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衡玉坤

雖然94歲了,卻仍然將護理專業實踐延伸到社區,努力兌現“讓更多老人活到100歲”的諾言。她就是再次獲得“國際成就獎”的章金媛。
1929年5月,章金媛出生于江西省南昌市的一個名門望族。19歲時,她從江西南昌高級護士學校畢業。由于認為自己學歷低,工作沒經驗,干什么事情都因循守舊,她小心翼翼按照師傅教授的方法去做。
每天早上給患者換被單,是護士工作的基本功。可章金媛卻發現,每次換被單時,患者不是捂住鼻子,就是急急忙忙找借口離開房間跑到外面。這讓她感到詫異,便刨根問底追問緣由。
一些患者們直言不諱地告訴她,離開房間,并不是對她們的工作有意見,而是為了躲避換被套時揚起滿屋的灰塵。
這個被許多人忽視的細節,引起了章金媛的深思。下班回到家中,她抱起被子拆了套,套了拆,反反復復琢磨避免灰塵揚起的方法。經過無數次的試驗,她最終摸索出了接力鋪床法和內折疊鋪床法,使揚起的灰塵比普通折疊法減少一半,受到了患者的好評。
在40多年的工作實踐中,章金媛大膽實踐,揪住一個個問題的小尾巴,千方百計解決之后,才感到心安理得。憑著執著的鉆研,她運用人體平衡、美學等原理,先后研究出“輸液尿濕報警器”和“三位一體開瓶法”等40多項成果,并獲得國家專利4項,多項護理理論選入教科書,在全國各大醫院廣泛推廣應用。
與此同時,章金媛還將工作實踐中的新思想、新發現和感想一筆一畫寫出來,并嘗試著投給國內學術刊物。她文中獨特的思維和在護理臨床實踐中切實可行的方法,引起了業界人士的關注。她因此被邀請到全國各地做護理講座,2003年5月12日,她被紅十字國際委員會授予第39屆南丁格爾獎。
2000年,71歲章金媛從護士的崗位上退下來后,卻沒有停下奔跑的腳步。她開拓性地將護理專業實踐延伸到社區,還給自己設定了又一個目標:照顧100個老人,努力讓他們中更多的人活到100歲。
在章金媛心目中,人到了一定的年齡,并不是有了萬貫家財就會長命百歲,而是要有切實可行的護理方法和快樂美好的心情,以及時時刻刻有充滿希望的生機,以及有積極向上的思維和與人為善的胸懷。
為了實現這個目標,章金媛將16位同仁組織起來,成立了愛心助老工作室。她從居住的小區入手,創建了具有示范作用的社區—醫院—家庭—志愿者四位一體的居家養老連鎖服務模式和智慧養老服務平臺。
章金媛經常犧牲自己的休息時間,在廣場與高齡老人交談,到對方家中傳授如何做健康保健的知識。特別是一些有基礎病的老人,她不厭其煩地教授一些簡單實用的體操,使老人們自信心不斷加強,讓他們每一天都迸發出勃勃生機和蓬勃向上的活力,思想境界有了很大的提高。
不論身份高低、年齡大小、身體狀況如何,章金媛都一視同仁,堅持為社區居民無償開展預防保健、公共衛生、健康宣教、救護培訓和濟困助殘以及臨終關懷、關愛留守兒童等72項綜合服務活動,努力把健康生活帶進千家萬戶。
截至2023年5月12日,活躍在志愿者一線20多年中,章金媛個人志愿服務時間達到2.6萬小時,她發起創建的具有示范作用的全患者、全家庭、全護理、全方位、全過程“四位一體”模式,不但成為人人樂道的寶貴財富,而且從最初的16位退休護士,發展到現在的19251名,先后為350多個社區的70多萬人提供安心服務,并將該服務模式延伸到全國19個省、市、自治區及美國、日本等地。
全球范圍每兩年頒發一次,每次只評選一名的“國際成就獎”,是全球護理界及健康領域最負盛名的獎項之一。章金媛作為唯一獲得兩項殊榮的“90后”,卻仍然把獲獎作為新的起跑點,一如既往地在社區護理崗位上再出發再奮斗,努力發光發熱到100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