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然,陶洪敏
(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專利審查協作北京中心,北京 100160)
風電軸承技術是風力發電領域的關鍵技術之一,對于保證風力發電機組的安全運行和提高發電效率具有重要意義。隨著全球對可再生能源的需求不斷增加,風力發電作為清潔能源的代表之一得到了廣泛應用。而風電軸承作為風力發電機組的核心組件之一,直接影響著機組的可靠性、效率和壽命。風電軸承技術的發展不僅關系到風力發電機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還直接影響到發電效率和經濟性。風電軸承技術主要包括軸承結構、材料、潤滑和密封等方面。由于風力發電機組工作環境的特殊性,軸承材料需要具備優異的抗腐蝕、耐磨損和高溫性能。常見的軸承材料包括鋼鐵、陶瓷和復合材料等,各具特點。潤滑和密封技術對于風電軸承的正常運行和壽命有著重要影響。良好的潤滑系統可以減小摩擦和磨損,提高軸承的工作效率;而有效的密封裝置則可以防止外界灰塵和濕氣侵入軸承內部,延長軸承的使用壽命。專利分析是評估風電軸承技術發展趨勢和競爭態勢的重要手段。通過對相關專利的檢索和分析,可以了解到該領域的最新技術進展、主要技術方向以及各家企業的專利布局情況。
風電軸承是指在風力發電機組中用于支撐轉子和傳遞載荷的關鍵部件。它們承受著旋轉運動和大量載荷,對于保證風力發電機組的安全運行和提高發電效率具有重要意義。風電軸承主要包括滾動軸承和滑動軸承兩種類型。滾動軸承利用滾珠或滾柱來減小摩擦和磨損,具有較低的摩擦系數和較高的承載能力,適用于高速轉動的風力發電機組。而滑動軸承則通過潤滑膜的形成來減小摩擦和磨損,適用于低速轉動的風力發電機組[1]。
隨著風力發電技術的不斷發展,風電軸承技術也在不斷進步。新型材料、優化設計和先進制造工藝的應用,使得風電軸承的承載能力、壽命和可靠性得到了顯著提升。此外,專利分析和技術研究也為風電軸承技術的創新和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持。風電軸承作為風力發電機組的關鍵部件,在保證安全運行和提高發電效率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2]。
風電軸承專利申請在全球范圍內都有較為均衡的分布。除了傳統的發達國家和地區,如德國、日本,新興市場也逐漸崛起,如中國、印度等。這些地區都在積極推動風力發電產業的發展,并加大對相關技術的研發和創新投入。
作為風力發電的先行者和主要市場之一,歐洲國家在風電軸承技術方面具有豐富的經驗和領先地位。德國、丹麥和荷蘭等國家的企業在風電軸承設計、制造和測試方面處于領先地位。
美國是另一個重要的風力發電市場,其在風電軸承技術方面也有較高水平的研究和應用。美國的一些公司和研究機構致力于開發新型材料、改進潤滑系統和設計優化等方面的技術。

圖1 鐵姆肯公司湘潭工廠交付首批超大型風電軸承

圖2 風電軸承全球主要專利申請國家分布數量
日本在風電軸承技術方面也有較為突出的貢獻。日本的企業和研究機構致力于提高軸承的耐久性、減小摩擦損失和振動噪聲等方面進行了積極的研究[3]。
在國內,隨著風力發電行業的迅猛發展,風電軸承技術也在不斷進步。
1.技術研發:中國的一些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積極開展風電軸承相關的技術研發工作,涉及軸承材料、結構優化、潤滑系統和振動控制等方面的創新。在該領域專利申請量較多的企業包括:瓦房店軸承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北京金鳳科創風電設備有限公司、東方電氣集團東方電機有限公司、新疆金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
2.產業發展: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風力發電市場之一,風電軸承產業也得到了快速發展。國內眾多企業涉足這一領域,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包括軸承設計、制造、測試和維修等環節。
3.國際競爭力提升:中國的風電軸承技術在國際市場上逐漸贏得認可,并開始向高端市場進軍。一些國內企業通過技術合作、引進先進設備和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提升了產品質量和競爭力[4]。
風電軸承需要能夠承受高速旋轉和大量載荷,因此其承載能力是至關重要的。通過優化軸承結構、選擇合適的材料和表面處理等手段,提高軸承的承載能力,以滿足風力發電機組的要求。
風電軸承在惡劣的環境條件下工作,對壽命和可靠性要求較高。通過改善潤滑系統、降低摩擦和磨損、增強抗腐蝕性能等措施,延長軸承的使用壽命,并提高其可靠性。
風電軸承在運轉過程中會產生一定的摩擦和能耗。為了提高發電效率和降低運行成本,需要采用低摩擦材料、優化潤滑系統和減小能耗的設計,以降低風電軸承的摩擦損失和能耗。
風電軸承在工作過程中可能會產生噪聲和振動,對周圍環境和設備的影響較大[5]。通過優化軸承結構、改善表面質量和減震設計等手段,降低風電軸承的噪聲和振動水平。
風電軸承的智能化監測和預測維護是提高風力發電機組可靠性和運行效率的關鍵。通過應用物聯網、傳感器技術和數據分析,實時監測軸承的工作狀態和健康狀況,并進行精確的維護,以避免故障并延長軸承的使用壽命。
政府可以增加對風電軸承技術研究和開發的經費投入,鼓勵高校、科研機構和企業進行相關項目的科研工作。高校、科研機構和企業可以加強產學研合作,共同攻克風電軸承技術的關鍵問題。通過建立聯合實驗室、開展合作研發項目、共享設備和資源等方式,促進科研成果的轉化和應用,推動風電軸承技術的創新和產業化。鼓勵企業和科研團隊加強對風電軸承技術的知識產權保護,包括申請專利、商標注冊等措施[6]。
相關部門應組織專家團隊,參考國內外先進經驗和技術要求,制定風電軸承的行業標準。這些標準應明確產品性能要求、技術參數、測試方法等內容,以確保產品的質量和可靠性。針對風電軸承的關鍵性能指標,建立相應的測試方法和評價體系。通過認證、審核等方式,篩選出具備一定質量和技術水平的企業和產品,提高整個行業的競爭力和可信度。
積極與國外先進企業和研究機構建立合作關系,共同開展風電軸承技術研發、生產和應用等方面的合作項目。與國外風電軸承相關企業合作,引進先進的生產設備和技術,提升國內風電軸承生產工藝和質量水平。與國際標準化組織合作,參與制定國際風電軸承技術標準,提高國內產品的競爭力和市場認可度。同時,鼓勵企業申請國際質量認證,提升產品質量和服務水平[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