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富榮 李 朵 時苗苗 高斌斌
(甘肅省天水市天水四零七醫院,甘肅 天水 741000)
慢性阻塞性肺疾?。–OPD)是以持續的呼吸系統癥狀和氣流阻塞為特征的一種常見的呼吸系統疾?。?]。疾病控制不好,因反復急性加重而住院治療,長期慢性低氧、肺血管收縮、破壞、減少,血液高凝狀態,易形成血栓,最終導致肺動脈高壓(PH)、心力衰竭(HF)[2],其中PH 是COPD 常見合并癥之一[3]。筆者近年來發現加用心元膠囊治療COPD 急性加重可有效改善癥狀、預后情況、減少急性加重頻次,為深入了解心元膠囊在治療COPD 急性加重合并肺動脈高壓的療效,進行以下對比研究?,F報告如下。
1.1 病例資料 西醫診斷參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4],參照慢阻肺合并肺動脈高壓心衰診斷標準[5];中醫診斷標準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6],辨證為氣虛血瘀證。納入標準:符合上述診斷標準;急性加重期;同意并理解研究具體內容,積極配合相關調查及完善相關檢查,且簽字同意。排除標準:其他基礎心臟病,如冠心病等者;其他疾病導致的肺動脈高壓者;合并肺部其他疾病,如腫瘤、肺纖維化、支氣管擴張等者;各種原因不配合、失訪、相關藥物過敏、中途退出者。
1.2 臨床資料 選取2019 年5 月到2022 年5 月在本院住院治療的COPD合并肺動脈高壓心衰患者100例,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治療組與對照組各50 例。治療組男性26例,女性24例;平均年齡(68.94±13.35)歲;急性加重病程(7.10±1.76)d。對照組男性23 例,女性27例;平均年齡(67.89±12.71)歲;急性加重病程(7.00±1.92)d。兩組病例資料性別、年齡、病程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3 治療方法 急性加重患者符合出院條件,對照組給予布地奈德福莫特羅吸入粉霧劑(阿斯利康,國藥準字HJ20160447,規格320 μg/9 μg/吸),呼吸道吸入,每次1 吸,每日2 次;安立生坦片(正大天晴,國藥準字H20193116,規格5 mg/片),每次5 mg,每日1 次;利伐沙班片(拜耳,國藥準字H20181081,規格20 mg/片),20 mg,每日1 次,進餐時口服。治療組在以上治療基礎上,加用心元膠囊(四川吉泰安藥業,國藥準字Z10970090,規格0.3 g/粒),每次0.9 g,每日3 次,連續治療1個月。
1.4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治療后肺動脈壓(PAP)、6 min步行距離試驗(6 MWT)、英國醫學研究學會呼吸困難指數(mMRC)評分、COPD 評估測試(CAT)評分改善情況,兩組治療后中醫證候療效評價及兩組急性加重再住院頻次等指標。
1.5 療效標準[6]顯效:胸悶氣促、咳嗽咯痰癥狀明顯減輕,肺部啰音明顯減少或消失,感染指標正常,影像學完全吸收或同發病前。有效:胸悶氣促、咳嗽咯痰癥狀減輕,肺部啰音較前減少,感染指標正常,但影像學病灶部分吸收,但未完全吸收。無效:胸悶氣促、咳嗽咯痰癥狀減輕不明顯,肺部啰音聽診同前,感染指標及影像學無變化。進展:胸悶氣促、咳嗽咯痰癥狀進行性加重,肺部啰音增多,白細胞急性增高,伴有影像學進展。
1.6 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22.0 統計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配對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成組秩和檢驗,定性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前后PAP、6 MWT、mMRC、CAT 評分比較 見表1。治療后兩組各項指標均有明顯改善(P<0.05);兩組比較,治療組各項指標改善情況均優于對照組(P<0.05)。
表1 兩組治療前后PAP、6 MWT、mMRC、CAT評分改善情況比較(±s)

表1 兩組治療前后PAP、6 MWT、mMRC、CAT評分改善情況比較(±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 <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 <0.05。1 mmHg≈0.133 kPa。
組 別治療組(n=50)對照組(n=50)時間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PAP(mmHg)53.92±9.06 42.26±14.17*△46.27±10.36 36.57±12.09*6 MWT(m)305.28±51.66 392.92±42.37*△330.12±55.78 405.26±63.73*mMRC(分)2.79±0.91 1.91±0.47*△2.02±0.71 1.44±0.71*CAT(分)26.73±7.05 19.49±10.64*△20.16±6.27 15.69±8.79*
2.2 兩組治療后PAP 下降率及6 MWT、mMRC、CAT評分改善率比較 見表2。6 MWT、mMRC、CAT 評分改善率方面均優于對照組(P<0.05)。
表2 兩組治療后PAP下降率及6 MWT、mMRC、CAT評分改善率比較(%,±s)

表2 兩組治療后PAP下降率及6 MWT、mMRC、CAT評分改善率比較(%,±s)
注:與對照組比較,△P <0.05。下同。
組 別治療組對照組n 50 50 PAP 21.62±12.47 20.96±14.82 6 MWT 28.71±10.69△22.76±7.26 mMRC 31.54±17.28△28.71±14.37 CAT 27.09±12.05△22.17±13.38
2.3 兩組中醫證候療效評價比較 見表3。治療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

表3 兩組中醫證候療效評價比較(n)
2.4 兩組急性加重再住院頻次比較 見表4。治療組急性加重再住院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

表4 兩組隨訪期間因急性加重再住院頻次比較[n(%)]
COPD 急性加重指COPD 患者出現超越日常狀況的癥狀,短期內出現咳嗽、咯痰、氣短、喘息、呼吸困難等癥狀,常常伴隨肺功能的進行性下降,致殘率、病死率增高,是生活質量下降的重要因素。據統計,我國COPD 人群已近1 億,特別是西北經濟欠發達地區,男性吸煙、冬季農村燒麥稈居多,老百姓對COPD 知識普及率低,早期不能及時到醫院診治,多數患者發現時已病情嚴重且合并多種疾病,反復急性加重和并發癥的發生常影響疾病的嚴重程度和預后[7-8]。
COPD合并肺動脈高壓心衰多為晚期,易反復急性加重,最終導致支氣管肺泡破壞,肺血管床破壞、斷裂、重塑;缺氧致血液黏稠度增高、微血栓形成,最終引起肺動脈高壓、心衰發生。中醫學認為,COPD 發病的重要環節為瘀血內阻和正氣不足[9],屬于“喘證”“肺脹”等范疇[10-11],主要病理變化為本虛標實,正虛積損為主要病機[11-12]。正虛以氣虛為本,始于肺虛損,久及脾腎,積損難復;正虛不運,痰瘀內生,痰瘀互結成積、損傷正氣。正虛積損互為因果,最終肺之形氣俱損。急性加重期以痰(痰熱、痰濁)、瘀及痰瘀互阻的實證為主并兼有正虛;危險期則邪實漸去,本虛顯露,出現以虛實夾雜并重[13]。COPD主要病機為瘀血阻肺、痰濁壅肺或痰瘀互阻以及夾雜肺腎氣虛等[14]。治療應遵“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原則,急性加重期以清熱滌痰、活血化瘀、宣肺降氣、開竅立法,補氣扶正、兼顧氣陰。
心元膠囊方劑由制何首烏、丹參、熟地黃、麥冬等藥組成,方中制何首烏補肝腎、益精血、化濁降脂;丹參活血化瘀,祛瘀止痛;麥冬潤肺清心、祛痰生津;各藥各司其職,起到滋陰補氣,活血通絡、扶正祛邪的功效?,F代醫藥研究顯示,制何首烏有效成分磷脂、蒽醌類、葡萄糖苷類具有調節血脂、保護血管內皮、提高免疫力等作用;丹參有效成分丹參酮ⅡA可提高SOD 的活性,具有抗氧化、抗凝、改善微循環、降血脂、減輕血管內皮細胞損傷、抗血小板聚集等作用[15];地黃有效成分梓醇、二輕梓醇、乙酰梓醇、地黃苷等,能增強M-膽堿受體-cGMP 功能,提高血漿cAMP 含量水平,拮抗COPD長期使用激素導致腎上腺皮質萎縮及功能下降,可提高體液及細胞免疫功能,還具有抗骨質疏松、改善腦缺氧,改善肺性腦病癥狀;麥冬含有皂苷類、高異黃酮類成分,可祛痰平喘,降低血液黏稠度,有清除自由基、保護血管內皮、修復血管內皮功能[16]。因而,心元膠囊通過多途徑清除自由基、抗氧化、降低血液黏度、保護血管內皮、抑制血管收縮、重塑,并有促內皮功能修復及增殖功能,進一步改善肺微循環狀態,改善缺氧對內皮功能損害。方國璋等研究還表明,心元膠囊有減少膽固醇、甘油三酯的吸收,降脂調脂,在保護靶器官方面心元膠囊起著多方面的作用[17-20]。
本研究所選患者經中醫辨證論治,在西醫治療基礎上加用心元膠囊,快速縮短患者急性加重期,并給予口服1 個月療效觀察,研究顯示:兩組治療前后分別對比PAP、6 MWT、mMRC、CAT 評分治療前后均有明顯改善;治療后兩組對比,雖然PAP下降率方面無統計學差異,但在6 MWT、mMRC、CAT 評分改善率方面與對照組比較均有明顯統計學差異,且兩組治療后中醫證候療效評價,治療組明顯優于對照組。
本研究顯示,在COPD 急性加重合并肺動脈高壓心衰治療過程中,聯合心元膠囊能夠提高6 MWT、降低mMRC 及CAT 評分,明顯改善中醫證候療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降低患者再住院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