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健林 傅曉峰 倪新元 劉金坤
(浙江金華廣福腫瘤醫院 浙江 金華 321000)
腦卒中是一種常見的腦部疾病,約30%腦卒中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失語癥狀,其發病與優勢半球額葉Broca 區——額下回后部額蓋、Brodmann 4 區等腦組織血液供應障礙有關,患者主要表現為語量少、發音費力、語調障礙等癥狀,對患者情緒、生活質量、社會參與和重返工作的能力產生負面影響[1-2]。目前西醫對癥治療是失語癥患者的常規療法,但由于該病患者常存在認知障礙,治療積極性差,臨床療效欠佳[3]。近幾年,中醫療法已逐漸應用到腦卒中后失語癥的治療中,以往臨床研究顯示[4],具有活血化瘀、補氣養血、安神益智功效的圣愈湯治療腦卒中后失語癥療效佳,可明顯改善患者的失語癥狀。研究顯示[2],針刺百會八陣穴具有益氣升陽、理氣通絡的功效,可通過改善缺血性腦卒中運動性失語的中風偏癱、失語及神志障礙等癥狀,進一步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但目前關于百會八陣穴聯合圣愈湯治療腦卒中后失語癥患者的研究尚無,因此本研究將觀察圣愈湯結合百會八陣穴療法治療腦卒中后失語癥的療效,現報告如下。
1)診斷標準:西醫診斷標準參照《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2018》[5]中有關腦卒中的診斷標準。失語癥診斷參照《失語癥》[6]中有關診斷標準。中醫診斷標準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7]中相關診斷標準。2)納入標準:符合中西醫診斷標準;處于腦卒中恢復期;非發音器官受損。3)排除標準:外周器官造成的語言障礙及閱讀障礙者;對圣愈湯過敏者;惡性腫瘤患者;伴有癲癇者;腦出血、包蟲病導致的運動性失語者;合并嚴重糖尿病并發皮膚感染者;拒絕接受針刺治療者。
回顧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我院收治的171 例腦卒中后失語癥患者,根據治療方式分為百會八陣穴針灸組(對照1組)58例、中藥湯劑治療組(對照2 組)70 例、聯合組43 例。本研究由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通過。兩組患者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各組臨床資料比較
1)對照1 組:采用百會八陣穴針刺療法。百會八陣穴取穴:以百會為中心,百會到印堂為半徑作圓周,八等分圓周形成8 個特殊部位,患者仰臥位,在圓周的上方為天乾,順時針方向分別為風巽、蛇坎、云艮、地坤、龍震、離鳥、兌虎。用75%乙醇對所刺部位常規消毒,選用0.30 mm×40 mm 毫針,與頭皮呈15 °刺入,刺入深度25 mm,行提插捻轉、平補平瀉手法。留針30 min,每周3次,共治療8周。2)對照2組采用圣愈湯治療。組成:黃芪20 g,生地黃20 g,熟地黃20 g,人參20 g,當歸15 g,白芍15 g,川芎10 g。將以上中藥浸泡2 h,500 mL 清水煎煮,取汁200 mL,分早晚服藥,每日1 劑,服藥8 周。3)聯合組:采用百會八陣穴針刺聯合圣愈湯治療。
1.4.1 言語能力 于治療前后,采用漢語失語癥檢查表(ABC)評分[8]中的口語表達、聽語理解、閱讀和書寫4 個方面評價3 組的語言能力,分數越高,說明患者的語言功能越佳。
1.4.2 失語嚴重程度[9]0級:缺乏有意義的言語或聽理解能力。1 級:言語交流中有不連續的言語表達,但大部分需要聽者去推測、詢問和猜測或可交流的信息范圍有限,聽者在言語交流中感到困難。2 級:在聽者的幫助下可進行熟悉話題的交流,但對陌生話題常常不能表達出自己的思想,患者與評定者都感到言語交流有困難。3 級:在僅需少量幫助或無幫助下,患者可以討論幾乎所有的日常問題,但由于言語或理解力的減弱,使某些談話出現困難或不大可能進行。4 級:言語流利,但可觀察到有理解障礙,思想和言語表達尚無明顯限制。5 級:有極少的可分辨得出的言語障礙,患者主觀上可能感到有些困難,但聽者不一定能明顯察覺到。
1.4.3 腦血流變化 于治療前后,采用超聲經顱多普勒血流分析儀(TC2000型,德國EME公司生產)檢測患者治療前后腦血流速度,包括雙側大腦前動脈(ACA)、大腦中動脈(MCA)、大腦后動脈(PCA),探頭頻率2.0 MHz。
ABC 評分提高≥90%或失語癥嚴重程度改善>2級,為顯效;ABC 評分提高30%~90%或失語癥嚴重程度改善1 級,為有效;ABC 評分提高<30%或失語癥嚴重程度改善<1 級,為無效??傆行?治愈率+有效率。
見表2。聯合組臨床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1 組和對照2組(P<0.05)。

表2 各組臨床療效比較(n)
見表3。治療前,各組患者ABC 評分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與治療前相比,3 組患者治療后ABC評分明顯升高(P<0.05),且聯合組ABC 評分明顯高于對照1組和對照2組(P<0.05)。
表3 各組ABC評分比較(分,±s)

表3 各組ABC評分比較(分,±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 <0.05;與聯合組同時期比較,△P <0.05。下同。
組 別聯合組(n=43)對照1組(n=58)對照2組(n=70)運用與計算20.12±3.11 42.79±5.39*20.57±3.32 31.95±4.13*20.51±3.30 31.93±4.34*時間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談話13.70±1.60 25.77±2.99*14.00±1.77 19.79±2.43*△14.00±1.73 19.80±2.45*△理解154.00±16.48 209.95±22.01*154.48±16.96 179.69±19.15*△154.57±16.96 179.69±19.73*△復述39.14±4.34 76.16±8.66*39.79±4.56 56.81±6.61*△39.80±4.62 56.81±6.56*△命名37.95±4.02 74.63±8.28*38.59±4.11 55.66±6.44*△38.53±4.13 55.60±6.50*△閱讀54.98±6.55 87.77±9.19*55.91±6.77 72.91±8.49*△55.81±6.76 72.97±8.55*△書寫44.86±5.78 75.02±8.17*44.98±5.60 60.05±6.93*44.93±5.51 60.04±6.93*結構與空間5.09±0.81 12.79±1.54*5.22±0.77 8.74±1.15*5.26±0.86 8.80±1.21*
見表4。治療前,各組患者失語嚴重程度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與治療前相比,各組患者治療后失語嚴重程度明顯降低(P<0.05),且聯合組失語嚴重程度低于對照1組和對照2組(P<0.05)。

表4 各組治療前后失語嚴重程度比較[n(%)]
見表5。治療前,各組患者ACA、MCA及PCA水平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各組患者治療后ACA、MCA 及PCA 水平顯著升高(P<0.05),且聯合組ACA水平和MCA 水平顯著高于對照1 組和對照2 組(P<0.05),但3組PCA水平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
表5 各組治療前后腦血流速度比較(cm/s,±s)

表5 各組治療前后腦血流速度比較(cm/s,±s)
組 別聯合組(n=43)對照1組(n=58)對照2組(n=70)時間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ACA 42.01±6.12 49.32±7.02*42.05±6.64 44.92±6.47*△41.43±7.82 45.01±5.64*△MCA 49.24±8.21 62.48±8.22*48.65±7.01 53.64±6.85*△49.21±6.99 54.68±7.42*△PCA 36.84±4.58 38.02±6.31*36.21±6.48 37.88±5.47*36.64±5.69 37.95±6.46*
中醫關于腦卒中后失語癥記載較多,將腦卒中后失語癥歸屬于“不語”“喑啞”等范疇。其中《黃帝內經》[9]記載“腦卒中失音”“腦卒中不語,痰迷心竅,舌不能言,腦卒中喑啞不能言”。該病病機為風火痰瘀傷及心肝腎脾,而氣血瘀滯、脈絡阻痹,心經脈通里系于舌,開竅于舌,故而出現不語,因此治療本病應以活血化瘀、疏通脈絡、安神益智為基本原則[4]。
本研究結果顯示,聯合組臨床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1 組和對照2 組;與治療前相比,3 組患者治療后ABC 評分明顯升高,且聯合組ABC 評分明顯高于對照1組和對照2組;與治療前相比,3組患者治療后失語嚴重程度明顯降低,且聯合組失語嚴重程度低于對照1組和對照2 組。說明百會八陣穴聯合圣愈湯治療腦卒中后失語癥患者具有良好的療效,可顯著改善患者失語狀況。百會八陣穴是以百會穴為中心,百會穴到印堂穴為半徑作圓,八等分圓周而形成的8 個腧穴。印堂穴位置為天乾,逆時針方向分別為兌虎、離鳥、龍震、地坤、云艮、蛇坎、風巽。其中,印堂穴又為“上丹田”藏神之處,位于督脈循行線上,通于腦,具有協調督脈之效;兌虎具有兌的特性,兌為澤,具有化痰通絡功效,兼有益氣之效;離鳥、蛇坎可協調手足六經脈的陽氣,并維持耳部經脈運行,因此對提高失語癥患者的語言功能有積極意義;龍震、云艮,具有震、艮的特性,可維持腦部及周身的氣血平衡;地坤位于督脈經脈上,啞門穴下1.5 寸,大椎穴上方,具有疏風通絡、開竅醒腦之效;風巽穴具有風的特性,即以治療內外風疾病。因此百會八陣穴具有溫陽益氣、疏風化痰、通絡開竅之效[10-11]。此外,針刺可不斷激活腦干網狀上行激活系統,促進大腦皮質特定區域神經細胞興奮,并進一步激活腦皮層語言功能,溝通回路形成條件反射,調節語言中樞變性細胞,從而提高患者的語言功能[12]。圣愈湯的主要組方為黃芪、生地黃、熟地黃、人參、當歸、白芍、川芎。其中,黃芪具有斂瘡生肌之效;生地黃具有滋陰補腎之效;熟地黃具有益精填髓之效;人參具有復脈固脫之效;當歸具有調經止痛之效;白芍具有柔肝止痛之效;川芎具有祛風止痛之效。諸藥合用共奏補氣養血、安神益智之效[4]。
腦血流灌注障礙是導致腦卒中后失語癥發生的根本原因,臨床上以ACA、MCA 及PCA 代表機體腦動脈的平均血流速度,腦卒中后失語癥患者以上指標均顯著下降。本研究結果顯示,與治療前相比,各組患者治療后ACA、MCA 及PCA 水平顯著升高,且聯合組ACA水平和MCA 水平顯著高于對照1 組和對照2 組,但各組PCA 水平比較無明顯差異。說明百會八陣穴聯合圣愈湯治療腦卒中后失語癥患者能有效降低機體腦血流速度。針灸能改善患者的腦動脈彈性,擴張其血管,從而改善腦循環,同時,其還能刺激大腦電活動,使重建神經軸突有效連接,加大患者腦皮層及腦干的興奮性,以進一步增加腦血流灌注[13]。圣愈湯中的川芎嗪可阻礙血小板花生四烯酸代謝,抑制血小板TXA2 活化,同時還可刺激血管內皮細胞生成PGI2,并降低血液黏度,從而改善機體的血液流變性[14]。當歸中阿魏酸、正丁烯基苯酞和藁本內酯可抑制血小板能抑制膠原和二磷酸腙苷誘導的血小板聚集,從而改善患者血流動力[15-16]。
綜上所述,百會八陣穴聯合圣愈湯治療腦卒中后失語癥患者具有良好的療效,不但能顯著改善患者失語情況,還能有效改善機體腦血流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