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 云

西安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了我國進入創新型國家前列、建成人才強國的戰略目標。2021年在中央人才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強調,深入實施新時代人才強國戰略,全方位培養、引進、用好人才,加快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為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提供人才支撐,為2050年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打好人才基礎。
隨著地區生產總值(GDP)突破萬億元大關,大西安都市圈已基本形成,西安的經濟綜合實力、國際戰略地位、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國際化程度持續深化。近年來,西安市不斷加大人才引進力度,著力為高層次人才建立“人才之家”,提供完善的人才服務保障,促進形成人才集聚高地,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西安人才綜合服務港(以下簡稱人才港)是西安市委人才辦和高新區全面落實中央人才工作會議精神,為大力推動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建設而打造的人才服務綜合平臺。人才港集高端人才服務、人才科創展示、創新要素集聚、人才培訓交流等“四大功能平臺”于一體,創新性地采用“政府引導、市場運營、社會參與”多元化合作模式,作為展示西安人才工作成果的重要窗口,同時也是西安人才風采全景化呈現的前沿陣地,成為招商引資、引才引智的創新性服務平臺。
人才港坐落于西安高新區核心區域,致力于為西安市高層次人才提供“一站式”服務,助力西安打造優質人才生態。為進一步完善高層次人才服務體系建設,針對當前高層次人才服務政策涉及面廣、服務事項多的突出問題,人才港將逐步強化高層次人才服務窗口服務,建立服務專員隊伍,推動窗口服務體系和專屬服務運行機制建設。
人才港公共服務大廳承擔政務服務職能,受理包括人才認定、項目申報、政策咨詢、金融服務、代辦代理、外專服務等六個方面業務,打通人才服務的“最后一公里”,為人才提供專業細致的一對一服務,增強人才的獲得感、歸屬感、幸福感。高層次人才服務職責包括加強高層次人才服務綠色通道建設、服務專員制度的落實、建立高層次人才服務工作檔案、加強與高層次人才的密切聯系等,統籌做好支持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的服務保障工作。

青年企業家座談交流活動
依托西安人才集聚效應,整合科研成果資源優勢,人才港力爭發揮合力作用,建立區域人才協同機制,為高層次人才提供交流分享平臺,創新合作模式,聯合西交大、西工大、西北有色院、西安光機所等駐市重點高校院所,共同搭建協同創新基地,加快以人才為核心的創新要素聚集發展。聯合西安市人才發展基金以“聚焦人才、瞄準產業、投出成效”為導向,充分發揮金融資本對激勵人才創新創業的引導作用,培育實施一批含綠量多、含新量足、含金量高的人才示范項目,以金融力量賦能西安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和科技企業發展。
人才港積極鏈接第三方機構入駐,聚焦人才及企業發展過程中的關鍵需求,推進精準對接服務體系,為高層次人才及企業提供金融、法務、財稅、科創、創投、人力資源、品牌推廣等各類服務,打造優良的創新創業生態,充分激發人才隊伍的創新創業活力。
人才港積極搭建引才聚才平臺,聚合企業、資金、技術、人才、數據等要素,打造“西才薈”系列人才文化品牌,通過設計“西小才”虛擬形象及文創產品,打造以“西才薈”為主題系列活動,包括“西才TALK”“西才跑團”“西才私董會”“西才競技圈”“西才讀書會”等特色板塊。舉辦“服務海外歸國者,賦能人才共成長”海歸青年人才就業創業主題沙龍、西才講壇——創新人才引育體系主題交流活動、“筑夢高新·益企前行”人才政策系列宣講等活動,持續提升人才集聚度、活躍度,促進人才培訓交流。
千秋基業,人才為本。西安始終把人才資源作為第一資源,為城市發展厚積人才寶庫。人才港通過時間長廊展示西安人才大事記,記錄了自1984年以來西安各個時期的人才工作發展歷程,源源不斷涌現出的各層各類人才發揮了重要引領、支撐和保障作用,人才事業不斷發展壯大,為新時代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撐,具有重要現實意義和時代意義。
近年來,西安市以助推科技成果就地轉化和優化人才創新創業服務為主攻方向,聚力西安“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和科技創新中心”建設,促成成果轉化平臺,促進創新鏈、產業鏈、資本鏈和服務鏈“四鏈”深度融合;建設人才發展平臺,實施西安英才梯次引育、創新主體培育兩項工程,進一步凝聚創新要素,不斷提升“西引力”。人才港以“引才”“育才”為工作重點,參與舉辦“光谷創投匯”創投服務峰會(硬科技專場)、數字人才發展論壇等活動;積極建設校地對接平臺,鏈接高校碩博人才成為企業中堅力量;服務電子信息、汽車、航空航天、高端裝備、新材料新能源等千億級產業集群,依托隆基綠能、國家電投、陜煤新能源、美暢科技等新能源企業,促成“大項目帶動、全產業鏈并進”的良好態勢,為打造硬科技創新策源地、新興產業衍生地和頂尖人才首選地不斷努力;從引才引智出發,以招商引資落地,實現新舊動能轉換,推動西安經濟高質量發展。
西安市在引才引智方面,重點瞄準頭部企業、科技型企業、大院名所、領軍團隊等,持續招大引強、招新引精,吸引各類人才資源總量達356.09萬人,形成集聚之勢。通過打造集成電路、人工智能、增材制造、飛機設計制造、航空航天材料、生命科學、環境科學等關鍵領域的院士領軍創新團隊,聚集高層次創新人才。人才港人才展廳綜合運用現代化信息技術,建立人才科創成果展示平臺,圍繞重點產業、關鍵技術領域“筑巢引鳳”,將近年來有代表性的科創成果進行集中展示,涉及航空航天、汽車產業、文化旅游業、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新能源、電子信息、生物制藥產業等領域,其中包括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的刀片電池、量產動力電池和成果展示的全息金字塔,西安藍曉科技的超純水均粒樹脂,西安全譜紅外技術有限公司的ZnSe紅外光學材料,西安鉑力特增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的鈦合金口腔支架、鈦合金散熱結構等科創成果。人才港厚植人才沃土,打造創新創業平臺,應對全球更大范圍、更深層次的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實現企業與人才的有效對接,搭建良性互動平臺,各路人才將在此碰撞智慧火花,共促交流合作。
未來,人才港將持續加大本地人才服務力度,通過建立專業化、人性化的人才服務隊伍,切實解決人才及人才企業各類需求助其發展,打造更具吸引力的人才高地。用服務溫暖人才,用環境打動人才,樹立主動服務意識,優化人才發展環境。同時,在現有基礎上提高人才工作平臺的聯動性,整合產業發展優勢資源,充分發揮好各級人才服務基地、人才公園、人才驛站等平臺抓手的職能作用。不斷加強人才隊伍培養,推動完善人才服務政策,充分發揮自貿區先行先試的創新示范作用,助力區域經濟的持續發展,實現人才與產業協同發展,為西安市未來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服務保障和智力支撐,助力形成良好的人才發展生態和優渥的創新創業政策環境。
推動人才工作數字化轉型,適應和引領數字化發展。隨著數字化不斷向各行業發展領域延展,人才工作也將著眼于數字化發展的時代趨勢,搭建數字人才生態體系。人才港積極配合西安市委人才辦推廣“西安人才”小程序及人才碼的使用,形成一系列人才大數據,可以精準掌握人才隊伍的結構及分布情況,便于推出更加貼近人才、更受人才歡迎的服務及舉措。此外,未來產業數字化轉型以及數字人才在企業發展中也將起到重要作用,數據+大數據思維+產業應用數字人才可以驅動數字經濟發展,構建數字人才生態圈將為企業帶來數字化技術、數字化思維,人才港將持續圍繞數字人才港為人才及企業賦能,為數字人才帶動西安高質量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

人才港西安人才工作大事記展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