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品微課
課標導覽
了解第二次工業革命的主要領域和代表性成果。
拓展延伸
第二次工業革命對中國的影響
(1)政治:帝國主義掀起瓜分中國狂潮,《辛丑條約》簽訂后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救亡圖存運動高漲,如資產階級維新派的戊戌變法,農民階級的義和團運動,資產階級革命派的辛亥革命。
(2)經濟:“設廠自救”“實業救國”的興起,客觀上促進了民族工業的發展,出現了民族工業的第一個高潮。
(3)科技:西方列強的侵略,客觀上也傳播著進步和文明,促進了中國近代科技的發展。
隨堂練習
1. 英國科學家法拉第發現了電磁感應現象。后來人們根據這一現象發明了()
A. 早期的發電機 B. 內燃機
C. 堿性蓄電池 D. 電影攝影機
2. “蠶能夠做到的,人也能做到!”發明有史以來第一根真正意義上的人造纖維的是()
A. 諾貝爾 B. 法拉第
C. 海厄特 D. 夏爾多內
3. 1913年,美國的福特汽車公司使用流水線生產汽車,使汽車的價格大幅下降,福特汽車的產量很快占到了全世界產量的一半。這體現出()
A. 技術革新促使社會進步
B. 新技術提升企業生產效率
C. 壟斷組織促進生產發展
D. 科學理論推動技術進步
4. 某班同學組織主題圖片展覽,以下圖片應確定的主題是()
A. 第一次工業革命
B. 交通工具的創新
C. 第二次工業革命
D. 社會生活的變化
5.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見下圖所示內容。
表一 英美兩國工業產值占世界產值比重變化表
表二 1862年至1913年美國大事年表
材料三 汽車改變了人們的生活觀念,汽車縮短了空間的距離,減少了時間的差異,擴大了我們的活動區域,提高了我們的生活質量……但近年來城市的汽車愈來愈多,汽車排放尾氣是造成霧霾天氣的一個重要因素。
(1)根據材料一,指出第二次工業革命中廣泛運用的新能源。結合所學知識,說明新科技發明對人類社會生活的影響。
(2)材料二表一中,與英國相比,美國的工業產值發生了什么變化?根據材料二表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從政治和科技發展角度分析造成這一變化的原因。
(3)從材料三中你能得出一個怎樣的結論?
【參考答案】
開始標志:電力和內燃機
特點:科學研究
突出成就:愛迪生 電氣時代 本茨 福特 萊特兄弟 諾貝爾 現代塑料 人造纖維
影響: 壟斷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