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盼盼 汪珍萍 馬 淼 羅 愛
1.新疆大學實驗室與設備管理處,新疆 烏魯木齊 830000;2.新疆大學建筑工程學院,新疆 烏魯木齊 830000
隨著“雙一流”建設持續推進[1],不少高校意識到建設高水平一流的實驗室,不僅要有“高、精、尖”的大型儀器設備和創新精神的科研人員,還必須要有一支專業化的實驗技術隊伍作為支撐。實驗技術隊伍在高校發展中是實驗室基礎技術力量的不可或缺部分,是師資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因而大多數的高校開始加強實驗技術隊伍建設與管理。[2]但因為各種原因,實驗技術隊伍的建設和管理面臨多重任務,如何建設一支高水平、高素質、高層次、滿足實驗室工作需求,助力高校高質量發展的專業化實驗技術隊伍,仍舊是高校長期發展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
大多數的高校對實驗技術隊伍都是一個模糊的界定。在“雙一流”的建設背景下,國家增加對高校大型儀器設備的資源投入,但相應的實驗技術隊伍的數量和質量都明顯滯后,導致大型儀器的效益產出大打折扣。由于實驗技術隊伍在高校中為教學輔助人員,相對于專任教師崗或者科研等崗位薪酬偏低,以至于引進的人才不愿意擔任實驗技術崗位[3]。目前,大多數高校的發展趨勢是重科研,因此我國高校實驗技術人員的培養方式和體系結構,基本屬于被動服務型模式,其實驗技術人員雖然是實驗室工作的主體,但大部分的情況下僅參與學校的輔助教學,很少真正參與實際的科研工作中。
“雙一流”建設工作中,實驗技術隊伍中人員構成情況復雜,導致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實驗技術隊伍依舊問題重重。從年齡結構上分析,部分年齡段出現斷層,中青年的比例相對而言不高,隊伍整體偏老齡化;從學歷上分析,擁有碩士、博士學歷的偏少數,博士學歷更是稀缺;從職稱上分析,實驗技術人員的職稱普遍在初級、中級,高級職稱的占少數,正高級職稱甚少,制約了實驗室的發展。學歷和年齡段的不同造就了文化水平和專業能力的不同,工作年限較長,也間接導致接受新鮮事物的速度較慢,與新引進的人員形成明顯的對比。[4]而實驗技術隊伍的建設也并非高學歷才行,將人員分配到合適的崗位上可以使得高、中、低學歷互相搭配,共同協作完成。
隨著科技的迅速發展,知識的不斷更新,實驗技術隊伍更應該掌握最新的儀器設備知識,而大多數的高校缺少完善的培訓機制,缺少對實驗技術人員的投入和培養,更缺少經費的支持。部分高校甚至沒有組織過培訓,以至于實驗技術人員幾乎都處于固步自封的狀態,導致實驗教學效果不僅差,還事故頻發。雖然近幾年,國家加大了對高校建設的投入,也加大了對實驗技術隊伍的投入力度,但是多數高校都將注重于大型儀器設備的購置,缺少對實驗技術隊伍的培訓。偶有不多的培訓也是針對實驗室安全管理知識的培訓,很少有專業技能的培訓,更不用說去進修、交流或者研討的活動。
實驗技術隊伍的職稱問題一直是職業發展中的瓶頸,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實驗技術人員的崗位屬性問題。無論是在教學方面還是科研方面,實驗技術隊伍都屬于輔助性質,在職稱晉升渠道中,不管是教學或科研類教師,還是行政崗位的晉升體系,都不太適合實驗技術人員,從而導致實驗技術隊伍的職稱不成體系。長此以往,實驗技術人員的工作活力和主動性大大降低,加速了高素質人才的流失,對實驗技術隊伍的建設又增加了一道阻力。
西部某高校作為某省唯一入選“雙一流”建設高校,新校區項目建成使用,學校理工科學院發展的平臺空間及硬件條件瓶頸更是得到了極大改善。學校在育人環境中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實驗室也綽綽有余,但擁有承擔實驗教學及實驗室管理等相關工作的實驗技術人員僅為170 人。以西部某高校實驗技術隊伍的現狀分析,50 歲以上人員占比18.82%,41 ~49 歲之間的人員共占31.18%,31 ~40 歲之間的人員共占42.94%,30歲以下人員占比7.06%,實驗技術隊伍年齡結構還算是比較合理。從學歷結構上可以看出,博士學歷占少數,為10.59%;碩士比例較重,占比60%;本科學歷占比23.53%;專科及以下學歷占比5.88%,跟其他高校相比,學歷結構這塊也算相對合理,雖然碩士學歷人數占比較大,但專業結構考慮不夠,有的崗位依然缺乏專業的實驗人員。這170 名實驗技術人員中,具有正高級職稱的比例為1.76%,副高級職稱的為26.47%,從以上分析看出實驗技術隊伍的職稱結構問題,職稱比例不合理,擁有高職稱的人數偏少,也間接說明了職稱晉升的困難。
從表1 部分“雙一流”高校實驗技術隊伍的數據中可以看出,此類學校中實驗技術隊伍人員數量與專任教師隊伍數量相比在15%左右(±5%)。[5]與其他高校相比,西部某高校實驗技術隊伍人數偏低,與專任教師數量的比例也整體偏低,才達到8.70%。從實驗技術隊伍人員數量上分析,實驗技術人員缺乏,大多數實驗人員身兼數職,分身乏術,長此以往,西部某高校離建設高水平、高質量一流實驗室目標將會漸行漸遠。

表1 部分“雙一流”高校實驗技術隊伍數據
高校想要長遠發展,離不開實驗教學和科研,而實驗教學和科研任務恰恰離不開實驗室。實驗技術隊伍是實驗室運行的核心組成部分,也是最直接的技術力量,更是實驗教學輔助人員。實驗技術人員是實驗教學的直接推動者,離開了實驗技術人員,學校的實驗教學課開展起來將會有很大的難度,學校的教學任務無法順利推進。實驗技術隊伍無論是在學科建設、實驗教學還是人才培養等方面,都是一個無可替代的重要角色,在整個高校發展規劃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加強實驗技術隊伍建設的前提是高校要充分認識到實驗技術人員的重要性,學校應轉變傳統觀念,重視實驗技術隊伍的建設,并制定相關政策及發展規劃以提高實驗技術人員工作積極性,進而有助于增強自我認同感,推進學校實驗相關工作安全穩定,健康發展。[6]
為了讓實驗技術隊伍更好地實現人生價值,應根據實際崗位情況,合理設置實驗室隊伍崗位,明確崗位職責,優化團隊的職稱結構、年齡結構、學歷結構,以便發揮實驗技術人員的優勢。實驗技術隊伍的工作具有復雜性,若按照統一標準來進行考核,難以反映實驗技術人員的實際工作量,為以后的職稱評定、年終考核提供不了相應的依據。高校應根據實際崗位情況,建立符合實驗技術隊伍科學長效激勵機制。穩定實驗技術人員的隊伍、增強實驗技術人員的責任心、激發實驗技術人員的工作熱情,其核心在于建立健全各種激勵制度。科學的激勵機制是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的關鍵。在薪酬制度、職稱晉升等方面應給予實驗技術隊伍政策傾斜,切實提高實驗技術隊伍的地位,改變高校中實驗技術隊伍“輔助”的印象,從源頭上提高實驗技術崗位的“話語權”。[7]
高校“雙一流”建設離不開穩定的實驗技術隊伍。實驗技術隊伍職稱晉升一直處于很困難的狀態。隨著高校的不斷改革發展,實驗技術隊伍終于有了屬于自身的職稱系列,通過明確評價體系完善職稱制度,優化職稱層級設置,能清晰地為實驗技術人員的職業規劃劃出了不同軌道,同時打通實驗技術人才職業發展通道,能吸引更多人才聚集。
西部某高校依據實驗技術系列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評審文件要求,完善對本校實驗技術系列的職稱評定,從助理實驗師、實驗師、高級實驗師到正高級實驗師,打通了實驗技術人員職稱的晉升通道,注重考察其實驗技術能力、實驗教學效果和實驗創新能力。雖然該學校目前正高級職稱的實驗技術人員比例偏少,但是工作成績突出、經驗豐富、技術能力高的實驗技術人員還是有上升空間,使得實驗技術隊伍有了奮斗的目標,讓晉升之路看得見、夠得著。
隨著高科技的大型儀器不斷引進,新技術的不斷發展,科研水平的提高,實驗技術隊伍亟需提高專業知識和業務技能,以適應“雙一流”高校和高質量實驗室的建設。每個高校的實驗技術隊伍都應多走出去,交流學習,有計劃、有組織地進行多樣化培訓,建立健全培訓體系,制定系統的培訓計劃,派技術骨干學習深造,交流鍛煉,了解國內外實驗教學發展水平,學習新的實驗教學理念、方法和經驗,了解最新儀器設備的維護,學習科技最新成果、拓寬知識面,提高實驗技術人員的理論水平與實踐技能,努力縮小實驗技術隊伍整體素質的地域差異,開闊眼界和轉換思維模式,建設一支有內涵、有水平的實驗技術隊伍。
高校應高度重視實驗技術隊伍的建設和管理,結合學校實際情況和存在的問題進行科學分析,加強頂層設計,開展多樣化培訓,推動實驗室建設觀念的轉變,建設合理的實驗技術隊伍梯隊,改善實驗室隊伍結構,健全與落實實驗室隊伍管理制度。因此,高校實驗技術隊伍的建設是“雙一流”高校建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一流科學研究和一流人才培養的重要保障,就是一流的實驗技術隊伍。西部某高校一直為建設“雙一流”而不斷努力著,和其他兄弟高校交流借鑒,取長補短,互相溝通。在“雙一流”高水平實驗室改革更新中不斷完善實驗技術隊伍的建設,助力高校“雙一流”建設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