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財寶 張 弦 朱德武 張海山
(安徽省安慶市立醫院,安徽 安慶 246003)
隨著年齡的增加,免疫功能逐漸減弱,呼吸系統的防御功能越來越薄弱,呼吸道表面黏膜變得更加敏感,因此當細菌、病毒等有害物質入侵時免疫系統難以抵抗,最終導致支氣管炎癥的發生[1]。而支氣管炎長期遷延不愈、反復發作可導致慢性支氣管炎,由慢性支氣管炎引起的肺部感染,會對老年人健康構成嚴重的威脅[2]。老年慢性支氣管炎多以咳嗽、咯痰為主要表現,目前臨床上主要的治療方案為抗感染、祛痰、止咳平喘等西醫藥物治療[3]。而中醫則主張辨證施治,就慢性支氣管炎的主要臨床表現看來,痰為主要矛盾,從病機來講,以虛為本,以痰為標,本虛標實是本病的主要特點,因此治療應根據疾病發展的階段性,針對不同的階段采取不同的治療方法[4]。急性發作期的慢性支氣管炎患者咳、痰、喘癥狀較平素更重,以邪盛標實為主要表現,同時兼有氣陰兩虛[5]。宣白承氣湯源自《溫病條辨》,主治喘促不寧,痰涎壅滯,肺熱氣壅便結之證,與痰熱壅肺型慢性支氣管炎病機相契合,且既往研究中將其應用于痰熱壅肺型重癥肺炎患者中取得了較為滿意的臨床療效[6]。基于此,本研究考慮將宣白承氣湯應用于痰熱壅肺型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作期患者中,進一步分析其臨床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病例選擇 兩組患者西醫診斷標準均參照慢性支氣管炎的診斷標準[7];中醫診斷標準參照文獻[8],辨證為痰熱壅肺型。納入標準:符合上述診斷標準;伴有氣陰兩虛者;年齡≥60 歲;患者均知情同意,能夠積極配合。排除標準:伴有其他如肺癌、肺結核等肺部嚴重原發性疾病者;支氣管哮喘、支氣管擴張等引發咳嗽、喘息者;伴有肝腎、心血管、腦血管及造血系統疾病者;精神疾患者;伴有其他部位感染或免疫系統疾病者;近期應用抗生素或免疫抑制劑者;藥物過敏者。
1.2 臨床資料 選取安慶市立醫院2020 年3 月至2022 年4 月收治的96 例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作期患者為本此研究的對象,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與治療組各48 例。對照組男性28 例,女性20 例;年齡60~80 歲,平均(69.85±8.32)歲;病程3~15 年,平均(9.48±2.16)年,急性發作時間1~9 d,平均(4.52±1.26)d;病情程度為輕度11 例,中度32 例,重度5 例。治療組男性30 例,女性18 例;年齡62~79 歲,平均(70.36±7.29)歲;病程2~17 年,平均(9.56±2.24)年,急性發作時間1~7 d,平均(4.23±1.15)d;病情程度為輕度10 例,中度34 例,重度4 例。兩組臨床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經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3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入院后,參照文獻[9]給予西醫常規治療,包括抗感染、祛痰、吸氧、解痙、止咳平喘及其他對癥支持治療等。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予宣白承氣湯加減,組方:生石膏30 g(先煎),桑白皮20 g,魚腥草20 g,生大黃9 g,瓜蔞皮12 g,杏仁10 g;另伴發熱者加連翹15 g,金銀花30 g,并增加生石膏劑量;咳嗽嚴重者加炙百部9 g,款冬花12 g,紫菀12 g;喘息嚴重者加蘇子9 g、葶藶子12 g,煩躁不安者加梔子9 g,竹茹9 g;痰黏稠難咳出者加青黛12 g,川貝母12 g;便秘者增加生大黃劑量至15 g,瓜蔞皮至30 g。以上諸藥均水煎2 份,各200 mL,每日服用1 次。兩組均連續治療10 d。
1.4 觀察指標 1)中醫證候積分:比較兩組治療前后中醫證候積分改善情況。主癥:咳嗽氣粗、痰多黃稠、喘息、口干煩熱等。次癥:小便短赤、大便干結、舌質紅、苔黃膩、脈滑數等。其中主癥按嚴重程度分別計0、2、4、6 分,次癥則分別計0、1、2、3 分,統計證候總積分=主癥+次癥分數。2)肺功能:均于治療前后采用肺功能檢測儀檢測第1 秒用力呼氣容積(FEV1)、最大肺活量(FVC)、第1 秒用力呼氣容積占最大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3)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較兩組治療前后白細胞介素-6(IL-6)、超敏C 反應蛋白(hs-CRP)、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水平變化情況。均于治療前后采集患者空腹靜脈血,分離血清后送檢IL-6、TNF-α 水平,另采用膠乳增強免疫比濁法檢測hs-CRP 水平。4)藥物安全性:觀察并統計治療期間所有患者的不良癥狀發生情況。
1.5 療效標準[10]臨床控制:中醫證候積分減少95%及以上,肺功能恢復正常。顯效:中醫證候積分減少<95%但≥70%,肺功能明顯恢復。有效:中醫證候積分減少<70%但≥30%,肺功能有所改善。無效:中醫證候積分減少<30%,肺功能無明顯改善。總有效率=(臨床控制+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6 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前后中醫證候積分比較 治療后,治療組與對照組的中醫證候積分別為(6.35±1.38)分,(7.98±1.46)分,分別低于治療前的(25.31±3.70)分,(25.19±3.62)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比較,治療組改善更加明顯(P<0.05)。
2.2 兩組治療前后肺功能各項指標比較 見表1。治療后,兩組患者的FEV1、FVC 及FEV1/FVC 等指標均較治療前上升(P<0.05);兩組比較,治療組高于對照組(P<0.05)。
表1 兩組治療前后肺功能各項指標比較(±s)

表1 兩組治療前后肺功能各項指標比較(±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 <0.05;與對照組同時期比較,△P <0.05。下同。
組 別治療組(n=48)對照組(n=48)時間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FEV1(L)1.95±0.34 2.84±0.48*△1.89±0.32 2.51±0.43*FVC(L)2.61±0.59 3.43±0.61*△2.57±0.55 3.18±0.52*FEV1/FVC(%)74.71±6.53 82.80±6.96*△73.54±6.39 78.93±6.43*
2.3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見表2。兩組比較,治療組臨床療效高于對照組(P<0.05)。

表2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n)
2.4 兩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較 見表3。治療后,兩組患者的血清IL-6、hs-CRP、TNF-α 水平均明顯降低(P<0.05);兩組比較,治療組改善更明顯(P<0.05)。
表3 兩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較(±s)

表3 兩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較(±s)
組 別治療組(n=48)對照組(n=48)時間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IL-6(ng/L)83.64±9.01 54.73±6.22*△84.52±8.65 65.81±7.02*hs-CRP(mg/L)55.61±7.38 14.92±3.24*△56.34±7.59 22.15±4.07*TNF-α(ng/L)36.48±7.06 17.03±4.15*△35.94±7.01 24.86±4.93*
2.5 用藥安全性分析 治療期間,對照組除有2 例出現胃腸道反應外,未見其他不良反應發生,不良反應發生率為4.17%。治療組出現2 例腹瀉、3 例惡心嘔吐,其余未出現明顯不良反應,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0.42%。兩組總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慢性支氣管炎多見于老年患者,主要是氣管、支氣管黏膜以及周圍組織慢性非特異性炎癥。發病原因不完全清楚,但老年患者的體質較差、免疫力低下以及環境作用影響與慢性支氣管炎的發生具有很大關系。對于急性發作期的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患者以控制感染和祛痰鎮咳為主,西醫藥物治療雖起效快,作用效果好,但副作用明顯,且反復使用抗生素等可能會造成耐藥情況的出現,降低治療效果。中醫學認為[11],急性發作期的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患者病情較急而重,屬邪盛階段,應迅速控制感染、及時截斷病程。痰熱壅肺證患者痰熱互結,壅閉于肺,多見咳嗽或氣喘,痰黃黏稠,且不易咯出,應以清熱化痰、宣降肺氣為主。
宣白承氣湯在現代臨床中是治療呼吸系統疾病的經典中藥方劑,主治肺熱氣壅便結之證[12]。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作屬于中醫學“咳嗽”“喘證”等范疇。中醫理論認為本病主要病因病機為外邪侵犯于肺,肺失宣肅,氣不布津,津液運化不利則聚液生痰;外邪入里化熱、灼傷津液而煉液為痰[13]。痰熱內結,壅阻于肺,致使肺氣清肅失司,肺氣上逆,則可見咯痰黃稠、喘息氣粗、發熱便秘等。此外,痰阻氣機,氣不行血則成瘀,則易形成痰瘀互結。最終出現痰熱內結夾瘀之證。治療應以清熱化痰、宣肺止咳平喘為主[14],輔以活血祛瘀。宣白承氣湯方中生石膏清泄肺熱;生大黃瀉熱通便;杏仁宣肺止咳;瓜蔞皮潤肺化痰。諸藥同用,可使肺氣宣降,腑氣暢通,痰熱得清,咳喘可止。在原方基礎上加用魚腥草,清熱化痰,解毒消癰,合大黃可加強清熱逐瘀之效,合瓜蔞皮加強清熱化痰;桑白皮瀉肺平喘止咳,合石膏加強清熱瀉肺,合杏仁可加強降肺止咳平喘。本方諸藥合用,可達到宣降肺氣、清熱化痰、通腑逐瘀之功效。臟腑同治,調節臟腑氣機紊亂,推動全身氣血循行,臟腑氣機協調有序,則血循其道,有助于疾病癥狀的緩解,達到控制感染、辨證施治、扶正固本的目的。
本研究發現,加用宣白承氣湯的治療組患者其中醫證候積分明顯降低,FEV1、FVC及FEV1/FVC均明顯升高,臨床總有效率明顯提高,提示宣白承氣湯加減,可明顯促進患者臨床癥狀減輕,改善肺功能,提高治療效果。本研究結果還發現,治療后治療組患者血清IL-6、hs-CRP、TNF-α 水平均明顯降低,提示可明顯促進患者炎癥反應減輕。慢性支氣管炎屬氣道炎癥性疾病,炎癥反應在老年患者的急性發作期中發揮重要作用。IL-6、hs-CRP、TNF-α 均為炎性細胞因子,在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患者中顯著升高。有研究[14-16]報道,宣白承氣湯中石膏可通過降低IL-1β 水平改善下丘腦炎癥,生大黃具有瀉下、清熱涼血、解毒的功能,瓜蔞皮中的提取物可保護心肌細胞免受缺氧損傷,從而激活PI3K/Akt 信號通路,減少中性粒細胞凋亡以減輕肺部炎癥;杏仁具有解熱、鎮咳和化痰之效,多成分中藥可協同發揮抗炎作用。在常規西藥治療的基礎上另采用宣白承氣湯加減,可促使抗炎、抗感染等作用增加,有效抑制炎性反應。另本研究結果發現,兩組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無明顯差異,提示宣白承氣湯加減安全性較好。
綜上,對痰熱壅肺型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作期患者在西醫常規治療的基礎上給予宣白承氣湯加減,可有效促進臨床癥狀緩解及肺功能改善,降低血清IL-6、hs-CRP、TNF-α 水平,提高臨床療效,且具有一定安全性,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