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森

企業通過全面預算管理,能夠把內部的人財物進行有效的結合,能夠合理的對企業有限資源進行分配,提升分配資源的科學性,企業能夠在資源合理分配下,避免出現資源浪費或閑置的問題。也可以對各項資源的潛在功能進行深入挖掘,為企業帶來更大的價值增值空間。
企業開展全面預算管理的過程中,能夠將盈利目標與全面預算管理有機的結合,能夠更好的對經營目標進行把控,加快企業戰略目標的盡快實現。
通過預算可以將預算管理目標分解到各個部門和員工身上,能夠通過對部門和員工完成預算目標情況進行客觀評價,并將評價結果作為考核部門和員工的主要依據,提高企業業績考核工作的全面性和合理性。
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需要采用有效的措施來規避和防范潛在的經營風險,同樣在預算管理工作中更應該對現有風險進行有效防控,但是從實際情況來看,一部分企業在預算管理工作中并沒有制定科學合理的風險防控機制,在編制預算的過程中是由預算管理部門負責,以其他部門協助編制的工作模式,通過線下臺賬記錄相關部門實際執行預算的情況,并不能通過在線上系統進行實時查詢,在預算編制和執行的過程就會容易引發徇私舞弊的風險。
企業在開展整個全面預算管理工作中通常是動態連續的,要想保障預算管理職能性作用的發揮,企業就必須對執行全面預算情況進行有效的監督,并強化預算監督的力度。但是一部分企業在開展全面預算管理的過程中,并沒有對全面預算執行工作進行強有力的監督,也沒有把全面預算指標和實際發生情況進行有機的融合,對全面預算的執行情況也缺乏及時性的追蹤,這樣就會弱化全面預算執行的效果和效率,導致全面預算管理形式化嚴重的問題。
從員工考核的方面來看,如果企業要保證考核評價的科學性,就必須依靠科學的、規范的考核標準與評估,通過完善的預算管理考核評價,能夠大大提升預算的執行效率。但是從實際情況來看,一部分企業在開展全面預算考核評價的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并沒有制定公開化、科學化、規范化的全面預算管理考核標準,在設置預算考核指標的過程中,會存在過高或過低的現象。
當前,企業要提高全面預算管理效能,助力企業提質增效,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難免會遇到一些風險,全面預算管理工作也不例外,也會遇到一定的財務風險,企業如果想要在經營過程中保證全面預算工作的有序性,就必須對全面預算風險進行全面的防控,這樣才能降低全面預算風險帶來的不必要經濟損失。
首先,對全面預算風險的預警標準進行明確。根據全面預算管理的實際情況,對風險預警標準進行細化,如果全面預算管理風險達到預警標準之后,就要及時向全面預算管理人員發出警報,這樣全面預算管理人員就可以及時識別潛在的全面預算管理風險,并采用有效措施來防控全面預算管理的風險。
其次,保證全面預算管理風險處置方法的科學合理性。企業管理者要針對不同的全面預算管理風險,采用差異化的方法來對全面預算管理風險進行科學合理的處置,例如對于編制全面預算風險來說,要在做好全面預算編制與戰略規劃、年度規劃相銜接的基礎上,實現全面預算編制方法的多元化;對于執行預售的風險來說,實現全面預算與核算的相互銜接,側重及時反饋執行全面預算的效果。
再次,對全面預算風險進行分析和總結,當全面預算管理風險發生之后,企業全面預算管理人員要對引發全面預算管理風險的實際原因進行深入的分析和總結,并對全面預算管理風險處置方法的有效性進行合理的評估,不斷總結防控全面預算管理風險的工作經驗。
企業管理者為了提升全面預算的執行效率,又要從全面預算實際執行情況出發,構建常態化的檢查全面預算執行機制,這樣才能及時發現全面預算在執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高全面預算的執行效果。
首先,重視對全面預算執行相關事宜的日常反饋與督辦。在大數據時代下,企業要充分利用全面預算管理信息系統,篩選和檢查全面預算執行的有關事宜和進度,對全面預算執行不利情況進行重點的監督檢查,要求全面預算執行部門結合預算管理信息系統中的意見,針對執行全面預算偏差制定出科學合理的整改方案。
其次,建立常態化的檢查。由于企業部門較多,因此企業要不定期或定期對全面預算的執行情況進行專項化、常態化的檢查,堅持及時發現問題、處置問題的基本原則,并督促和整改執行全面預算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相關違規行為,提高全面預算執行的高效性和規范性。
客觀、科學、公平、規范的全面預算績效評價機制能夠提高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的執行效果,企業要構建完善的全面預算管理績效的評價體制,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首先,企業要不斷完善評價全面預算的績效標準,也要在預算管理工作的開展過程中,要細化預算績效評價的標準,例如要明確評價方向、內容以及獎罰標準等,保證預算管理評價的客觀真實性。
其次,企業要做好管理全面預算績效目標工作。要針對不同全面預算執行部門設置不同的全面預算績效目標,將全面預算目標任務進行層層分解,具體要將全面預算目標責任落實到各個部門和員工身上,將執行全面預算情況與績效考評相掛鉤,做到有獎有罰,要從工資績效方面給予員工一定的鼓勵,還要通過口頭嘉獎等方式實現對員工的精神性獎勵,采用物質獎勵與精神獎勵相結合的方式,調動員工參與全面預算管理工作的積極性。同時也要加大不能認真完成預算目標的部門和個人的處罰力度,提高全面預算績效評價的剛性。
在信息化時代下,企業在開展全面預算管理工作中需要處理海量信息數據,因此企業如果想要提高全面預算管理工作的效率水平,要改變傳統粗放管理信息數據的現狀,實現對全面預算信息數據的精細化管理。首先,企業全面預算管理人員要樹立信息數據管理觀念,充分認識到全面預算信息數據的重要性,將精細化管理理念融入到全面預算信息管理中去;其次,做好全面預算歷史信息數據的收集工作,企業全面預算管理人員要認真收集與全面預算管理相關的各類信息數據,特別是對完整全面預算歷史信息數據的收集,這樣才能保證全面預算信息數據的準確性、連續性和完整性,為開展全面預算管理工作提供必要的數據信息支持;再次,對全面預算相關信息數據進行深入分析,企業在開展全面預算工作過程中會涉及到海量的數據信息,全面預算管理人員要深入分析預設信息數據,才能挖掘出更有價值的信息數據資源,從海量信息數據中篩選出可以利用的信息數據。
2023 年1 月5 日,國資委召開中央企業負責人會議,會議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進一步優化完善中央企業經營指標體系,提出“一利五率”經營指標和“一增一穩四提升”總體目標,推動中央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提升核心競爭力和建設世界一流企業。
國資委《優化中央企業經營指標體系 推動加快實現高質量發展》一文中提出:2023 年國資委將圍繞建設世界一流財務管理體系,在財務管理方面以“全面預算為統領,落實高質量發展的目標責任”是其中一項重點工作,中央企業應建立完善預算管理工作組織機制,通過優化全面預算管理的組織形式,形成以預算目標為中心的責任體系,加強全員、全方面、全過程管理,切實抓好預算工作內部協同,切實提高預算投入有效性,優化資源配置導向性,增強風險管控約束性。
綜上所述,企業在開展全面預算管理工作中會存在一些問題,這些問題會嚴重影響到全面預算管理重要性職能的發揮,影響到企業的提質增效,因此企業管理者要積極采用科學合理的措施來完善預算管理工作,這樣才能通過完善的全面預算管理,實現提質增效的管理目的,為企業實現長期穩定發展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