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霄,李 評,饒 炎,盧敬豪*,鄭傳波,尚 進
(1.房縣公共檢驗檢測中心(湖北省黃酒產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湖北房縣 442100;2.湖北省十堰市農業科學院,湖北十堰 442000)
黃酒是我國的國酒,是世界上獨有的最古老的傳統酒種,與啤酒、葡萄酒并稱世界三大古酒[1-2]。黃酒歷史人文底蘊深厚,屬于低度釀造酒,酒性溫補、香味醇厚,含有豐富的氨基酸、多肽、多酚等營養物質,具有舒筋活血、美容抗衰、保護心臟等多種保健功能[3-7]。因此,與當代消費者低度、優質、健康的飲酒需求相契合。
房縣黃酒歷史悠久,已有3 000多年的釀造歷史,是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其釀造工藝已入選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9年被中國酒業協會授予“發現世界美酒特色產區”美譽[8-9]。房縣地處秦巴生態功能區、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核心水源區,獨特的自然氣候和天然環境孕育出了釀造黃酒特有的微生物菌群,用本地優質的糯米、山泉水、小粬和特有的傳統釀造技藝釀制出的黃酒酒色清黃、酒性溫和、酒味綿長,因而房縣黃酒具有區別于紹興黃酒的獨特優點,在全國各地聲名遠播,家喻戶曉。
近年來,隨著現代化黃酒產業的轉型,房縣黃酒在當地鄉村振興、文旅融合、農旅融合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成了帶動農民致富、促進財政增收的重要特色產業[10-12]。為進一步推動房縣黃酒產業發展,擦亮“詩酒遠方”金字招牌,穩定的黃酒品質和嚴格的質量安全控制是至關重要的環節。房縣黃酒陳釀過程中會發生大量的化學和物理變化,這些變化對于酒體的穩定性和協調性起關鍵的作用,有些因素甚至會影響黃酒的品質[13-15]。對企業、合作社、作坊及每家每戶傳統工藝釀造的房縣黃酒進行采樣檢測,得到的檢測結果是評價黃酒優劣的重要依據。本文對數據庫中黃酒檢測結果進行分析,總結得出傳統工藝釀造的房縣黃酒各項理化指標的波動特點,為房縣黃酒地理標志產品標準的申報及生產現狀分析提供數據參考,為提升產品質量、改良生產技術、修訂行業規范提供依據。
黃酒,生產作坊、合作社提供的送檢樣品;氫氧化鈉、氯化鈉、氯化鎂、硫酸銅、酒石酸鉀鈉、葡萄糖、亞甲基藍、鹽酸、甲基紅、鹽酸羥胺、三乙醇胺、硫化鈉、氫氧化鉀、碳酸鈣、乙二胺四乙酸二鈉、甲醛和鈣羧酸指示劑。
AR223CN型1 mg電子天平,奧豪斯(上海)儀器有限公司;FB224型0.1 mg電子天平,天津德安特傳感技術有限公司;JC-ZL-402型智能一體化蒸餾儀,青島聚創環保集團有限公司;DL-1型電子萬用電爐,京永光明醫療儀器有限公司;BGZ-140型電熱鼓風干燥箱,上海博迅醫療生物儀器股份有限公司;0~40°精密酒精計,衡水耀華器械儀表廠;PHS-3C型pH計,上海儀電科學儀器股份有限公司;HSC-19T型磁力攪拌器,寧波群安實驗儀器有限公司;CJ-LTL20Ⅱ型實驗室超純水機,四川純潔科技有限公司;HH-6型恒溫水浴鍋,金壇區西城新瑞儀器廠;50 mL(0.1刻度)酸式及堿式滴定管,蜀牛(A級)。以上儀器均通過第三方檢定校準和實驗室核查。
1.3.1 傳統房縣黃酒工藝流程
工藝流程為洗米→浸米→蒸米→晾媒→拌曲→壘媒窩→糖化(2~3 d)→發酵→倒缸→后發酵(25~30 d)→過濾澄清→轉缸→灌裝→檢驗→成品。
操作要點為糯米洗凈后,用水浸泡6~8 h,使糯米充分吸水,以米粒用手易捻碎或內無白芯為標準;常溫常壓蒸煮30~40 min;蒸米后晾媒,溫度降至25~30 ℃即可拌曲,酒曲添加量為0.3%~0.5%;糖化期間,溫度保持在25~28 ℃,糖化時間為48~72 h;糖化72 h后,繼續發酵4 d后倒缸,持續發酵25~30 d后進行相關理化指標檢測。
1.3.2 理化指標測定
總糖、非糖固形物、酒精度、總酸、氨基酸態氮、pH值和氧化鈣按照《黃酒》(GB/T 13662—2018)測定[16-17]。
1.3.3 數據樣本來源及說明
本文數據均來自2020年3—12月房縣公共檢驗檢測中心黃酒檢測數據庫且經過授權,為保守相關企業、作坊的商業秘密,本文不提及相關關鍵信息。數據摘自2020—2022年房縣傳統黃酒(洑汁)檢測數據,共776個,剔除不具備參考價值的勾調工藝黃酒樣品檢測數據,保留了500個檢測數據用于分析。
由圖1可知,房縣傳統黃酒總糖平均值為180.949 g·L-1,根據GB/T 13662—2018規定,總糖≥100 g·L-1為傳統型甜黃酒,總糖在40.1~100.0 g·L-1的為半甜黃酒,總糖在15.1~40.0 g·L-1的為半干黃酒,由圖1可判定房縣傳統手工釀酒戶生產的黃酒。其中,總糖≥100 g·L-1的釀酒戶數占比為90.6%,生產半甜黃酒的釀酒戶占比為6.4%,生產半干型黃酒的釀酒戶占比為3%,房縣傳統黃酒以甜黃酒為主。

圖1 樣品中總糖結果分布情況
由圖2可知,房縣傳統工藝黃酒非糖固形物平均值為48.59 g·L-1,總糖在15~90 g·L-1的釀酒戶最多,占比為96.2%;總糖在0~15 g·L-1和90~120 g·L-1的釀酒戶數占比最少,分別為2%和1.44%。《黃酒》(GB/T 13662—2018)對傳統甜黃酒進行劃分,非糖固形物≥16.5 g·L-1為優級,非糖固形物≥14 g·L-1為一級,由圖1可見房縣傳統黃酒釀酒戶中98%的釀酒戶生產的黃酒中非糖固形物含量≥14 g·L-1為一級以上產品。因此,房縣傳統黃酒有高非糖固形物的特點。

圖2 樣品中非糖固形物結果分布情況
由圖3得出,房縣傳統工藝黃酒總酸平均值為7.46 g·L-1,總酸在4~12 g·L-1的釀酒戶數最多,占比為97.4%。根據GB/T 13662—2018規定,傳統甜黃酒和半甜黃酒總酸限值要求為4~8 g·L-1。因此,房縣傳統黃酒總酸平均值高,該指標不合格率為23.4%,不合格率較高。

圖3 樣品中總酸結果分布情況
由圖4可知,房縣傳統工藝黃酒酒精度平均值為13.95 %vol(20 ℃);酒精度在9%vol~19%vol(20 ℃)的釀酒戶數占比為96.8%;酒精度在11%vol~17%vol的釀酒戶數(20 ℃)占比為76.4%。由此可知,房縣傳統黃酒屬于低度釀造酒。

圖4 樣品中酒精度結果分布情況
由圖5可知,房縣傳統黃酒氨基酸態氮含量均在0.20 g·L-1以上,氨基酸態氮含量在0.2~1.0 g·L-1的釀酒戶數占比為96.6%,0.4~0.8 g·L-1的占比77.6%。GB/T 13662—2018規定,傳統型甜黃酒氨基酸態氮≥0.3 g·L-1為優等品,氨基酸態氮在0.20~0.25 g·L-1的為二等品,房縣傳統黃酒氨基酸態氮含量全部在二等品以上,房縣傳統黃酒氨基酸態氮平均值為0.572 g·L-1。因此房縣傳統工藝黃酒氨基酸態氮含量較高。

圖5 樣品中氨基酸態氮結果分布情況
由圖6可知,房縣傳統黃酒pH值平均值為3.98,pH值在3.6~4.4的占比96.8%,GB/T 13662—2018規定,甜型黃酒pH值分布于3.4~4.8的釀酒戶數有499個,占比99.8%的釀酒戶符合這一特點。因此,房縣傳統黃酒呈弱酸性特點。

圖6 樣品中pH值結果分布情況
對房縣公共檢驗檢測中心數據庫中數據進行分析,發現房縣傳統黃酒中氧化鈣含量均小于0.1 g·L-1,符合GB/T 13662—2018的規定。
通過對房縣公共檢驗檢測中心2020—2022年黃酒送檢樣品各理化指標檢測數據進行分析,根據GB/T 13662—2018判定結果,發現房縣傳統手工釀酒戶生產的黃酒以傳統型甜黃酒為主,釀酒戶數占比為90.6%;非糖固形物平均值為48.59 g·L-1,一級品以上釀酒戶占比98%;總酸4~12 g·L-1的釀酒戶數最多,占比為97.4%,總酸平均值為7.46 g·L-1,不合格率為23.4%;酒精度平均值為13.95% Vol(20 ℃);氨基酸態氮含量全部在二等品以上,平均值為0.572 g·L-1;pH值平均值為3.98,樣品中99.8%的釀酒戶符合傳統甜黃酒pH值分布特點。綜上所述,房縣傳統黃酒具有高糖、高氨基酸態氮含量、高非糖固形物和弱酸性的特點,屬于低度釀造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