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馮昭

“
大型企業在承擔社會責任的同時要降本增效,用自動化替代一部分基礎勞動,這是未來的大趨勢,但是在這個過程中,仍有許多需要注意的問題。
——蘭劍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 劉鵬
蘭劍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蘭劍智能”)的業務范圍和中國的物流自動化或者智慧物流、智能物流是吻合的。蘭劍智能的產品現已出口日本、德國、美國等發達國家,通過了解國際客戶需求,加深對行業的理解。蘭劍智能有一個口號——“為世界智倉提供中國答案”,這也是給中國所有物流自動化企業提出的目標、期望和愿景。
首先,中國不是物流自動化的發源地,但物流費用占GDP比例比歐美發達國家高。其次,國內現在新能源賽道、汽車制造賽道、電子商務賽道增速很快,物流行業內的客戶都想趕超世界先進水平,這就對相關企業提出更高、更復雜的要求。
大型企業在承擔社會責任的同時要降本增效,用自動化替代一部分基礎勞動,這是未來的大趨勢,但是在這個過程中,仍有許多需要注意的問題。首先,不能唯自動化論,并不是什么都是自動化的好、智能的好;其次,我們國內有大量的勞動力,但“90后”新生代幾乎都不愿意從事物流操作工作,所以自動化應該用在最適用的場景,取代人拉肩扛的基礎性工作,但是管理崗位還需要人機交互的方式;再次,人力更多地用在管理機器、運用機器上,自動化的任務是把一部分人從繁雜的工作中解放出來。
過去很多企業做的都是單純的自動化,現在一定要向智能化方向發展。智能化跟自動化的最大區別,是讓機器長了一雙眼睛、有了一個大腦,能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讓機器去適應場景。深層次看智能化,需要從三個方面著力:第一,既然智能化解決的是對傳統設備“加持”的問題,就要把整體的場景梳理好;第二,在場景中建立基于場景的三維模型,這些模型具備三維的數據,具備機和機交互、人機交互、人人交互的數據關聯;第三,在此基礎上做一些基于場景里的流程性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