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畔陽 編譯

落日余暉中,枝葉間一個看似弱不禁風的蜘蛛網吸引了我的目光。它纖細孱弱,幾乎不為人注意,只有當陽光直射在上面時,才若隱若現。幾個和網主大小差不多的昆蟲粘在上面,成了網主的晚餐。主人一邊吃,一邊精心修補自己布下的網,耐心等待更多唾手可得的豐厚饋贈。這些小昆蟲原本在蜘蛛到來以前,就在此處飛來飛去,與它沒有任何交集或關系,蜘蛛所做的一切就是建起個網將它們捉住當作佳肴。當然了,若是蜘蛛不建這個網,它們會依然還在那里自由自在地飛行,一只都不會落入蛛口,成為它的美食。
小小昆蟲沒有任何不對之處,只不過自然規律決定了它們的命運。維持生存的資源并不匱乏,然而要想有效利用這樣的資源,就必須找到具體而有意義的方法或手段。對于蜘蛛來說,建起網不僅能保證食物來源,同時還能用建網的方式宣示萬物循環生生不息的規律。
同樣情況也適用于任何層次的物種,如果某物對于你的生存來說至關重要甚至不可或缺,那么可以肯定,在某個地方存在著大自然提供的這類資源。這樣的資源不是因為你想要它存在才存在,而是你為了生存需要它時,它才出現在你的生活里。這是個很重要的區別:對于蜘蛛來說,是要建起蛛網;對于我來說,是建設自己的網站或著書立說;對于所有人來說,是努力學習工作,找到生存之道。如此說來,我們必須建設屬于自己的“網”,不是為了創造已存在的資源,而是為了把自己和想要得到的特定資源聯系起來,從而以一種不間斷的循環方式,讓生活中更多的資源呈現出來,并加以利用。自然邏輯如此精美,真讓人嘆為觀止。
看到一縷微風吹過蛛網,我想,如果網被吹破的話,會發生什么,蜘蛛又會作何感想?我當然懂得,蜘蛛有何感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會不會再建一個網。生活的資源永遠不會枯竭,只不過我們與它們之間各種各樣的聯系會變化多端來來去去,若是過度感慨某一種聯系的消失,就會錯失建立更多聯系的機會。我們珍惜每一個這樣的聯系,不是因為其本身,而是因為想要得到的資源。試想,如果沒有可供捕捉的昆蟲,蜘蛛即使建起蛛網又有什么用處?蜘蛛懂得,總是有可供捕捉的昆蟲,即使網被風吹走,也只不過是再建起一個而已。是的,這當然需要很多勞動;是的,已有的網遭到破壞并非好事。可是資源還在,只不過需要與之建立一種新的聯系。我們也可能失去與生活資源的某種聯系,然而即使這樣的情況發生,資源依然存在,并且我們擁有建立更多更好聯系的機會——更大更結實的網,而且一旦建成,資源會比以往更加豐富,滾滾而來。
蜘蛛此刻已經飽餐完畢,所有昆蟲一掃而光,只有它獨自在網上踟躕爬行,修補著漏洞,與資源建立更加堅固的聯系。看著它的樣子我陷入沉思,物競天擇、天道酬勤的規律無處不在,唯有奮斗和創新才是生活的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