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文升
國家安全學學科建設在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落實學校發展戰略規劃,優化學科體系布局,培養專業化警務人才,有效促進學校多學科之間交叉融合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2021年,江蘇警官學院“國家安全學”作為江蘇省“十四五”重點學科立項,填補了國家安全學省屬院校學科建設空白。因此,公安院校作為培養維護國家安全后備警官的主陣地,必須盡快適應當前國家安全領域和類型的交互化、跨界化需求,推進人工智能學、數據學、社會學、經濟學、文化學及法學的交叉融合,為國家總體安全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撐。
國家安全學學科建設重點與優勢
江蘇警官學院一直重視國家安全方面的人才培養,上世紀80年代起開始進行國內安全保衛專業人才培養。2011年以來,偵查學作為省優勢學科“公安學”的研究領域之一,經過10余年的積累,為國家安全學學科建設提供了比較扎實的基礎。2018年學院立項“總體國家安全與法治”特色建設學科,2021年國家安全學立項為院級重點建設學科。建設期間取得了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建設基地等標志性成果,并為警務碩士學位點申報提供了重要支撐。
學科建設重點圍繞文化安全、數據安全、公共安全、金融安全等方向研究。文化安全研究方向以省級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團隊“中國文化安全學”為依托,重點進行文化政治安全、文化經濟安全、文化數據安全等領域研究;數據安全研究方向以省級微表情智能感知與安全防控工程研究中心為依托,重點在非傳統安全法治化、警務信息數據制度安全、中國信息數據網絡安全法治建設等領域研究;公共安全研究方向以省反爆炸技術工程實驗室為依托,重點在爆炸物品公共安全治理、爆炸防控技術、公共空間安全、公共安全對策等領域研究;金融安全研究方向以省級經濟犯罪偵查團隊為依托,重點在健全金融法治化違約處置機制、金融發展和監管合力、實體經濟發展金融環境等領域研究。
江蘇警官學院國家安全學學科建設主題鮮明,服務國家總體安全戰略需求、推進學科交叉融合、服務公安實戰;學科研究導向明確,培養了一批德才兼備的國家安全學專業教師隊伍,為培養高層次復合型警務人才提供了學科支撐;學科實戰應用特色突出,通過與江蘇公安系統、國家安全機關合作,強化學科建設實戰導向。此外,學院“十四五”發展規劃在專業人才培養、學科平臺、師資隊伍等方面為學科建設提供了戰略布局。作為公安院校,江蘇警官學院始終堅持以維護國家安全、社會安全為根本宗旨,聚集了一批致力于國家安全研究的專業人才隊伍,學院在國家安全中的戰略優勢及江蘇公安大數據平臺為國家安全學學科建設提供了可靠數據資源。
國家安全學學科建設思路與目標
學科建設緊緊抓住國家安全學確立為交叉一級學科的機遇,全面落實《國家安全戰略(2021—2025年)》,踐行學院“十四五”規劃中的學科布局,強化立德樹人根本宗旨,深化國家安全學學科建設。在學科建設進程中,持續加強創新團隊建設,形成更高水平學科建設教師團隊;提高學生應對危害國家安全的能力和綜合素質,培養卓越的維護國家安全的專門人才;打造交叉學科品牌,建成高層次國家安全人才培養基地、高水平科研創新中心、服務地方政府決策的高級別新型智庫;優化二級學科整體布局,加快推動學科交叉融合創新、學科建設資助和學科平臺建設;增加國家安全學所涉及交叉學科研究比重,進行學術型、應用型團隊建設和人才隊伍培養,促進學科間交叉融合;加強與省內公安相關部門之間基地共建,全方位開展學術交流活動,積極參與國際國內高層次相關學科的學術交流活動。
學科建設重點在以下方面尋求突破:一是服務國家安全戰略,加強國家安全理論研究。加快構建政治安全、人民安全、國家利益至上相統一的新安全格局理論體系,統籌傳統安全和非傳統安全,為推動江蘇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提供智力支持。二是進一步加強國家安全治理機制研究。加強新型領域安全等重點領域國家安全工作的機制研究,筑牢防范系統性金融風險安全底線,全面提升國家安全能力,加強國家安全意識教育,完善發展和安全深度融合機制。三是進一步加強國家安全技術與能力建設。通過平臺建設發揮科技自立自強在國家安全和發展的戰略支撐作用。更加注重協同高效,更加注重法治思維,更加注重科技賦能,提升網絡安全、數據安全、人工智能安全等領域的治理能力。四是孵化出一批科研創新成果。依托部省智庫等高端研究平臺,立項國家級、省部級科研項目,推出一批高層次、高質量的學術成果和研究報告。五是為基層公安解決問題提供智力支持。建立國家安全學教學科研合作聯盟,實質性參與并協助解決基層遇到的難點問題。
國家安全學學科建設的著力點
經過兩年多的努力,江蘇警官學院在學科資源建設、學科隊伍建設、科研創新等方面取得了豐碩成果。
優質資源建設有序推進。以國家安全學一級交叉學科為牽引,在數據安全、金融安全、公共安全、文化安全等方向下功夫。積極參與部省智庫建設,為國家安全學學科發展拓展學科平臺資源。充實力量,增加投入,加強“江蘇省微表情智能感知與安全防控工程研究中心”的建設工作,保質保量完成建設目標任務。服務學科建設需要,開展學科圖書文獻信息保障系統建設,建設國家安全學學科智慧圖文信息平臺,充分利用學科專屬資源,開展學科的教科研工作。目前,國家安全學研究中心籌建工作已成立研究中心,于2022年底成立“數據安全”“新型犯罪治理”“公共安全”“文化安全”等4個科研創新團隊,聚焦具體安全議題進行重點攻關。“江蘇省微表情智能感知與安全防控工程研究中心”建設工作有序推進。“江蘇警官學院爆炸防控技術綜合平臺”2021年通過驗收,并基于此獲得了5項軟件著作權。
創新團隊建設亮點突出。團隊學科帶頭人及各方向帶頭人積極帶領團隊成員進行有組織科研,并率先垂范形成了一系列高質量成果。其中,黃進教授獲得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一等獎,出版《中國文化安全學》編著1部、研究報告1份、論文8篇(其中核心以上5篇)、立項2項省級課題。 團隊不斷加強高層次創新人才培養。新引進5名具有博士學位教師、1人晉升教授、新增3名省“333工程”三層次培養對象、新增3個省“青藍工程”培養對象(2個個人及1個團隊)、3人成長為全省國家安全學領域有一定影響和知名度的學科及學術方向帶頭人。

人才培養成效顯現。《經濟犯罪偵查總論》2021年獲省重點建設教材,警務指揮與戰術專業2022年獲批江蘇高校品牌專業建設工程二期項目省特色專業建設點。獲省級以上大學生創新創業各類競賽獎5項,指導大創項目88項,獲江蘇省優秀畢業論文7篇(2021年省優秀畢業論文團隊獎2項),立項各類教改課題15項,發表教改論文12篇。
科研創新屢創佳績。聚焦總體國家安全戰略需求,圍繞江蘇省社會經濟發展中各類安全保障需求,進一步凝練文化安全、數據安全、金融安全、公共安全等領域學科方向。借助江蘇省公共安全研究院等智庫平臺強化理論與實踐融合,建設全省乃至全國有影響力的安全學術研究中心、產學研培訓中心、地方安全決策服務中心和信息安全咨詢中心,打造全國有較強科研優勢和學術影響的國家安全學學科,并為江蘇安全發展和經濟建設提供智力支持。目前,出版教材3部,9人獲學院優秀教學質量獎,3個團隊獲得院級教學成果獎,獲得教學質量獎1項,立項省級以上課題10項,3項省部級課題結項,發表學術論文107篇,出版譯著2部,完成調研報告13份(其中5篇被采用),2人獲江蘇省第十七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獲評學院本科生優秀畢業論文17篇,1個團隊獲團隊獎,2個團隊獲得2021年省高校優秀畢業論文團隊獎,培養教學名師3名,在全國大學生“挑戰杯”“互聯網+”等比賽中獲得國家級、省部級獎項5項。
江蘇警官學院國家安全學省重點學科在學科帶頭人黃進教授的帶領下,發展呈現良好態勢、體現自身特色,學院以國家安全學學科建設總體目標為指引,文化安全、公共安全、數據安全、經濟安全等四個學科研究方向協同發展,在做好特色領域內高質量發展的同時兼顧總體目標。各方向帶頭人創造性地實現了學科的多維發展,并為團隊指引了繼續發展的可為路徑,在發揮自身優勢的基礎上發展特色亮點。下一步,學科建設團隊將瞄準任務書核心指標,狠抓創新促進高質量發展,進一步完善與學校科研獎勵辦法相配套的學科引導孵化措施,確保學科建設任務高質量圓滿完成,為維護國家總體安全提供更多可資參考的理論資源。
(本文配圖均由江蘇警官學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