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孺牛 符進 王德琴
近年來,肥胖導致的代謝相關性脂肪性肝病(MAFLD)發病率已上升至35.7%,成為最常見的慢性肝病[1]。目前臨床對MAFLD的診斷方法較多,肝穿刺活檢作為金標準,但屬于有創檢查,其他缺乏特異性診斷手段[2-3]。多模態影像學技術(MIT)利用多功能系統單體素波譜(HISTO)序列、肝臟多回波(ME Dixon)技術無創計算脂肪中氫離子密度在游離水、氫脂質,經分析多模態影像圖,對疾病程度做出判斷[4]。超聲剪切波彈性成像(SWE)在檢測過程中無需手動加壓即可對感興趣的組織實施定量分析,計算出組織硬度[5]。本研究探討MIT聯合SWE檢查對MAFLD的診斷價值。
選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疑似MAFLD患者198例,依照肝組織檢查結果,確診MAFLD 174例,無MAFLD 24例。納入標準:年齡35~60歲;無酗酒史;無病毒性肝炎;近期內未服用過激素;病理組織學確診為MAFLD[6];無精神疾病。排除標準:其他肝膽疾病,嚴重心臟疾病;對本研究存在心理抵觸者;無生活自理能力;處于哺乳期、妊娠期女性患者;嚴重糖尿病。MAFLD組中男93例,女81例,年齡(50.8±5.2)歲,體重(79.25±6.01)kg。無MAFLD組中男14例,女10例,年齡(50.7±5.2)歲,體重(79.18±6.04)kg。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所有患者已簽訂知情同意書,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一)MIT檢查 采用核磁共振(MRI)三維掃描。MRI掃描利用8通道腹部線圈,患者仰臥位,掃描序列包含肝臟冠狀位、MRI三平面定位序列、軸位T2WI、MRS單體素波譜、ME Dixon、Screening Dixon序列。HISTO序列參數:TR 3500 ms,TE分別為6、12、24、36、48 ms,翻轉角度90°。掃描前將直徑為15 mm的感興趣區(ROI)限定于肝右葉,有效避讓大膽管、大血管、肝緣。將ROI限定于全肝,并避開大膽管、大血管、肝緣,進行ME Dixon序列掃描,參數:TR 9.50 ms,TE各為1.78、2.35、3.15、4.79、6.83、7.62 ms,視野(FOV) 350 mm,層厚3.5 mm,翻轉角度5°,體素大小1.49 mm×1.51 mm×3.48 mm。能譜CT掃描采用能譜成像模式,將管電壓140 kvp、80 kvp進行瞬時切換,管電流為540 mA,再行螺旋掃描,0.5 s/圈,層間距、層厚均為5 mm,視野范圍為40 mm,掃描時長為5 min。使用MRS軟件自動處理,通過合并各TE回波水信號、脂肪信號,利用單指數最小平方法進行擬合,計算各水峰、脂峰面積,依照核磁共振-質子密度脂肪分數(PDFF)=脂峰面積/(脂峰面積+水峰面積)×100%,計算PDFF值。
(二)SWE檢查 采用凸陣探頭,頻率為2~8 MHz。患者檢查前空腹,在肝右前葉進行切面,囑咐患者屏氣,將儀器切換為SWE模式,待彈性圖像穩定5 s以上后對圖像進行凍結,將取樣框放置在右肝包膜下0.8 cm肝實質處,避讓肝內管道主要結構進行凍結圖像,儀器自動計算楊氏模量值,循環5次,取均值,并保存圖像。
(三)圖像分析 采用獨立的Siemens工作站,將收集的MRI數據傳送至處理工作站,自動獲取脂像、水像、反相位圖、同相位圖、MRI-質子密度脂肪分數、質控圖、脂肪分布圖、ME Dixon、Screening Dixon報告。其中,Screening 序列依據5%脂肪分數閾值,脂肪浸潤程度[7]。記錄報告結果及全肝的脂肪分數。多模態影像、彈性剪切波圖經同一時間放射科主任醫師進行分析、評測,結果若有不同,經討論協調一致。
(四)分析方法 觀察各組的肝楊氏模量和PDFF;Pearson分析肝楊氏模量和PDFF與三酰甘油葡萄糖指數(TyG)的相關性;繪制受試者工作特征曲線(ROC),分析MIT、SWE單獨與聯合檢查對MAFLD疾病嚴重程度的評估效能。
MAFLD組的肝楊氏模量和PDFF高于無MAFLD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MAFLD組和無MAFLD組的影像學指標比較(±s)
根據肝細胞變性程度分為輕度MAFLD組(肝細胞脂肪變<5%)61例,中度MAFLD組(肝細胞脂肪變33%~66%)87例,重度MAFLD組(肝細胞脂肪變≥66%)26例。重度組的肝楊氏模量和PDFF顯著高于中度組和輕度組,呈遞減趨勢(P<0.05)。見表2。

表2 不同程度MAFLD組的影像學指標比較(±s)
Pearson顯示,MAFLD患者的肝楊氏模量和PDFF與TyG呈正相關(r值分別為:0.698、0.724,P<0.01)。
MIT和SWE單獨及聯合檢查的AUC分別為 0.801、0.859和0.925,聯合檢測的敏感度和特異度均高于單獨檢查,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3。

表3 MIT聯合SWE檢查對MAFLD的評估效能分析
MIT顯示,輕度MAFLD的脂峰小、圓滑,中度MAFLD的脂峰突出、存在凸起,重度MAFLD的脂峰高聳、存在嚴重凸起,見圖1。SWE顯示,輕度MAFLD的肝區近場回聲上升、遠場回聲緩慢降低,中度MAFLD的肝內結構顯示模糊、肝臟體積腫大,重度MAFLD的彩色流血信號不顯示、肝內血管走向異常、肝右葉包膜回聲不完整,見圖2。

圖1 代謝相關脂肪性肝病多模態影像

圖2 代謝相關脂肪性肝病彈性剪切波影像
MAFLD隨著病情加重可發展為肝硬化和肝癌,早期診斷和病情評估至關重要,目前診斷的金標準為肝穿刺活檢,但具有創傷性和取樣偏差,難以廣泛開展[8]。脂肪中的游離水、氫離子密度,可影響肝臟的脂肪分數,MIT聯合SWE可檢測出游離水、氫離子各占比率,可為個性化治療和改善預后提供依據[9]。采用MIT聯合SWE檢測降低對患者的機體損傷,可增加對MAFLD診斷的準確率[10]。
隨著超聲檢查技術的進展,聲觸診組織定量分析、超聲彈性成像組織分析,聲輻射力脈沖、實時彈性成像等不相同彈性成像技術均可對脂肪進行定量診斷[11-12]。SWE作為重要的一種超聲彈性成像技術,對MAFLD的定量分析具有重要意義[13]。本研究使用SWE檢測MAFLD與無MAFLD的肝楊氏模量,結果顯示MAFLD患者的肝楊氏模量顯著高于無MAFLD患者,且隨著病情程度加重,MAFLD患者的肝楊氏模量上升,而肝細胞變性、肝硬化加劇與肝楊氏模量值密切相關。有研究證實,若肝臟硬度因脂肪肝的嚴重程度急劇升高,MAFLD演變成脂肪性肝炎,甚至發展成肝硬化,依據其靈敏度,可進行更準確的疾病嚴重程度評估[14-16]。
MIT是化學位移水脂分離技術,通過對回波時間所采集的信號衰減,對患者的肝脂肪含量進行分析,可提升圖像辨識度、測量脂肪含量的準確性[17]。本研究采用HISTO序列,采用經優化后的TE進行刺激回波模式采集,通過矯正T2對脂肪中的水離子、氫離子進行分析,有效評估脂肪分數實現無創診斷MAFLD。肝臟脂肪分數檢測的最優方法是取肝感興趣區的各肝段進行測量,并計算其均值[18],此理論與本研究結果一致。本研究結果顯示,MAFLD組的PDFF顯著高于無MAFLD組,其表達水平隨著病情發展而逐漸增加。PDFF能夠有效降低因脂肪分布差別所形成的誤差,消除空間錯位誤差,減少人工移動測量各肝段感興趣區脂肪分數誤差,能較好應用于臨床[19]。
TyG作為反映IR和NAFLD的預測因子,與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密切相關[20]。本研究顯示,MAFLD的肝楊氏模量和PDFF與TyG呈正相關,提示MAFLD病情越嚴重,肝楊氏模量和PDFF水平越高。進一步研究顯示,MIT和SWE,聯合檢測的敏感度和特異度均高于單獨檢測。
綜上所述,多模態影像聯合超聲彈性剪切波能夠準確評定MAFLD疾病嚴重程度情況,并依據水、氫離子,分析肝臟脂肪厚度,其診斷價值較高,可對臨床早期診斷、治療MAFLD提供參考。
利益沖突聲明:所有作者均聲明不存在利益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