存在產氣和利用等方面的問題,實現難度較大;直接還田,晾曬后還田和堆肥還田都屬于種植業利用的方法,前面兩種形式會導致糞便中的各類病原體和微生物的擴散,容易造成區域的病菌污染,堆肥后還田的方式能夠實現肥力的提升和各類病菌的處理,是較為合理的處理方法。

以優化養殖結構,高質高速發展為主線,以穩定生豬養殖為基礎,擴大禽類養殖規模,大力發展牛羊等牲畜養殖作為總體私立,補齊短板,延長鏈條,提升治療,增加效益,促進農業結構調整完善產業鏈條,構建現代特色農業養殖產業體系、動物疫病防控體系和深加工市場流通體系,促進現代農業發展,促進鄉村實現振興。
一是合理布局,促進板塊發展。結合地方實際,充分發揮資源和產業優勢,科學規劃產業結構、合理優化空間布局,使生產、加工等各項要素得到集聚,促進產業板塊做大做強。
二是榜樣引領,促進產業完善。通過 “企業+”使產業鏈延伸,使利益聯結機制更加完善,促進一、二、三產業有機融合,增加加工流通市場價值。
三是聯防聯控,促進生產安全。完善防疫工作體系,將其作為畜牧養殖產業的第一道風險防線,形成合力,確保畜牧養殖行業的安全發展。
四是綠色帶動,促進發展持續。以綠色發展為基本理念,綜合利用養殖產生的廢棄物,保護好養殖環境,進而促進畜牧養殖產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一是確保畜牧養殖產業科技轉化率,在品種改良、引進新品種以及使用實用先進技術方面加大推廣力度,提升養殖產業科技水準;
二是確保重大畜產品質量安全事故零發生,確保區域性重大動物疫情不發生,重點在疫病防控和檢驗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三是確保畜牧養殖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在執法方面加大工作力度,提高工作人員以及隊伍的素質,宣傳普及相關法律法規,完善執法手段的同時提高執法工作技術含量。
四是確保養殖從業人員技術提高,在技能培訓方面加大工作力度,通風樹立典型,推廣經驗,引領更多的養殖從業人員通過養殖產業增加收入。
五是確保多元化投資方式,加強組織領導,依托國家對農業基礎設施投入,積極向上爭取資金,以項目實施帶動產業發展,各級政府加大對涉及畜牧產業扶持力度,通過招商引資等內引外聯,尋找優質合作伙伴,國家、集體、個人共同努力,引導發展養殖業的熱情,逐步地建立逐步建立以政府投資為引導、以橫向聯合為輔助、以農民投資為主體的投資體系。
農村畜牧養殖產業需要科學合理的管理手段,直接影響養殖產業的發展,是農村經濟現代化發展的需求,也是提高養殖戶經濟效益的保障。所以,在實際的養殖管理中,重視現代管理方法的運用,加強衛生、環境管理、提高養殖技能,才能真正實現基層畜牧養殖管理的科學化發展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