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鑫 本刊記者 陳天航
今年以來,長寧竹海農商銀行召開專題會議認真學習研討浙江“千萬工程”經驗,圍繞省聯社鄉村振興工作部署,以更高標準、更大力度、更實舉措切實把“千萬工程”經驗學好用好,奮力書寫鄉村振興新答卷。
該行堅持以“千萬工程”新發展理念引領創新經營發展。立足蜀南竹海資源,采取對竹類企業提高信用貸款授信額度、公司連帶擔保、園區建筑補充抵押等多種方式,對256 家竹類加工企業建立客戶清單,對竹產業累計授信5 億余元、余額1.8 億余元,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貸款951 戶、余額2.74 億元。同時,與團縣委、青創聯盟等加強聯系,充分運用政銀擔合作機制,累計發放創業擔保貸款5464筆、金額9307萬元、余額4165萬元,助力金融支持創業青年人才振興。通過開展“鄉村振興-走千訪萬”、金融知識下鄉等活動,預計2025 年完成縣域范圍內所有農戶和個體工商戶的建檔工作,為建設鄉風文明金融生態圈打下堅實基礎。
該行堅持以“千萬工程”系統觀念,著力打造新型城鄉金融服務模式。積極實施“總行—支行”扁平化管理,調整城鄉支行業務范圍和服務方式,城區支行以“公司金融、個人消費、‘三農’服務”三條主線實行管理,鄉鎮支行以辦理農戶貸款及轄區內小微貸款為主,實現城鄉支行高效運行。針對農村市場,該行與長寧縣農業農村局簽訂《助力鄉村振興合作協議》,完成全縣140 個村集體經濟組織“三資”平臺上線,村集體賬戶開戶率達100%。同時,依托農民工服務中心和黨群服務中心,建設農綜站14 個(其中省級農綜站1 個),改善農村支付結算體系和暢通農村基礎金融服務渠道。依托蜀信e·惠生活平臺為九牛食品、竹海老山豬開展專項直播活動,直播交易筆數1200 筆,累計銷售金額16 萬余元,拓寬了線上營銷渠道。針對城鎮市場,該行構建新市民金融服務長效機制,累計發放新市民貸款2198戶、39885 萬元。利用“迎春購物節”平臺,現場開展手機銀行“1 分錢購鹽”“存款送好禮”“辦理惠支付送云喇叭”等活動,滿足社區居民的金融需求。與長寧縣人民醫院共建“一站式銀醫通”項目,方便市民高效就醫。積極推進高頻交易場景建設,與雙河鎮“涼糕一條街”15 家商戶合作,配套POS 機、惠支付收單等金融服務,在社區周邊形成金融覆蓋“吃、住、行、娛、購”的特色商圈。
該行黨委堅持以“千萬工程”大興調研,圍繞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聚焦鄉村振興、普惠金融、“三基”管理等重點、難點問題,由黨委書記主持制定調研方案、帶頭領題,班子成員每人牽頭1 個課題,通過集體座談、個別訪談、問卷調查等方式,用近1 個月時間跑遍13 個鄉鎮,深入田間地頭、園區企業,對農田水利、生豬養殖、景區民宿等45 個企業及個體工商戶融資需求等開展調查研究,通過把情況摸清、把問題找準,實施有針對性的金融政策,達到調查研究成果轉化為破解矛盾瓶頸、推動鄉村振興的實際目標。
該行堅持以“千萬工程”強基固本,突出抓基層、強基礎、固基本的工作導向,健全黨組織領導的基層治理體系。該行黨委以“黨建+鄉村振興”為抓手,合理設置基層黨支部6 個,支部書記由支行行長擔任,推動行長與書記“一肩挑”,打造由支部書記領頭解難題、帶頭抓學習、牽頭促發展的“書記模型”。按照一個支部一個亮點,開展“支部品牌”創建,把黨建與鄉村振興融合推進。機關支部與老翁金光村、勝利村共建聯建,打造脫貧攻堅示范支部,累計投入幫扶資金807 萬余元,發放已脫貧人口小額信貸4417筆(2438戶),金額17166 萬元,完成縣委縣政府目標任務的215%。雙河支部以支持災后重建和竹食品工業園區為重點,打造支持園區發展和災后重建示范支部,對雙河竹食品工業園區投放信貸資金21279 萬元,發放城鄉住房重建擔保貸款、重建裝修貸款1366筆、金額8087 萬元。竹海支部依托竹海風景區,大力發展景區農家樂、民宿,打造文旅支部,累計走訪民宿90 戶,授信51 戶、金額8200 萬元。古河支部以支持高標準農田、種糧產業為重點,打造鄉村振興示范支部,構建“雙基共建”金融惠農模式,累計發放雙基惠農貸款233 筆、金額807.15 萬元,“整村授信”農戶1.8萬戶、授信金額15.72 億元。
田間地頭與農戶交談
組織召開專題研討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