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馬琨
從2021 年3 月公布造車計劃算起,小米汽車已籌備了近三年時間。而如今,小米汽車距離真正量產,只差臨門一腳。
8 月29 日晚間,小米集團發布了2023 年第二季度財報,共計實現營收674 億元,經調整凈利潤51 億元,整體毛利率達21%,創歷史新高。其中,智能電動汽車等創新業務共計投入14 億元。根據公開數據統計,從官宣造車以來,小米集團已經為汽車業務投入超過55億元,從供應商選擇到生產制造,再到產品銷售等方面的工作也均在緊鑼密鼓籌備當中。
而就在8月份的早些時候,有消息透露國家發改委已批準了小米集團進軍電動汽車制造業的申請,待工業和信息化部的審查通過后,小米汽車即刻便能量產上市。如今,距離2024 年上半年量產上市的目標越來越近,小米汽車的計劃是否能夠如期完成?《汽車縱橫》記者對小米汽車的近況進行了梳理。
8 月19 日,小米科技創始人雷軍在個人微博發布了一條動態,IP 地址位于新疆。在其中一張圖片上,能夠清晰地看到雷軍、小米集團總裁盧偉冰和順為資本投資合伙人胡崢楠等人手持一條寫有“為小米汽車而戰”的橫幅。而后,盧偉冰也發布了一組身處在類似背景的照片,并配上文案:“在路上...小米,加油?!边@引起外界廣泛關注,紛紛猜測:小米汽車極有可能在新疆夏季進行路試,且由雷軍親自帶隊。
“前兩天我和雷總發微博的IP 都同時顯示在新疆,大家都在猜我們是不是去新疆參加夏測了,的確是這樣。我們的夏測應該說還是非常的順利?!贬槍@一事件,盧偉冰在財報發布后的電話會議上給出了肯定的回答。
盡管在電話會議中,盧偉冰表示有關小米汽車的消息不能透露更多,但還是放出了一小部分消息。比如他明確承認了小米汽車在新疆的夏測進展非常順利。
“一開始,我們就以產業大變局的角度,以及未來小米進入到全球前五的電動汽車品牌戰略目標來做的布局。”盧偉冰向投資者透露,小米是抱著未來進入全球前五的目標來做汽車的長期布局,做全棧自研,還自建了汽車工廠,所以現金流的投入要比披露的數字還要更高。目前小米汽車剛剛結束了夏測,進展超出集團預期,2024 年上半年量產上市的目標維持不變。
在早先,小米汽車曾計劃在2024 年上半年實現首款電動車的批量生產,并在同年生產10 萬輛的電動車。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8 月初,小米位于亦莊的汽車工廠就已開放了普工的崗位招聘。這些在招崗位包括了涂裝操作工、電池車間操作工、焊裝車間設備維修工、涂裝車間設備維修工、電池車間維修工等。據路透社報道,8 月中下旬,小米已加快了電動汽車工廠的招聘速度,并準備在今年12 月提高產量。
財報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6 月30 日,小米的現金資源總額達到了1132 億元,相比2021 年3 月增長了約52 億元。而以目前的情況來看,55 億元的造車投入,整體應該低于市場預期,也意味著目前小米的造車進展相對理性、克制。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8 月初,小米位于亦莊的汽車工廠就已開放了普工的崗位招聘。這些在招崗位包括了涂裝操作工、電池車間操作工、焊裝車間設備維修工、涂裝車間設備維修工、電池車間維修工等。據路透社報道,8 月中下旬,小米已加快了電動汽車工廠的招聘速度,并準備在今年12 月提高產量。
值得一提的是,胡崢楠不久前還疑似在微博上曝光了小米汽車的夏測成績,微博原文如下:“今天被工程師們惡搞,晚上八點扔了臺表顯剩余續航152 公里的電車,要我帶三個壯漢回85 公里外的目的地,環境溫度37 度......簡直小看我的黃金右腳,直接踩條直線給你們,到目的地后剩余里程顯示還有90 公里,干出8.8 度電的能耗。想看笑話的,都笑不出來了吧?!弊鳛閷Ρ?,特斯拉官方給出的Model 3 能耗參考數據為12.6kWh/100km。
據了解,順為資本由雷軍和其他投資行業和互聯網行業的資深人士共同創辦,由雷軍擔任董事長。從整體投資關系上看,順為資本是小米的財務投資方,而小米是順為資本的戰略投資者,二者相輔相成。此次小米汽車夏測,胡崢楠親自參與到了其中。
此前,小米汽車新車路試諜照已經曝光。雖然車身覆蓋了厚厚的偽裝,但是還是可以看到汽車頭頂搭載了激光雷達設備。值得注意的是,此前雷軍曾通過小米集團、小米產投,以及和順為資本投資了禾賽科技、Innovusion 圖達通、北醒光子和速騰聚創等四家激光雷達廠商。業內人士推測,小米汽車搭載的激光雷達很有可能由以上四家廠商提供。
根據此前的報道,在核心配置上,小米汽車搭載的電池容量或為101kWh,額定電壓726.7V,重量為642kg。而這些參數也表明,小米汽車所搭載的動力電池有望支持800V 高壓快充。同時,小米首款車將配備高通驍龍8295 芯片,這款芯片采用5nm 工藝制程,GPU 3D 渲染性能比8155 提升3 倍,目前在市面上還沒有搭載這款芯片的量產車。
值得一提的是,小米于近日還公布了自動駕駛的測試結果。按照官方說法,測試車輛可以實現無保護自動掉頭,繞行事故車及自動泊車入位等泊車場景。甚至還能通過機械手臂自動找尋充電口,完成自動充電、歸位。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即使小米汽車放在2024 年才發布,整體配置水平也是處于第一梯隊的水準。
據最新報道,小米已經敲定了中創新航和寧德時代作為現階段一級和二級電池供應商。在電控領域,2019 年,小米通過順為資本投資了奧易克斯,后者主營新能源汽車電控產品和汽車傳統動力電控產品,是國內數不多具備國六技術能力的企業。此外,一汽富維等產業鏈企業也曾明確正積極與小米汽車進行業務溝通,多家分子公司已經進入到小米汽車的采購組當中。
此前有消息稱,小米首款轎車的起步價將很可能下探到20 萬元以下,接近17 萬元的水平。若果真如此,那么這款車型將極具市場競爭力。
不過,對于小米汽車來說,當務之急是盡快解決生產資質的問題。
根據現行法規要求,企業想要名正言順地生產新能源車,首先就需要獲得國家發改委的許可,在業內被稱為大資質:在國家發改委認可的基礎上,企業需要在2 年內建設工廠,3 年內開始銷售車輛。需要指出的是,出于擔心資源浪費和產能過剩的考慮,國家近年來一直都在收緊造車資質的發放。這也是許多新勢力車企選擇代工生產的原因之一。
此前威馬汽車為了獲得汽車生產資質,以11.8 億元收購了大連黃海;拜騰以1 元的象征性價格收購一汽華利100%股權,但拜騰要承擔一汽華利8.55 億元的債務及職工薪酬,從而獲得生產資質;在如今的新勢力中,哪吒汽車是為數不多獨立申請獲批“雙資質”的新能源車企。其于2017 年4 月19 日獲得國家發改委的批準,隨后在當年5 月17 日通過了工信部的批準,并登上了《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
據路透社報道,小米汽車拿到國家發改委的資質時間是“8 月份早些時候”,而且是“獨立獲批”。如果這一消息屬實,這將標志著小米汽車向“明年初生產汽車”的目標實現邁出了重要一步。
不過,國家發改委的生產資質只是車企落地生產的基礎,若想要對外銷售電動車,還需要獲得工信部的“準入資質”。按照工信部發布的《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規則》的要求,申請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準入的,應當具備生產新能源汽車產品所必需的生產能力、產品生產一致性保證能力、售后服務及產品安全保障等能力,并符合《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準入審查要求》。
盡管我們愿意相信完成以上步驟對于小米汽車來說只是時間問題。但新能源汽車的“風口”會持續多久?沒人能給出準確答案。今年,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競爭空前激烈,車企爭相內卷,而到明年,預計這種情況只會愈演愈烈。因此在正式量產前,小米汽車的造車之路仍存在許多不確定因素,小米汽車仍需為量產而戰。