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牟榮榮

元朝輝(右)一家合影
他,是新西商,一位來自內蒙古的80后小伙子,懷揣著創業夢想;
她,是外國留學生,一位來自哈薩克斯坦的美麗姑娘,熱愛中國文化;
兩個年輕人,在絲路起點西安相遇相戀,從此開啟了他們甜蜜的奮斗故事……
對于80后的元朝輝來說,事業的成功是與甜蜜的愛情一起到來的。他在西安不僅收獲了和阿妮塔的愛情,還開啟了他們的跨境電商事業。
“爸爸,我牙齒現在不疼了。”一個高顏值小朋友一溜煙沖進西安新絲路國際電商產業園A座19樓的辦公室,元朝輝一把抱起兒子向筆者介紹說,“這是我兒子元朝,快六歲啦,這是我太太阿妮塔,昨天孩子牙疼,他們剛從醫院回來。”他滿眼笑意地看向隨后進來的太太。
眼前這穩穩的幸福,都源自十幾年前的一場聚會……2007年夏天元朝輝在一次聚會上遇到了一個來自哈薩克斯坦的女孩兒,是西安交通大學漢語專業的大一新生,元朝輝對她一見傾心。因為這位美麗的姑娘,元朝輝回家后第一次開始在網上搜索關于哈薩克斯坦卡拉干達的信息。此后,兩人經過7年的愛情長跑,2014年9月9日,元朝輝與阿妮塔在哈薩克斯坦舉行了一場熱鬧又隆重的婚禮。
“所以說我第一次參加哈薩克斯坦的婚禮,就是以新郎的身份!”元朝輝笑著對筆者說道。
2014年,在去妻子的家鄉哈薩克斯坦卡拉干達時,元朝輝發現當地市場服裝、箱包等日用百貨品種少、價格高。擁有創業經驗的他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把中國的輕工業產品賣到哈薩克斯坦!
很快,元朝輝和妻子在卡拉干達和阿拉木圖租房開起了中國商品展示店,當地人下單、付款后,他們便從國內購物發貨。兩個月后,他們的展示店月收入過萬元。
2015年,隨著中歐班列“長安號”進入常態化運營,以及西安一系列利好的對外貿易政策,元朝輝再次準確地抓住了機會,在西安國際港務區注冊成立了西安絲綢之路電子商務有限公司,逐漸把公司經營的商品“搬上”了“長安號”。
“以前從西安到阿拉木圖的郵遞一般至少一個月,費用也很高。但是自從通過‘長安號’運送后,貨物運送時間可以縮短至15天以內,覆蓋整個中亞和俄羅斯。”元朝輝介紹道,“時效整整提高了一倍,成本卻降低了一半。”
2017年,元朝輝成立了陜西絲路城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絲路城集團)。隨著“長安號”運輸效率更高、成本更低、服務更優,元朝輝公司的貿易貨品結構也不斷優化提升,貨物品類擴展至電子產品、汽車整車及配件等。“我們今年第一批新能源車已經抵達阿拉木圖,順利交給客戶啦。”元朝輝開心地說。

絲路城集團位于卡拉干達的海外倉
乘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東風,從西安港出發,元朝輝和他的絲路城集團已在哈薩克斯坦建立了擁有13大類5000余種跨境電商商品的海外倉,2022年平臺線上交易額1億元。據統計,現在每天有1000余單來自中國的產品送達哈薩克斯坦消費者手中。
“我很幸運!”元朝輝說,“作為在改革開放浪潮下成長起來的一代,我們享受了太多祖國強盛、經濟發展的紅利,我們個人的成長緊密依托于時代的發展。”
“在2015年我著手創辦企業的時候,‘長安號’班列和‘內陸港’理念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人知曉,為陜西省乃至全國的企業‘走出去’提供了一條便捷化通道。可以說,絲路城的發展壯大是乘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東風。”談起“一帶一路”倡議及西安加快開放、優化營商環境的政策,元朝輝眼里是滿滿的驕傲,“2017年3月,我們絲路城發出了中歐班列‘長安號’第一個搭載電商貨物的集裝箱;2019年5月,絲路城發出了陜西省首列搭載電商貨物的‘長安號’電商專列。”
“企業能夠成長得這么快,其實離不開西安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營商環境,提供了一片能很好地幫助我們這種初創企業成長的土壤。”元朝輝介紹道,“西安作為跨境電商試點城市,給我們提供了專門針對跨境貨物的報關模式,也大大地簡化了我們電商貨物的申報流程。”
據了解,絲路城集團依托中歐班列、西安港跨境電商試點城市及綜保區政策,打造了一條將絲路沿線國家優質農副產品引進來的大通道。
“2022年我們農副產品進口了12列,15000多噸,今年第一個季度已經有7列,我們今年計劃進口哈薩克斯坦農副產品5萬多噸,中國市場很大,所以對哈薩克斯坦的企業也非常有吸引力。”元朝輝對筆者說,“未來,我們將依托西安向東集散、向西開放的區位優勢以及中歐班列‘長安號’,面向中亞及俄羅斯地區的跨境電商業務,打造一條中國企業‘走出去’‘引進來’的大通道。”
據了解,截至目前,絲路城集團先后在哈薩克斯坦、俄羅斯、白俄羅斯投資建設了6個海外倉,并自建了投遞體系,可以做到訂單在3—10天內妥投到俄羅斯和中亞五國,為當地消費者帶來“好貨不貴、物流迅速”的跨境電商購物體驗。
“今年是我和阿妮塔認識15周年,結婚已經9年了。”元朝輝笑著說。“我們在西安收獲了愛情、家庭、事業,非常感謝中國給我們機會,西安給予我們這么好的創業土壤。”阿妮塔接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