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愛珍
隨著教育教學的不斷改革,信息技術在數學課堂中得到了普及與應用。教育信息化主要是將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相結合。教師在教學中借助信息技術,將文字和圖像生動地展現在學生面前,有效地激發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興趣。學生的思維發展處于初級階段,利用信息技術能夠有效地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提升其運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本文結合實際教學經驗,對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理念、情境教學、翻轉課堂等方面進行了研究,以期為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效率提供一定的參考作用。
一、更新教學理念,改善教學方法
現如今,信息技術逐漸發展成熟,這要求教師在具體的教學中要順應時代要求,積極更新教學理念,改善教學構架,讓數學課更具開放性和實用性。教師在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知識體系時,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隨時進行調整。教師可以利用網絡資源,在課前借助信息技術進行備課,根據學生整體情況確定教學目標,設計教學活動。如在教學分數的知識點時,教師可以通過互聯網提前收集分數的教學資料,觀看優秀的教學視頻,并在微信群中給學生布置預習任務,讓學生提前熟悉分數的概念。在正式上課時,教師利用視頻資源配合教學,拓展學生思路,便于學生直觀地理解教學內容。
其次,教師可以利用線上交流平臺為學生提供預習資料,鼓勵學生自主學習。自主學習是一個獨立的、相對較為封閉的學習過程,在此期間學生的困惑需要人點撥,因此教師需要創造條件,給學生一個展示交流的機會。學生可以在通過線上交流平臺與其他學生進行討論交流,提出自己的疑問,給出自己的理解,在相互促進的模式下,逐漸提高其自身自主思考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
二、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學生的學習資源較為匱乏,教師往往采用“教師教,學生學”的教學方法,將自身對教材的理解和教學的重難點教授給學生。這種情況下,學生難以獨立自主地思考問題,課堂氛圍沉悶,學生的學習興趣低。而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在課程導入階段,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預習反饋采取不同的方法導入課程,比如情境再現導入、游戲導入、故事導入等方式。教師利用多媒體設備創設教學情境,用視覺效果吸引學生注意力,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講解平移和旋轉時,教師可以利用視頻資料,將游樂場的過山車、卡丁車、旋轉木馬等視頻資源引入課堂,讓學生觀察視頻中物體的運動規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在興趣中學習平移和旋轉的有關知識,最終總結出不同運動形式的特征。
三、翻轉課堂,培養學生探究精神
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往往以教師為中心,學生處于被動地位,其課堂參與度不高。隨著信息技術的應用和新課程改革的要求,“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方式逐漸進入數學課堂,這種教學方式可以更好地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利用翻轉課堂,讓學生更多地參與課堂教學,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讓課堂由封閉走向開放。例如,在認識角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就預習任務的完成情況,讓學生分組討論自己對角的了解,再結合網絡資源,分享查找到的相關圖片或者視頻,各小組成員相互評價,最后組間進行總結。翻轉課堂的教學形式,讓學生充分體會到合作學習的快樂,培養了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
四、積極溝通,及時掌握學生動態
對學生而言,學生獨立學習數學時處于一種相對封閉的狀態,往往會糾結于某一個難點,致使喪失信心。對大多數家長而言,并沒有過多的時間檢查或者輔導學生的數學作業。隨著信息技術不斷推進,學生使用智能手機的頻率也在增加。在此情況下,教師可以通過微信群發布課堂內容,并根據課堂教學內容指導家長去督促學生學習數學,為學生和家長及時答疑解惑。教師也可以通過微信群與家長及時聯系,實時掌握學生的學習動態。比如,在教學完“旋轉與平移”這一課時后,教師可以布置相關作業,讓學生作為小導游,為家人介紹游樂園中的平移與旋轉現象,將數學應用于實際生活,提升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讓數學知識發揮實際作用,鞏固課堂教學效果。
隨著信息技術的推廣以及小學數學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各學校也相繼配備了一定的信息化教學設備,豐富了小學數學教學工具,為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提供了技術條件。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利用信息技術能夠將抽象的教學內容展現在學生面前,有利于教育教學的開展,更好地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